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迭山 |
中文名稱;迭山 外文名稱;Diego Mountain 別名;疊山 所屬山系;崑崙山-巴顏喀拉山余脈西傾山南支東段 地理位置;甘肅省甘南州北部 走向;東-東南 長度;約100多公里 起點;甘南州卓尼縣旗布溝冰谷村 主峰;扎伊克(措美峰) |
迭山,也作疊山,是崑崙山中支巴顏喀拉山余脈西傾山南支東段(也是秦嶺山脈的西段(西秦嶺))迭山、光蓋山、華爾干山等諸山峰的總稱,主峰錯美海拔4920米。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迭部縣北部卓尼縣邊界地帶。既是白龍江和洮河的分水嶺,又是長江與黃河兩大水系的一段分水嶺。
1935年和1936年,紅軍長征先後兩次經由此道穿越縣境北上抗日,舉世聞名的天險臘子口在迭山東南端。著名風景區扎尕那位於其西延段光蓋山區。[1]
名稱由來
迭山,即疊山,較早記載見於清光緒《洮州廳志》:「疊山橫雪」。但疊山位於疊州之北,疊州之名則始於北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始於疊川置疊州(治迭部縣電尕鎮吉愛那村南),蓋取山川重迭之義。於合川(電尕然鬧村)置西疆郡,轄合川、樂川(四川若爾蓋縣鐵布區一帶)二縣。西疆郡及疊川縣均屬疊州轄。《迭部縣地名志》認為「疊州「是藏漢兩種語言的組合名稱。」疊「是藏語地名「帖武"(迭山地區土著部族)一詞的首字音譯,選定漢文譯寫用字時,既注意了語音的準確性,又兼顧了符合當地地形特徵(山巒重疊)的字義;『州』是漢語行政區劃名。』』由此可得出如下結論:「迭部」系藏語音譯而得名,源於古代部族名稱。在今譯寫漢文時,含有藏漢兩語組合之潛義,選用「選"(疊)字,寓以群山重疊之義; 「部」是藏語語尾,有「部族』』: 「部分」地區之義。「迭」與「部」組合起來,亦含有「疊州部族"、「疊州地區"之寓義。「疊山」之名始於何時,尚無定論。
「迭」字,則是1980年代「疊」漢字簡化的結果。
位置境域
迭山,位於甘肅處甘南州境卓尼縣與迭部縣交界之處,習慣上將其迤西的華爾干山,光蓋山統稱為迭山(迭山山脈),取山體重疊連綿之意。大致範圍是:西起卓尼、碌曲、若爾蓋三縣交界、東到迭部縣東界,大約100多公里長;北到洮河南岸、南到白龍江北岸,大約30多公里寬。其大部山體海拔3500米以上均為裸岩,長年積雪。《洮州廳志》所錄洮州八景之一的「雪橫迭山」即是對此壯麗景觀的寫照。
迭山山系屬西傾山脈南支東段。西傾山脈是崑崙山中支巴顏喀拉山向東的余脈。在中國地形分區上,又屬秦嶺山脈南秦嶺的西段。
主要山峰
迭山山系,為西傾山脈南支自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伸入甘南州境內,經夏河、碌曲而東,成為卓尼與南鄰迭部縣之間的界山,其總名稱叫迭山,從西向東的主要山峰依次有:魯給克(海拔3826米)、阿米達勒山(3836米)、德隆伊嘎瑪(4092米)、華爾干山(3931米)、姜欠雜日干(3860米)、割瓦隆(4162米)(102.822761,34.283455)、達尼扎果(4458米)、光蓋山(4700米)、久波隆(4663米)、扎伊克(措美)(4920米),還有卡拉麻蓋山(103.024557,34.292522)、曬個日化山、桑布梁(103.024557,34.292522)等。
迭山山系迤東延伸至迭部縣境後山脈偏向東南,主要山峰有:納雜,海拔高4425米;大西山,高3807米;普乍山,高3718米;端耀山,高4076米;莫蘭木山,高4455米。
迭山,為州境內第一大山,其主峰扎伊克(亦稱措美)位於卓尼縣木耳鄉與迭部縣桑巴鄉之間,海拔高4920米,海拔高度居群峰之首。
