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访根雕艺术老人杨祖才(吴启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访根雕艺术老人杨祖才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访根雕艺术老人杨祖才》中国当代作家吴启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访根雕艺术老人杨祖才

听说雪洞镇界牌村有个根雕艺术老人杨祖才,早就想前去拜访,只是苦于工作忙而一直没有机会去,总觉得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心里沉甸甸的。今天,乘借三穗县写作学会“邛水探幽”系列走进雪洞的风,去完成自己的夙愿,无不令人欢欣鼓舞,意兴盎然。

从雪洞镇街上乘车出发,往湖南方向过去2公里,就到界牌村了。下车后,向导指着公路右边300多米处的寨子说,杨祖才老人就住在寨子中间,因为前面的房子遮挡着,这里看不见他家的房子,只有直接到他家去,才能看见他家的全貌,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们纷纷下车,跟着向导朝着杨祖才老人家走去。一路上,向导对我们提起了杨祖才老人的很多新鲜事,越发勾起了我们想见老人的欲望。

越过一段泥泞的小路,走过一条光滑的水泥连户路,穿过几户人家的院坝后,向导告诉我们:“这就是杨祖才老人家”,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抬头望去,一栋高大的砖房矗立在眼前,设计样式非常有讲究,就像以前地主家庭的深宅大院一样,蔚为壮观。墙壁虽然没有安装瓷砖,却越发显得艺术人家的古朴。一个上面用红砖,下面用青砖砌成的月亮门始终敞开着,广迎四面朋友、八方宾客,仿佛在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们本想争先恐后地涌进屋内,目睹杨祖才的尊容,却被门前一对巧夺天工的石狮子吸引住了。仔细打量,牛犊般大小的石狮匍匐在地上,威风凛凛,上面镌刻着“杨祖才雕刻(2010年)”的字样,四颗用绿蛋子棋做成的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千载难逢,机会决不能错过,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拍起照片来,要留下这永恒的美丽。

随着向导对着屋里喊道:“杨伯,出来一下,县里的文艺工作者找你。”“来了!”屋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回答,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紧接着,一个六旬开外,中等身材,衣着朴素,笑容满面的老人走了出来。我们忙上前打招呼“请问您是杨祖才老人吧?”“我就是杨祖才”老人的回答证明了我们的招呼不算冒失。老人跟我们一一握手,就拿出板凳让我们坐下,他微笑着说:“老伴走亲戚去了,就我一人在家。昨天镇上的领导打电话告诉我,说你们要来,今天一大早,我本想再去山上寻找些有根雕价值的木头带回来雕刻,又怕你们在家久等,就没有去。”我们忙对打扰老人的雅兴向他表示歉意。老人挥挥手,毫不在意,反倒安慰我们:“没得关系,我过后再上山去找,倒是你们来到屋里就是客,我这屋里简陋,招待不周,你们莫往心里去。”弄得我们一点都不好意思。

我们一一向杨祖才老人作了自我介绍,并和他拉起了家常来。老人很坦然地告诉我们,他是侗族,祖籍江西,1947年生,今年68岁了,“祖才”这个名字就是纪念他家祖上人才辈出的意思。接着,我们请杨祖才老人谈谈他的根雕艺术生涯。起初,老人不肯讲,但在我们软磨硬泡下,老人打开了话匣,他告诉我们,正如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他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劳动。那是1993年夏季,他到对面的煤矿山挖煤,突然刨出一棵奇异的树根,样子很像龙,扔了怪可惜的。 当时农村家家都比较贫困,自己的外孙和村里的小孩买不起玩具,平时玩耍都是闷气沉沉的,他突发奇想,不如拿回家去修理一下,雕刻成龙的样子,送给外孙和其他小孩当玩具,开发他们的智力。于是,当晚杨祖才就带着树根到家里雕刻,耗费了一个夜工,终于雕刻成龙的样子,第二天一大早就送给外孙和其他的小孩子玩。看着小孩子们一个个活蹦乱跳、欢天喜地的样子,老人心里那个乐啊,让人无法用语言形容。几天后,杨祖才又找到一块椭圆形的木头,把它带回家雕刻成乌龟,喷上油漆,送给外孙和其他的小孩玩,从此,“杨爷爷”会雕刻玩具的名声就传开了,小孩子们再也离不开心爱的杨爷爷了。老人想,不如以后经常给小孩雕刻玩具,既给小孩子带来乐趣,自己也能陶冶情操。主意打定后,老人在劳动时经常留意一些有创意的树根和石头,一旦发现,必然要带回家来雕刻。从此,杨祖才对根雕艺术的热衷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有空闲时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老人都在从事根雕手艺。渐渐地,老人的根雕手艺精了起来,根雕艺术品也多了起来,引来了村民和外人的参观,所以他家几乎天天都是门庭若市,但老人从不趁机敛财。

老伴起初不理解,经常埋怨他:“现在是抓钱的年代,你不好好干活挣钱,整天去修理那些没用的破玩意逗小娃娃,又不能卖钱,纯属吃饱饭撑着——没事做,不穷死你才怪。”杨祖才笑着安慰老伴:“没事,我自有分寸,挣钱、寻乐两不误。你看很多男人都以抽烟为乐,我不抽烟,你就把这根雕活当成我抽烟的嗜好得了。”老伴没法,不再管他。

聊了一会儿,杨祖才老人得意地拉着我们进屋,去欣赏他的佳作。我们走进屋一看,哇,整个屋子的根雕艺术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有猿猴、王八、海狮、猫头鹰、“孔雀开屏”、“三打白骨精”“一代女皇”、“沙鲸戏龙王”“金鸡报晓”、“南山不老松”、“犀牛出山”“鸳鸯石屏”“李太白仙游”……每一件作品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我们看来,这里就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宝库。我们拿着相机穿梭在这座巧夺天工的屋子里,用力拍照,记下这人世间美妙的天堂,生怕自己是在梦里。由于人多,你来我往,大家穿梭得太快了,让人眼花缭乱。老人乐呵呵地看着我们忙碌,遇上我们不懂的,就耐心给我们解说 。

向导告诉我们,在2006年“多彩雪洞”活动中,杨祖才老人的作品被镇上邀请,拿到活动现场去展览,参观人员的一致啧啧称奇。之后,经镇上推荐,老人的作品又送到县里去展览,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完事后,镇上打算赠送老人一笔展览酬谢金,以示感谢,被老人婉言谢绝。我们向杨祖才老人求证此事,他非常腼腆地点头。老人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些老板来到他家,很欣赏他的根雕作品,打算出巨资包揽他的作品,被他断然拒绝了,因为他不想他的作品远离乡亲,远离他喜爱的小孩子们。多年来他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能光为了钱,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无论这件事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他都会尽力去做。 娓娓动听的一席话语,真可以使猿倾耳,虎垂头,说得我们低首心折。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12点,该到了回镇上吃午饭的时间,聆听着老人的教诲,欣赏着满屋的艺术品,我们哪还顾得上吃饭,却又不能不服从组织的安排,真是流连忘返,难舍难分。

临别时,我们问杨祖才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时,我们可以帮助他实现,老人谦虚地说没有愿望,其实“秋收”是每个“春耕者”的心愿,我们从他对根雕艺术的执着就能看出,老人有很多愿望,只是他清心寡欲,不想追名逐利,染指俗世罢了。那么“无欲则刚”,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我们相信:杨祖才老人这位人民艺术家在根雕艺术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 走出大门,天空变得异常晴朗起来。

[1]

作者简介

吴启波,男,苗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1978年6月出生,户籍为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八弓镇府政街七组,现任三穗县款场乡人民政府干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