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訓詁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訓詁學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訓詁學是漢文古籍釋讀術,也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訓詁學是研究中國傳統古書中詞義的學科,是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的一個分支。訓詁學起源於先秦時期,戰國末期的《爾雅》被認為是最早的訓詁學著作。訓詁學在譯解古代詞義的同時,也分析古代書籍中的語法、修辭現象,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獻,幫助人們閱讀古典文獻。訓詁學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訓詁學包括音韻學和文字學,狹義的訓詁學只是小學中與音韻、文字相對的學科。也有人將訓詁學分為新舊兩種。

學術定義

訓詁學是漢文古籍釋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釋讀漢文古籍均從詞句入手,最終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訓詁學是漢語語言學、語文學的一個部門,是綜合性學科,主要根據文字的形體與聲音,以解釋文字意義的學問。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詞義,尤其著重於研究漢魏以前古書中的詞義、語法、修辭等語文現象,但不等於語義學、詞義學。

作用

訓詁學(「詁」音「gǔ」,同「古」)是研究中國傳統古書中詞義的學科,是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的一個分支。訓詁學也在譯解古代詞義的同時,也分析古代書籍中的語法、修辭現象。它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獻,幫助人們閱讀古典文獻。根據文字的形體與聲音,以解釋文字意義的學問。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詞義,尤其著重於研究漢魏以前古書中的詞義、語法、修辭等語文現象。

訓詁注釋

所謂「訓詁」,也叫「訓故」、「故訓」、「古訓」、「解故」、「解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訓詁」連用,最早見於春秋時期魯國人毛亨注釋《詩經》的書,書名叫《詩故訓傳》,「故」、「訓」、「傳」是三種註解古文的方法。訓詁合用始見於漢朝的典籍。

歷史發展

概述

訓詁學從先秦就已經開始了,戰國末期的《爾雅》被認為是最早的訓詁學著作,而訓詁學的傳統觀念形成於唐代的孔穎達,國學大師黃侃則創立了訓詁學的現代觀念。

語言學家王力在1947年的《新訓詁學》中提出「必須打破小學為經學附庸的舊觀念,然後新訓詁學才真正成為語史學的一個部門。」周大璞在《訓詁學要略》中也說「訓詁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詞義和詞義系統,他的首要任務就是研究語義發展演變的規律。」新訓詁學是相對舊有的訓詁學而言的。

古代

在產生於秦漢之際的《爾雅》中,第一篇與第三篇分別以「釋詁」「釋訓」命名。在這裡,「詁」與「訓」分立,這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詁」與「訓」是「釋」的對象,是作為兩個實在對象出現的,並非構成一個術語。這從《爾雅》十九篇均以「釋×」為命名方式也可以得到證明。

西漢《詩詁訓傳》中,「詁」「訓」「傳」三字並立,這是漢代毛亨在繼承前人及《爾雅》的基礎上所創立的三種訓釋方式。「詁」大致為訓解古詞古義及其他基本詞,「訓」大致是訓釋連綿詞及重言詞,「傳」是在「詁」與「訓」的基礎上闡釋詩的內在涵義等。毛亨的「詁」「訓」「傳」有兩個特點,一是「詁」「訓」「傳」的含義及使用,仍具有詞源的特徵,二是《周南·關瞍詁訓傳第一》之類名稱表明毛亨並未將「詁」「訓」及「傳」作為一個術語來使用,因此,毛詩中「詁訓」並非連用,而是分用。

東晉,郭璞在《爾雅·序》中說:「夫《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郭璞又在《爾雅·釋詁第一》中第一條下說:「此所以釋古今之異言,通方俗之殊語。」

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詁訓傳者,註解之別名。毛以《爾雅》之作,多為釋詩,而篇有《釋詁》、《釋訓》,故依《爾雅》訓而為《詩》立傳。傳者,傳通其義也。《爾雅》所釋,十有九篇,猶雲詁訓者。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訓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釋言》則《釋詁》之別。故《爾雅·序》篇云:『《釋詁》、《釋言》,通古今之字,古與今異言也。《釋訓》,言形貌也。』然則詁訓學,通古今之異辭,辨物之形貌,則解釋之義,盡歸於此。《釋親》已下,皆指體而釋其別,亦是詁訓之義,故唯言詁訓,足總眾篇之目。」在這段話中,孔穎達展示了他的概括歷程:由「詁訓傳」概括為別名「註解」構成了一個術語,這是一次對學科認識的質的飛躍。又由「詁訓」總括其對象:「通古今之異辭,辨物之形貌。」最後又加以補充道:「故唯言詁訓,足總眾篇之目。」孔穎達在訓詁領域中已初步進入了術語的確定及對象的劃分領域中,已由具體的對象初步上升為抽象的概括了。

