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马楼简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走马楼简牍,即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在湖南长沙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出土的一批简牍,主要包括三国吴国纪年简牍和西汉简牍。其数量超过近代以来出土简牍的总和。

1996年6月至12月,长沙在市中心临近五一广场走马楼地带修建平和堂商业广场时,在原走马街50号房基下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发现了大批三国吴国纪年的简牍。初步统计其总数高达14万余枚,超过近代以来出土简牍的总和,震惊当时的考古界,也被媒体广泛报道,被列为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2003年位于走马楼的湖南省供销社修建综合楼,在新发掘的8号井内再次发现多枚西汉简牍。简牍总数达到1万余枚,主要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

这是在同一条街道的两次大发现。为了对简牍进行保护、研究和宣传,长沙市政府用了5年时间在白沙路92号兴建了长沙简牍博物馆,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开馆。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座集简牍保护、整理、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内容

这批简牍被认为是三国吴长沙郡临湘县及临湘侯国的文书。其书写年代大部分在东汉建安至吴嘉禾年间(196年—237年),简牍内容大致分为四类:

  • 第一类是“吏民田家莂”木简和赋税类竹简。
  • 第二类是户籍内容的简牍。
  • 第三类是官府文书内容的简牍。
  • 第四类是私人信札、名刺、举荐版、礼单、封检等内容的简牍[1]

原因探索

史书记载,孙吴嘉禾年间(232—237),孙权为了制约各地领兵,建立中央集权,曾任用中书校事吕壹等严格审计,监察中央官府和地方州郡上计(年终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年间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治理情况)文书档案。由于得到孙权的宠信,加之吕壹性情苛残,其严厉用法的典校行为,严重损害了朝野大臣的利益,尤其是受到了来自封邑在当时经济相对繁荣的长沙郡的顾雍步骘潘濬等大臣、将军的坚决反对。他们纷纷上书,劝谏孙权废除典校,诛杀吕壹。赤乌元年(238),此事以吕壹被杀、典校废止、孙权引咎自责而告终[2]

走马楼简牍主要涉及当时长沙郡及临湘县经济、军事、人口等方面信息,是当时上计的主要内容。这批简牍集中在嘉禾时期,目前所知最晚年号是嘉禾六年(237),与吕壹被杀的时间较为吻合。

因此,这批简牍很可能是吕壹被杀后,长沙郡停止了典校,从而将此前典校文书档案集中埋藏于郡府内废弃的井窖之中。

文物价值

长沙走马楼孙吴简牍总数约在十万枚以上,可以与此前学术界公认的历史文献方面四大考古发现——安阳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西北边塞屯戍简牍、明清大内档案相媲美。

视频

走马楼简牍 相关视频

长沙出土的东吴走马楼简牍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