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詩晬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說詩晬語》,中國古代詩歌理論著作。沈德潛(見「古詩源」)撰。分上下2卷。書前題語自謂作於雍正九年(1731)。收入《沈歸愚詩文全集》,另有《詩觸叢書》本、《談藝珠叢》本、《國朝名人著述叢編》本等。日本《青照堂叢書》本作1卷。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詩話》本。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霍松林校注本(與《原詩》、《一瓢詩話》合刊)。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該書論詩,上自先秦,下迄明代,雖無完整的體系,但對於詩歌的源流升降、功能作用、內容形式、創作技法以及歷代名人佳制等均有評述。其理論核心是提倡「格調說」。認為:「詩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讀者靜心按節,密詠怡吟,覺前人聲中難寫,響外別傳之妙,一齊俱出。」「詩中韻腳,如大厚之柱石,此處不牢,傾折立見。」所強調的格調,主要是指詩歌的形式音律。此外,還宣揚「溫柔敦厚」的詩教,認為「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設教邦國,應對諸侯。」這是傳統儒家詩教的翻版。沈德潛為葉燮的學生,但在詩歌理論上卻與葉燮多有不同。在本書中提出了自己的「格調說」,由是而成為清代有代表性的詩論之一,為後人所重視。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說詩晬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 ↑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