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转战陕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转战陕北
圖片來自chauhang.net

《转战陕北》中國画家石魯国画代表作,创作于1959年,现藏於中国国家博物馆

石魯是革命文藝家中的傑出代表,在多個藝術領域皆有建樹,其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印章、詩詞、文學、藝術理論等方面獨創一格。新中國成立后,石魯被派往西安工作,提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指導思想,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在北方誕生的畫派——長安畫派的理論旗手。創作於1959年的《轉戰陝北》,原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及新落成的歷史革命博物館開館而創作的,原作尺寸:縱208厘米,橫208厘米,是石魯藝術成熟期的代表作。[1]

题材

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石魯创作的。作品的题材,取自第二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的1947年至1948年,国民党军采取重點進攻战略,胡宗南蒋介石命令进军延安中共中央被迫撤离延安,采用“蘑菇战术”击败胡宗南部。[2] 作品中,石鲁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表达历史题材,以壮阔的画面暗示宏大的历史场景。画面的主体是陕北的群山,毛泽东与警卫员只占画面小小的一部分。画作在空间处理上兼用深远法和高远法。近景使用高远法,用纪念碑式的构图、厚重的笔墨烘托出雄壮气魄。远景使用深远法,色彩浓淡交错,构造出无穷的空间、广远的意境。[3]

畫作賞析

《轉戰陝北》中的筆墨概括凝練、扛鼎有力,粗筆大線,抑揚頓挫,既有黃土高原的宏闊高邁,又有陝北民歌的酣暢嘹亮,豪放中見穩健,淋漓中見沉厚,有強烈的主觀表現性和筆墨自主性。在此作中,石魯對筆墨的處理註重對"意"的表現,而不拘泥于具體物象的客觀表達。比如前景主要山體以濃重墨線勾勒結構,再附以大筆皴擦,十分概括。陽面渲染紅色,粗重的墨線與厚重的朱碟、赭石等色交疊擠壓,濃墨重彩,塑造出突兀而立、樸實雄渾的西北高原的藝術形象,造成了熱烈、沉雄、厚重與偉岸的氣勢。人物構圖雖小,但卻是整幅畫中最濃重的一處墨色,在虛淡的遠景的襯托下,顯得極有分量,穩穩地壓住了全局。石魯在這裏選用了毛澤東的側立像而不是正面像,避免了謹小失大,從而使這一形象更凝練有力。石魯認為:"畫有筆墨則思想活,無筆墨則思想死。畫有我之思想,則有我之筆墨;畫無我之思想,則徒作古人和自然之筆墨奴隸矣。"情動于衷,筆由心出,這是石魯的獨特個性。石魯在《轉戰陝北》中的筆墨表達與這一革命歷史主題水乳交融,使藝術性和思想性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這幅畫融合了高遠和深遠兩種表現方法,通過獨特的構成方式,塑造了毛澤東的革命胸懷和英雄氣概。前面的近景是高遠法,山體巍峨雄壯,用了紀念碑式的構圖方法,再加上筆墨十分厚重,給人以崇高偉大之感,很好地襯托出了毛澤東高韜遠略、氣吞山河的偉人形象。近景山體上豎直的墨線壓住厚重的色調,顯示出直沖雲霄的勢頭,而這種勢頭又被長短不一的橫線多層次地截斷,遏製了上沖的感覺。這樣一來,在山體中就積聚了一股沉厚的待發之力。而位于畫眼位置的毛澤東側立像則是一條未被截斷的豎線,所有蓄積于山體中的上沖力在這裏得到了爆發,人物所佔空間雖小,卻有天地一人、統領山河之氣魄。人物設定偏向畫面的右側,又面向畫外,這樣就將畫面之勢引向畫外,沖向更廣闊的天地,形成畫面宏大的精神氣度。遠景以深遠法畫成,由濃而淡、再濃再淡的墨色,使畫面向遠處無止境地延伸,創造出遼闊的意境。這樣高遠和深遠的結合,在橫與縱的空間,以有限的畫面表現了無限的意境,使這幅作品具有了雄健博大的風神氣度。據說這一構圖形式的靈感來自于從飛機上鳥瞰延安寶塔孤聳于陝北高原上的形象。石魯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創造性,把這一原本壯闊的自然形式轉換為藝術形式,使《轉戰陝北》意境開闊、氣勢逼人,成為革命歷史題材繪畫的經典。[4]

评价

作品完成后广受好评,评论认为石鲁的作品打破了山水画人物画的界限,革新了中国画的格局。[5]评论认为,《转战陕北》一画构思独特,意境深远,大气磅礴,是“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经典”。[3]1964年,转折出现了。一名解放军高级将领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时指出,石鲁的《转战陕北》把毛泽东画成了悬崖勒马、走投无路。虽然该高官并未下令封存此作品,但是馆方还是把画作取下,放在了库房里,一直放了15年,直至1979年举办石鲁书画展才重新与公众见面。[6]画被撤下的同一年,石鲁开始受到肝病的折磨,文革开始后遭到批斗,罪名是“野、乱、黑”的黑画。石鲁后来被关进牛棚,还一度进入精神病院。[7]

其它

由于长期展出,2011年时《转战陕北》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污损和崩裂,中国国家博物馆对画作进行修复,修复工作取得了成功。[8]

参考文献

  1. 石魯百年展下周開幕 《轉戰陝北》及手稿將亮相國博,SINA.com ,2019-12-03
  2. 赏名画、知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欣赏. 人民网. 2012-09-29 [2013-04-03]. 
  3. 3.0 3.1 转战陕北(国画). 藏品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0). 
  4. 石魯轉戰陝北圖,華人百科
  5. 狂狷石鲁与他走过的时代——画家儿女眼中的画家父亲.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 2007-09-19 [2013-04-03]. 
  6. 直词鸿笔骨头香 仁寿历史名人石鲁(下) 永远站在精神的高峰. 眉山日报. 2011-03-14 [201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5). 
  7. 长安画派——石鲁. 书画人生. 人民网. [2013-04-03]. 
  8. 《转战陕北》成功修复.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 2011-12-13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