至此,傳統的訓詁學觀念已形成。

宋代,訓詁學得到了很多的革新。元明時期,訓詁學出現了衰退,清朝則是訓詁學發展最盛的時候,出現了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等考據大家,並形成了乾嘉學派。

清朝末年,章太炎與黃季剛受到了西方語言理論的影響。章太炎在《論語言文字之學》一文中說:「合此三者(按:指文字、訓詁、聲韻),乃成語言文字之學。此固非童佔畢所能盡者。然猶名小學,則以襲用古稱,便於指示。其實當名語言文字之學,方為確切。此種學問,僅藝文志附入六藝。今日言小學者,皆似以此為經學之附屬品。實則小學之用,非專以通經而已。」章太炎將「小學」易名為「語言文字之學」,不是簡單的更名,而是標誌着語言文字學學科觀念的產生。太炎先生是中國語言文字學的創始者。在學科觀念的支配下,章太炎撰著了《文始》,這是具有現代科學意義的中國的第一部語源學專著。

近代

章太炎「語言文字之學」的基礎上,黃侃先生進一步發展了學科觀念。黃先生云:「詁者,故也,即本來之謂。訓者,順也,即引申之謂。訓詁者,即以語言解釋語言之謂。若以此地之語釋彼地之語,或以今時之語釋昔時之語,雖屬訓詁之所有事,而非構成之原理。真正之訓詁學,初無時地之限域,且論其法式,明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是也。」黃的界說中,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研究對象,即「解釋語言」,而且沒有「時地之限域」,這較之於古人的訓釋古語顯然是擴大了範圍;第二是理論和方法,即「法式」和「義例」;第三是研究目的,即「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

黃侃的訓詁學界說問世後,有關訓詁學的觀念有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有「分工派」與「綜合派」兩家。前者以陸宗達、王寧的「古代文獻詞義學派」影響最大,後者以殷孟倫、許嘉璐等的「綜合派」為代表。

陸宗達先生說:「訓詁學(狹義的):語言所含的思想內容是它的核心。傳統的訓詁學着重研究詞語的思想內容和感情色彩、詞的產生和發展變化。」陸宗達、王寧先生又對訓詁學解釋說:「對象:古代文獻語言及用語言解釋語言的注釋書、訓詁專書;任務:研究古代漢語詞的形式(形、音)與內容(義)結合的規律以及詞義本身的內在規律;目的:準確地探求和詮釋古代文獻的詞義。所以,它實際上就是古漢語詞義學。如果把它的研究對象範圍擴大到各個時期的漢語,包括現代方言口語的詞義,就產生漢語詞義學。可見,訓詁學就是科學的漢語詞義學的前身。」這可以稱之為「古漢語詞義學派」或「古代文獻詞義學派。」

殷孟倫先生說:「訓詁學是漢語語言學的一個部門,它是以語義為核心,用語言解釋語言而正確地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科學,因此它是兼有解釋、翻譯(對應)和關涉到各方面知識的綜合性學科。」「應該注意的是,訓詁學雖然以語義為核心,但不限於語義的範圍。因此,訓詁學並不等同於西方的語義學。」許嘉璐先生說「傳統訓詁學以訓釋實踐為其主要形式,以文獻語言的內容形式為其對象,因此它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語言以及用語言形式表現的名物、典章、文化、風習等等都在詮解範圍之內。現代的訓詁學就應該在更高的層次上把訓詁學與社會學、文化學等等結合起來,這就是所謂訓詁學的延伸。」許先生對訓詁學的解說在本質上與殷先生一致,只是解說得更加明確了。持這一主張的還有洪誠等先生,稱之為「全面解釋派」。[1]

參考文獻

  1. 訓詁學豆丁網,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