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辑佚是对已经失传,但其内容等仍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得佚失的书籍文献恢复原貌的行为。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者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辑佚的产生,与中国古代文献及典籍频繁而大量的佚失此一情况密不可分;90%以上的先秦两汉文献、98%以上的魏晋南北朝文献、94%以上的隋唐文献均已无法查考[1]。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书籍有摘引、抄辑其它文献的习惯,所以一些佚失的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得以通过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文献中。辑佚就是将上述的只言片语加以搜集及整理,使佚失的书籍得以重见天日。它与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及注释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及历史的基本功之一。
方法
辑佚的具体方法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就大致的阶段而言,辑佚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辑录、整理和综结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指确定古籍是否佚失,以及确定辑佚的材料来源;辑录则是指将分散在不同书籍的佚文加以收集;整理主要解决佚文的编排次序,对佚文进行校勘、补缀和辨伪。综结则主要进行确定编目和编制索引的工作。
材料来源
辑佚的材料来源很广,类书、古注、史书、地志、字书、杂钞、金石、书目、报刊,甚至日记、书信、档案等等,凡是有转引佚书的文献,都可以作为辑佚的材料来源。
但是,在具体的辑佚上,不同的书籍,佚文可能藏身的材料来源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上古时期的书籍,大多散见于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汉代的笺注里面,两汉三国时期的书籍大多散见于唐代的义疏里面。把握这些规律,能够更加高效地确定辑佚的材料来源。
意义
通过辑佚,可以让已经佚失的古文献重现于世,有利于文献的保存和流通。比如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在清代已经佚失,但是通过对《永乐大典》的辑佚[2],今天的我们才有幸能够看到了这部长达一百五十卷的恢宏巨著。同时,通过辑佚产生的辑本,也为学者提供的较为可靠的文字材料,节约了学者检索文献的时间。
通过辑佚活动的实践和对辑佚学的研究,可以推动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注释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在从事辑佚的过程中,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
视频
辑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黄氏辑佚韵书概述及研究价值 ,搜狐,2018-4-9
- ↑ 《永乐大典》:沧桑历尽续传奇,新华网, 201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