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调整分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调整分录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2]

名词解释

调整分录主要指两个方面的意思,分别是会计调整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其中,会计调整分录是会计学中的两个概念的合称。会计调整分录是会计处理的核心,一般将会计分录按简易程度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成果的一种体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审计调整的问题当发现应当调整的事项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编制报表审计调整分录,并且建议被审计单位对报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会计调整分录的目的

会计学中,在期末对隐含交易进行的记录被称为调整分录。调整分录(adjusting entry)的目的是把相应的收入和费用金额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这些分录调整了各种分类账户的余额,因此叫调整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审计调整分录的目的

审计调整分录主要是针对以往审计年度会计报表的调整分录,被审计的单位并未在期后对账簿进行相应调整而引起的现审计年度的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为使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性、公允性,而对审计中发现的审前报表中存在的会计误差进行的调整。

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顺序分为三步,即一是编调整分录,二是编工作底稿(或登记T型账户),三是据工作底稿(或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这三步中调整分录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的正确与否决定了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的正误,同时它也是最难理解和掌握的。本文拟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编制调整分录的目的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必须分别掌握会计主体全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及流出量。这些内容必须从会计主体全年经济业务中分析取得。而会计主体全年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已最终体现在损益表各项目本年累计数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年初与年末数中。所以分析会计主体全年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就从损益表本年累计数及资产负债各项目本年度变化数入手(以下简称两表各项目变化数),分析每一项目本年变化是否引起了现金的增减。不管该项目引起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都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现金流量表中有关项目的名称表示)的增减变化,一律用借或贷表示其增减,且借方总额等于贷方总额。即对两表项目变化的分析是通过调整分录进行的。编制调整分录的目的有两个:

(一)为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原始数据。调整分录通过对两表各项目本年变化数的具体分析,分别列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项目的现金流入、流出量,为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原始数据。这是编制调整分录的直接目的。

(二)避免差错。由于调整分录是对两表中每一项目的全年变化按报表项目用十分准确的借贷对应关系表示,这就避免了对一些内容的重复计算或不计算,且过入工作底稿后还要再据此计算一次,每一项目的年初发年末变化数。这样可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

二、编制调整分录应划分的界限

(一)划清引起现金变化与没有引起现金变化的内容界限。因为编制调理吩录的最终目的是为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直接数据。所以在对报表项目进行分析时,必须划清这一界限。

(二)分清不同种类的现金流量。对报表各项目中引起现金变化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分清具体种类。即分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三)分清现金变化的具体项目。对报表各项目引起的现金流量,还要进一步分清其所归属的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

三、做好与调整分录有关的基础性工作

调整分录虽然是通过对两表各项目本年度变化数的分析找出现金流量,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可直接分析。还要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资料。因此企业在日常核算中要加强对现金流量表所需数据的积累,为调整分录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积累方法有二:一是设置备查登记簿;二是设置相应的明细账户或对现明细账页的格式进行调整。笔者认为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可设备查登记簿,而经常发生的业务,则需采用第二种方法。现简介几种明细账的设置方法。

(一)在明细账页中增设专栏。这类明细账包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在这些账户的明细账页中增设调整分录必需的内容。如“产品销售费用”必须列明现金支付项目等。

(二)在总分类账户下增设明细账户。这类账户有“财务费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其中“财务费用”要增设“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个明细账户,明细账页也要分清现金收付项目和非现金收付项目。另外四个账户则要增设“货款”“税款”两个明细账户。有了这些日常资料,年末调整分录的编制工作就简单易行了。

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被称为审计差异。对于审计差异的内容一般应通过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笔者就如何编制审计调整分录作简单分析。

一、编制依据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以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调整分录的编制一样,都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调整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而不是账户名称。例如对原材料的调整要通过“存货”这个项目,坏账准备的调整通过“应收账款”。

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损益调整的过渡科目,而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用它,而用“未分配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利润表中的项目。

二、编制方法

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

三、注意问题

(一)、从报表整体考虑

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

(二)、审计调整与会计调整的区别

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的差异

会计调整分录与审计调整分录的差异体现为:

1、编制主体不同。会计调整分录由会计人员编制,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

2、调整项目不同。会计调整分录中使用的借方、贷方名称是会计科目,审计调整分录中所使用的借方、贷方名称都是报表项目。会计调整分录既影响有关账户的记录,又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关项目的数额,而审计调整分录既不影响账户的记录,又不会完全影响原已编制的会计报表。

3、调整用途不同。审计调整分录用于审计人员确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汇总的错报和漏报的严重程度,是一种综合的审计证据。会计调整分录是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账表的依据,是一种会计记账凭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