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过塘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过塘蛇
t01c977e77a3383e14a.png
圖片來源 [来自..过塘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过塘蛇

汉语拼音:Guò Tánɡ Shé
  别   名:水盖菜、崩草、草里银钗、白玉钗草、玉钗草、水瓮菜、过江龙、水芥菜、水菜岳、狗肠草、过江藤、枇杷菜、鱼鳔草、假蕹菜、水浮藤、过沟龙、过塘标、蚕茧草、水盎菜、假瓮菜
  性   味:味淡,性寒。
  功   能:清热,利尿,消肿,解毒。
  主   治:治燥热咳嗽,酒疸,淋病,麻疹,丹毒,痈肿疔疮。

过塘蛇 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 (L.) Hara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高热烦渴,淋痛,水肿,咽痛,喉肿,口疮,风火牙痛,疮痈疔肿,烫火伤,跌打伤肿,毒蛇、狂犬咬伤。[1]

药性简介

别名

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水芥菜(《岭南采药录》),水菜岳(《福建民间草药》),狗肠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枇杷菜、鱼鳔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蕹菜(《广西中草药》),水浮藤(《福建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柳叶菜科植物水龙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浮水或匍匐状草本,无毛,其浮水茎的每一节上常有圆柱状的白色囊状浮器,具多数丝状根。叶互生,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1.5~5厘米,宽0.5~2.5厘米,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狭;叶柄长0.3~1厘米。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萼裂片5,披针形,长约7毫米,外面被疏长柔毛;花瓣5,白色,基部淡黄,倒卵形,长约12毫米;雄蕊10;子房下位,5室,柱头头状,5浅裂。蒴果线状圆柱形,长2~3厘米,径约3毫米,无毛或有毛;果柄长2.5~3.5厘米。种子多数,矩形,平滑。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

生于水田、水池中或沟渠中。分布我国西南部、南部至东部。产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

性状

干燥全草,茎甚长,粗3~5毫米,红棕色,有纵直条纹,质较柔韧。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黑色,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或脱落。叶皱缩,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花果多脱落而少见。

化学成分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

性味

  •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燥热咳嗽,酒疸,淋病,麻疹丹毒,痈肿疔疮。

  • ①《生草药性备要》:"理酒病,敷背痈,治蛇伤,颠狗咬伤,利小便,捣汁饮。"
  • ②《天宝本草》:"利湿热,行水道,治筋骨疼痛。"
  • ③《福建民间草药》:"利尿解热。理酒疸,治蛇伤。"
  • ④《陆川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天泡疮,血瘙。"
  • ⑤《四川中药志》:"治各种疮毒及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煅灰调敷。

复方

  • ①治酒疸:鲜过塘蛇一握。捣烂绞自然汁,和冬蜜等量调服。(《福建民间草药》)
  • ②治淋浊:鲜过塘蛇一两,冰糖半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③治水肿:过塘蛇、水茴香、水皂角、甘草、茯苓。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 ④治蛇伤、疯狗咬伤:鲜过塘蛇一至二握。洗净捣烂,绞自然汁内服,渣敷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 ⑤治感冒发热,燥热咳嗽:过塘蛇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⑥治痈疮,跌打:鲜过塘蛇捣烂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⑦治小儿脓疱疮:过塘蛇煎水洗,另用鲜草捣烂敷。
  • ⑧治乳痈:过塘蛇捣烂敷。
  • ⑨治风火牙痛:过塘蛇二两,水煎服。(⑦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 ⑩治实热口渴便秘:鲜过塘蛇捣汁二至四两,调冬蜜炖温服。
  • ⑾治麻疹透后高热不退:鲜过塘蛇一至二两,捣汁,水炖服。
  • ⑿治带状疱疹:鲜过塘蛇捣汁,调糯米粉,涂患处。(⑩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参考资料

  1. 过塘蛇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1]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