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始建于1982年, 多年来, 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推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农牧民致富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于2013年与上京高级中学合并,现分为基础部和职教部。

2018年10月,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通过验收,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简介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校,自治区文明单位[1],赤峰市名学校,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和巴林左旗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现有三个校区,即总部(城镇部)、农村部、牧区部( 白音勿拉分校)。校园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5200平方米,实习牧场80亩;开设普通文、理科,普通音乐体育美术、美工、调律、农学、畜牧、计算机、财会、 汽车驾驶与维修、建筑、旅游、烹饪、医学、幼师、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共20多个专业。有配套的农、牧、理、化、财实验室和兽医站、改良站、汽驾培训基地以及计算机教室、 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实习实验场所;2006年建设“精品专业点”---电子电器与维修专业,装备了 电工电子实验室、 数控车床实训室、中央空调原理室、 机械制图室;2007年利用自治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购置了 数控铣床1台、 经纬仪1台、 电焊机1台、 联想电脑10台、 笔记本电脑8台、5200L打印机1台、 校园广播系统1套,装备了5个多媒体教室。学校基本具备了为当地培训实用型人才的条件和能力。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有55个教学班,学历教育在校生2600余人;中 短期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年均1000人以上;近三年来每年对口升入大学的人数在500—750人之间。

教师队伍

共有教职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本科学历占90%,高级教师[2]占30%。目前我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有:自治区级4人、市级20人、旗级60人,其中,2005年新取得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有:自治区级2人、市级14人、旗级27人。

所获荣誉

在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校;同年,北方十五省市区职教协作会议在我校召开,得到“草原风光,职教楷模”的赞誉,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 刘占山为学校题词:“草原职教一枝花”;1997、1998年, 中央电视台两次采访报道学校办学事迹;1999年, 《人民日报》把学校办学事迹撰入《奋进的中国·教育篇》;2000年,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校重新评估认定; 《农村教育》(2000年第11期、2002年第八期)两次专题报道我校“三农”服务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2001年,被命名为“赤峰市名学校”,被批准为: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我们搭建“就业(未入学先为学生就业找出路);服务(服务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升学(努力把学生送入高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平台的办学理念在全市推广,《赤峰教育报》进行专题报道; 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把学校确定为“巴林左旗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 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承担科教兴旗的重任。

荣誉记录

2018年10月,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通过验收,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视频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相关视频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室元旦晚会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