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象鼻鱼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名:白鲟

外文名:Chinese paddlefish

别 名:象鱼、象鼻鱼、箭鱼、

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

拉丁学名:Psephurus gladi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 纲:软骨硬鳞鱼亚纲

目:鲟形目

亚 目:鲟亚目

科:匙吻鲟科

亚 科:铲鲟亚科

属:白鲟属

种:白鲟

命名者及年代:Martens, 1862

拼 音:bái xún

注 音:ㄅㄞˊ ㄒㄩㄣˊ

命名时间:1862年

灭绝时间:2019年12月23日

象鼻鱼,一般指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2020年1月2日消息,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 [1]

目录

白鲟物种起源

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质上由于第四纪冰期产生的环境剧烈变化,使原来比较广泛分布的匙吻鲟科鱼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只有两个种在上述两条尚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中遗存下来。

辽西刘氏原白鲟 右图是辽西刘氏原白鲟(Protopsephurus liui)。产于辽西凌源大王杖子乡范家村二道梁山。软骨鱼类,属鲟目,白鲟科体型略扁平,头大三角形,嘴尖而长呈剑状,其吻长,口大下位,能伸缩,口前具短须一对。眼小,体裸露,软骨很少骨化,尾为三角形。背鳍在腹鳍之后,尾鳍正型,尾鳍上有棱状鳞,体形一般较大。吻部向前逐渐变窄,前端呈铲状成鲟约1.2米。白鲟生活于白垩纪早期(距今1.22亿年前122.2 -0.2Ma to 122.5 -0.3Ma)的内陆湖泊。化石当前大多发现于辽西北票的义县组火山沉积夹层。

白鲟 现生白鲟(Psephurus gladiusChinese Paddlefish),又称象鱼,是一种古老的鲟鱼类,属鲟形目、匙吻鲟科,为仅存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之一,生活于中国长江流域中上游,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一对。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后缘尖。体表光滑无鳞。栖息于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白鲟是长江中仅次于中华鲟的大型古老鱼类,长可达二三米以上。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逐年减少,个体越来越小。

白鲟形态特征

白鲟 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它是体形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

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小,有细小须一对,位于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缩性,位于头部腹面。头每侧有外鼻孔2个。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

体侧线完整,歪型尾,上叶长、下叶短,上叶背面有棘状鳞,体表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白鲟与中华鲟和达氏鲟的主要区别是体上及头部均裸露,没有骨板被覆,上下颌上具有细牙齿。它的体形也很奇特,身体呈长梭形,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部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吻部长而尖,像一把锋利的长剑,伸出于头的前端。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腹面有一对短而细的吻须。

口大,位于头的腹面,呈马蹄形,能伸缩。鳃孔也较大,没有鳃盖骨,但眼睛却很小。眼睛后面有喷水孔。体表光滑无鳞,或仅有散布身体各处的退化鳞片痕迹。尾鳍为歪形,上叶比下叶长。头部,体背和尾鳍都为暗灰色,腹部白色。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梅花斑状的神经细胞组织。皮肤光滑柔软,身体两侧的侧线上有许多像小树杈一样的分枝。鳔大,具1室。

白鲟生活习性

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白鲟同时还是一种大型的鱼类。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一吨的个体,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说法。

白鲟分布范围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

白鲟原来分布在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现在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黄海、渤海和东海等近海海域。

白鲟繁殖方式

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长江上游重庆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四川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对岸约500米江段是主要天然产卵场。

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随水漂流发育,幼鱼至长江口肥育生长。白鲟性成熟年龄雌鱼为7龄,雄鱼为5龄。1983—1986年,在繁殖群体中捕获雌鱼13尾,年龄为7~15龄,体长179~281厘米,体重25~102公斤;雄鱼22尾,年龄为5~10龄,体长156~214厘米,体重12.6~47.5公斤。成熟卵粒灰黑色。体长174厘米,体重31公斤雌鱼怀卵20万粒。

白鲟种群现状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逐年减少,个体越来越小。 2019年12月23日,长江白鲟(白鲟属仅含1种)被正式宣布灭绝。

白鲟保护级别

白鲟 这一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属于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虽然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没能大量人工养殖之前,还须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白鲟纪念邮票

中国于1994年3月18日发行的《鲟》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白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又名长江鲟)、中华鲟(又名王鲔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鳇。

它们分别属于鱼纲硬鳞总目的白鲟科和鲟科,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为长江、黑龙江、珠江等流域经济价值极高的特产鱼,肉及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素有黑色黄金之称。

因鲟、鳇鱼性成熟周期长,鲟鱼需9~10年,鳇鱼需11~18年,再生速度不抵捕捞速度,面临灭绝的危险。进入八十年代中国逐渐建立了一些保护和研究机构。

白鲟相关资料

在2003年,在宜宾被误捕到的白鲟,它个头高大,长达3米,重160公斤。3年过去了,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由于环境变化,已没有白鲟生存的自然条件。

1、渔民发现并抢救白鲟。

2002年12月12日,一渔民在长江南京段潜洲附近发现一条白鲟,专家将这条白鲟打捞出水进行抢救。这条白鲟呈灰白色,长3.3米、重约130公斤。白鲟出水后,水产专家割开渔网,开始替白鲟清理和缝合伤口。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鲟类研究权威危起伟教授说:白鲟十分珍贵,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这次发现的白鲟是中国50多年以来长江下游发现的最大的一条。

2、受伤白鲟回家了。

2003年1月27日下午,经过专家3天3夜精心救治的“水中大熊猫”——野生白鲟在四川宜宾重回长江水中。这只白鲟是1月24日上午,南溪县一渔民在南溪县福溪口长江江段误捕的,为雌鲟,长约4米,体重150多公斤,年龄约30岁,肚中有待产的大量鱼卵。其头部和尾部有明显的伤痕,浑身雪白的皮肤上有一些红色斑块,像是皮下淤血。白鲟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著名的珍稀鱼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为我国所独有。白鲟几乎绝迹。据悉,白鲟重回长江之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其身上安装了电子追踪仪,此后,专家们将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这只白鲟的动向。

白鲟世界纪录

最大的溯河洄游鱼类:在淡水中出生,幼年时洄游到海里,然后回到淡水中产卵的鱼被称为溯河洄游鱼。这种鱼中最大的是白鲟,它们平均长2.3米,重65~130千克。鲟鱼有钻石形状、像珐琅一样的鳞片。(吉尼斯世界纪录)

参考来源

  1. 象鼻鱼,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