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蜥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近蜥龙(学名:Anchisauria)是一种极为敏捷、小型、二足奔跑的原蜥脚类恐龙。1973年,贵州省108地质小队,自贵州北部大方盆地中挖掘到一具中国近蜥龙(兀龙)的不完整骨架。但是具有近乎完全的头骨部份。经过研究估算,这种恐龙大约1.7公尺长。是蜥脚形亚目的一个演化支,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近蜥龙类是由古生物学家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与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在书籍《The Dinosauria》的第二版提出。加尔东与阿普彻奇将近蜥龙属与黑丘龙科归类于近蜥龙类,近蜥龙与黑丘龙是其中最著名的属。而更常见的原蜥脚类恐龙如板龙、大椎龙,被列入其姐妹演化支板龙类。
但是,2010年的证据指出近蜥龙较类似早期蜥脚下目恐龙,而离原蜥脚下目的关系较远。根据这个研究,近蜥龙类将包含蜥脚下目。在2007年,亚当·耶茨(Adam Yates)将近蜥龙、云南龙归类于近蜥龙类。
形态特征
近蜥龙长着一个近似于三角形的脑袋,一个细长的鼻腔。它的牙齿呈钻石形,似乎很适合于取食树叶。近蜥龙的脖子、身体和尾巴都显得比较长,它那又长又窄的前肢掌上长着带有大爪子能弯曲的大拇指,其上的爪子很可能是用来挖掘植物的地下根茎的。近蜥龙的前肢长度只有后肢长度的1/3,所以,它很可能像板龙一样,平时大部分时间里用四足行走,但是能够靠后肢站立以便够着食物。
近蜥龙的头部跟它的颈部、背部以及尾巴的长度比起来,显得非常小。它的头部狭长,而且头顶要比板龙等恐龙的头顶扁平得多。近蜥龙的前额部分的斜面也相对较为平缓。它的上下颌长满了牙齿,这些牙齿像钻石一样,这也暗示着近蜥龙是草食性恐龙。关于近蜥龙是否存在脸颊还有争议: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近蜥龙不存在脸颊,这样有利于它摄取和大口吞食食物;而认为近蜥龙存在脸颊的主要证据来源于解剖学,脸颊的存在方便近蜥龙留住食物进行咀嚼。
分布范围
兀龙,原来是在1911年broom根据南非洲orange free省,侏罗纪早期地层中化石所命名的。这个恐龙属到1976年,经过galton与cluver重新描述,他们注意到其实该化石与发掘自北美洲更早期命名的近蜥龙完全相似,因而被近蜥龙这一属名取而代之。
生活习性
在侏罗纪早期,近蜥龙生活的地区气候温暖,它在湖边活动并寻找食物。在气候较干燥时,湖的边缘会露出淤泥,近蜥龙从上面经过时就会留下足迹,这些足迹被泥沙迅速掩埋之后就可能形成足迹化石。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足迹化石可以得知,当时与近蜥龙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有不具备攻击性的鸟脚类恐龙和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真正对它构成威胁的便是那些大型的兽脚类恐龙。近蜥龙一旦遇到它们,它可能就会依靠后肢急忙走开,如果实在躲闪不开,它就只能依靠它的大爪奋力一搏了。
近蜥龙前端的沉重身体使得它在行走时不得不往前倾。从它的颈部、身躯以及发育良好的前肢可以看出,这种恐龙通常都是以四肢行走,短而强健的前肢会支撑着胸部、颈部和头部,而且它在四足行走时,会把前肢拇指的爪提起,以免与地面摩擦受损。有时,近蜥龙也会以两足行走。近蜥龙在吃东西时,会把身体直立起来,结构坚实的骨盆将身体前端的重量转移到后肢和尾巴部分,以三角架的形式支撑身体。
名称由来
恐龙,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1]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认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2]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3]。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视频
近蜥龙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最早发现恐龙的人:英国人吉登恩·曼特尔(图),搜狐,2013-01-02
- ↑ 南极洲有恐龙吗?——揭秘南极大陆神秘过往,网易,2019-01-18
- ↑ 恐龙71545,豆丁网,20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