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亲戚(李恩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走亲戚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走亲戚》中国当代作家李恩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走亲戚

走亲戚,是过年的重头戏,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春节习俗,是亲戚之间联络感情,相互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从正月初二拉开走亲戚大幕,断断续续延伸到正月十五,“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夫排在后”,正月初二闺女回娘家无疑是重中之重,其次是拜访七大姑八大姨,平常不大来往的远房亲戚一般是在正月初六到十五之间走动一下,见个面,拉拉话,聊上个把小时,就告辞走人,但不吃人家饭可以,临走时则必须留下礼品,略表心意。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走亲戚的代步工具在变,携带的礼品在变,主家待客的地点在变(现在不少人家图简单方便,把待客转移到饭店了),但不变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不变的是欢天喜地走亲戚那份心情。

记忆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走亲戚多骑自行车或驾马车,那几日乡间公路上人欢马叫,热闹非凡,自行车铃铃铃地鸣叫,孩子们咯咯咯地欢笑,马儿也凑热闹似的欢叫,马鞭叭叭叭地脆响,汇聚成热烈欢快的走亲戚大合唱。再后来人们以骑摩托走亲访友成为时尚,一辆“电驴子”可以驮走全家人,只是顶风冒寒须全副武装浑身臃肿。近几年,私家车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了,人们在纷纷抱怨行车拥堵,停车好难之余,购新车、换旧车还是前赴后继热情不减。不过在农村,走亲戚仍以电摩、电动三轮车居多,摩托车则日渐稀少了。

起先人们走亲戚多带些馒头、煮饼、糕点之类,以暄软雪白的大馒头做主打礼品,一般家里都有专用的装礼品的提包,手拎着也行,肩挎着也好,腋下夹着也成。现如今,谁还会稀罕白馒头呢,与时俱进,家家户户都购买现成的礼品,过年这几天,放眼望去,大街两侧的商店门口摆满了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礼品,供人们走亲戚选购,那真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呢。

小时候我最喜欢走亲戚了,比大年初一更令我心向往之,因为去亲戚家可以讨一些压岁钱,可以分到一点糖果,可以与表弟妹一起满世界疯玩,更可以大饱口福,享用那一顿颇为丰盛的午宴———热情好客的主家一定会倾其所有,精心准备,毕竟一年就破费那么一回,毕竟招待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戚,老话说得好:穷年不穷节。

那时,正月初三在姑妈家做客,雷打不动的日子,我最喜欢姑父做的肉冻,他是村里有名的厨师,善于熬制肉冻,我们乡下俗称“冻冻”,那时候猪肉可是个稀罕物什,每家过年也就顶多买上一二斤,得精打细算吃上好多天呢,这一天,能在姑妈家美美地吃上一顿肉冻,不啻于品尝山珍海味,至今仍觉得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年年走亲戚,一年又一年。走着走着,我从馋嘴孩童走向青葱少年。走着走着,随着祖父母的仙逝,许多亲戚走不下去了,老亲戚中断了,可随着我成家结婚,又添上了新亲戚,继续走亲戚吧,从年届而立走向不惑之年。

我已经连续三年不走亲戚了,因为父亲的谢世,依照风俗,三年内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不走亲戚,以示对老人的怀念。今年可以走亲戚了,从正月初二全家出动接连好几天,我想,亲戚之间就是要多“走”,尤其在年味最浓的这几天,相互走动,亲情浓浓,其乐融融,亲戚越走越亲,不走的话可不就生分疏远了么。[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