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象山书院,最初称为象山精舍,由陆九渊及其学生彭世昌于1187年创办,地点在江西贵溪上清镇东南的应天山,象山精舍的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1]。由于陆九渊的影响力,象山精舍吸引了成百上千的问学者。1191年 (绍熙二年),陆九渊离开精舍后,第二年即去世,象山书院后趋于衰落。
1231年 (绍定四年),象山精舍迁建于贵溪县城河对岸的三峰山下徐岩,第二年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书院逐渐发展兴旺。此后元朝时趋于没落。1484年 (明成化二十年),再度奉诏修缮象山书院,正德、嘉靖年间,象山书院更加发展壮大。但到了1579年(明万历七年),由于张居正的影响,象山书院跟其他许多书院一样被废除。明朝时期,象山书院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并列为江西四大书院。
清朝时期,在江西先后出现过:
- 万安山象山书院,始于1745年(乾隆十年),位于贵溪城西巍峙溪旁万安山,知县彭之锦所倡;
- 梅花墩象山书院,始于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
- 旧当铺象山书院、始于1863年(同治二年),知县周葭浦所倡;
- 金溪象山书院,1233年,陈泳之在陆九渊故乡金溪建造一所象山书院。
历史沿革
象山书院几经风霜,几经迁徙,直至清同治年间迁至县城东重建书院,又因战祸,荡然无存。然而,它的影响始终存在。它为贵溪乃至相邻各县的文化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宋、明时期,贵溪学子中进士者两百余人。南宋嘉定至淳熙四十四年间,贵溪籍郑天佑祖孙三代11人中进士。
清嘉庆年间有被誉为“精忠贯日月,芳誉溢乡间”的宰相夏言。有刚正廉洁,“一介不取,一介不予”的应天礼经考官江以朝。他被海瑞称赞为:“江公百世师表,称之天下不愧,世世不愧”。徐九思、徐贵明父子更是明嘉靖年间有名的为民兴利除弊的水利专家。陆象山的哲学思想(包括他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的局限,固然有许多唯心主义成分。但是,他的“六经皆注我,我何注六经”的无畏精神;他反对的“自暴、自弃”,强调“自立、自重,不随人脚跟,学人言语”的开创精神;他的“往哲之言,因时乘理”的深刻见解,不无可取之处[2]。陆象山以他的博学卓识吸引学生,从而使象山书院成为当时全国著名书院之一。
清代学者全祖望评价说:“岳麓、白鹿、丽泽、陆氏之象山,并起齐名,四家之徒遍天下”。
视频
贵溪象山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在中国书院散步—象山精舍聍听象山先生讲学昔日辉煌如今胜迹难寻,360个人图书馆,2017-9-26
- ↑ 象山悦读|象山书院,贵溪新闻网,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