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馬樓簡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馬樓簡牘,即長沙走馬樓簡牘,是在湖南長沙市中心的五一廣場出土的一批簡牘,主要包括三國吳國紀年簡牘和西漢簡牘。其數量超過近代以來出土簡牘的總和。

1996年6月至12月,長沙在市中心臨近五一廣場走馬樓地帶修建平和堂商業廣場時,在原走馬街50號房基下編號為J22的古井中發現了大批三國吳國紀年的簡牘。初步統計其總數高達14萬餘枚,超過近代以來出土簡牘的總和,震驚當時的考古界,也被媒體廣泛報道,被列為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2003年位於走馬樓的湖南省供銷社修建綜合樓,在新發掘的8號井內再次發現多枚西漢簡牘。簡牘總數達到1萬餘枚,主要是漢武帝時期的行政文書

這是在同一條街道的兩次大發現。為了對簡牘進行保護、研究和宣傳,長沙市政府用了5年時間在白沙路92號興建了長沙簡牘博物館,於2005年12月26日正式開館。這也是中國唯一一座集簡牘保護、整理、研究和展示於一體的專題博物館。

內容

這批簡牘被認為是三國吳長沙郡臨湘縣及臨湘侯國的文書。其書寫年代大部分在東漢建安至吳嘉禾年間(196年—237年),簡牘內容大致分為四類:

  • 第一類是「吏民田家莂」木簡和賦稅類竹簡。
  • 第二類是戶籍內容的簡牘。
  • 第三類是官府文書內容的簡牘。
  • 第四類是私人信札、名刺、舉薦版、禮單、封檢等內容的簡牘[1]

原因探索

史書記載,孫吳嘉禾年間(232—237),孫權為了制約各地領兵,建立中央集權,曾任用中書校事呂壹等嚴格審計,監察中央官府和地方州郡上計(年終地方守、相向朝廷申報一年間境內戶口、賦稅、盜賊、獄訟治理情況)文書檔案。由於得到孫權的寵信,加之呂壹性情苛殘,其嚴厲用法的典校行為,嚴重損害了朝野大臣的利益,尤其是受到了來自封邑在當時經濟相對繁榮的長沙郡的顧雍步騭潘濬等大臣、將軍的堅決反對。他們紛紛上書,勸諫孫權廢除典校,誅殺呂壹。赤烏元年(238),此事以呂壹被殺、典校廢止、孫權引咎自責而告終[2]

走馬樓簡牘主要涉及當時長沙郡及臨湘縣經濟、軍事、人口等方面信息,是當時上計的主要內容。這批簡牘集中在嘉禾時期,目前所知最晚年號是嘉禾六年(237),與呂壹被殺的時間較為吻合。

因此,這批簡牘很可能是呂壹被殺後,長沙郡停止了典校,從而將此前典校文書檔案集中埋藏於郡府內廢棄的井窖之中。

文物價值

長沙走馬樓孫吳簡牘總數約在十萬枚以上,可以與此前學術界公認的歷史文獻方面四大考古發現——安陽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經洞文書、西北邊塞屯戍簡牘、明清大內檔案相媲美。

視頻

走馬樓簡牘 相關視頻

長沙出土的東吳走馬樓簡牘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