錯美(措美)(103.196959,34.24461),藏語山名,意為「湖爺』』。卓尼縣誌稱」伊克嘎(扎伊克嘎海)「,位於迭部縣卡壩鄉境北部、卓尼縣木耳鄉南,地處北麓大峪河、南麓尼欠曲和安子曲的源頭,海拔4920米,是迭山主脈脊線最高峰,亦為州內群山之冠。在藏區稱為「措曼加毛」,意為「女性國王」,是藏區信教群眾祭祀祈福、禳災避邪的聖地。
高日道耀(103.439071,34.193207),藏語音譯名,義為「長梁母山」,以山樑較長而得名,山頂呈圓型。位於旺藏鄉東北12公里,北依迭山主脊,四周與迭山群峰縱橫連體相接,難分主次。
鐵傑日(103.196959,34.24461),藏語山名,含義為「額中山",即山體形似前額突起而得名;亦稱鐵尺梁。位於縣境東北部臘子鄉境內。系迭山主脈脊線東延。該山是岷迭古馱道的最大天然障礙。1972年經由此山修通岷(縣)代(古寺)公路,路面從山根至山頂藤條狀蜿蜒盤繞山樑27道,17公里。
莫老(103.653155,34.144522),位於桑壩鄉中部班藏村北,藏語山名,因山體形似一尊巨型神像對天祈禱,故得「莫老"之名,義為「祈禱"。當地民間還流傳有頌揚山神祈天穰災之功德的歌謠和神話故事。山峰裸露,最高點為石峰,挺拔矗立,高聳入雲。海拔4455米,為縣境第三高峰,長年積雪不化。1935年長征紅軍曾途經該山南麓,東越加爾梁向臘子口進發。
古麻山(骨麻山)(103.653155,34.144522),海拔高度4781米,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桑壩鄉與尼熬鄉交界處。骨麻山為迭山山脈的第2高峰,山腰的骨麻湖又名為"玉湖",以湖色碧綠而得名。位於縣境東北桑壩鄉黑拉村西北部的半山腰處。海拔3820米,湖呈橢園形,面積約3500平方米,水深5米以上,湖水入出自控,湖4周是茂盛的原始森林,大片的古柏,杜鵑林,平坦的草場。
虎頭山,當地人稱「瑪莫「,意為「仙女峰「。位於迭部縣城南側,白龍江南岸,因山形酷似「虎頭「而得名,海拔4320米。虎頭山是當地群眾朝拜的聖山,也是迭部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峰頂石岩裸露,四季白雪皚皚。虎頭以下遍山森林茂密,青松蔥籠,四季如春,蒼翠欲滴。背側南坡的「措讓」神湖清澈見底,湖水碧波如境,輕泛漣漪,遊人到此,如臨瑤池。
光蓋山(103.211332,34.310951),因該山峰海拔3300米以上處均為裸露的石灰岩,長年積雪皚皚故名。其主峰久波隆(亦稱久波光卡)位於卓尼縣卡車鄉境內,海拔高4663米,部分山巔高度達4700米,為甘南州境內第二高山。
光蓋山迭山主脈脊線西延一段稱光蓋山,位於益哇鄉北部,海拔4000餘米,走向東西,山體猶如一條巨蟒蜿蜒盤踞縣境北緣,形成巨大的天然屏障,阻隔南北。上部基岩全裸露,峰巒犬牙交錯,高聳人云,形態奇特怪異。若從南、北某山之巔遠眺,百里石峰煙波浩渺,璀璨生輝,白雪皚皚,恢宏壯觀,實為迭山奇景之一絕。素以「迭山橫雪"為一大景觀。
華爾干山,位於卓尼縣尼巴鄉境內,與四川省若爾蓋縣相鄰,主峰稱拿欠卡(亦稱達尼雜果,4458米)(103.024988,34.292462),海拔高4321米。華爾干周圍一脈數峰,其名稱有德隆伊嘎瑪,高4092米;華爾,高3979米;姜欠雜日干,高3860米;割瓦隆(102.822474,34.283276),高4162米;達尼雜果,高4458米等。其中各峰因海拔高度各異而並錄於此,以正各類地圖標名的差異。
迭山山區為中高山侵蝕構造區,山體海拔平均4100米以上,最高處達4920米,相對高差在1000米以上。區內峰高谷狹,基岩裸露,由西向東的軸心谷——白龍江河道與南北岸眾多南北走向的溝谷形成交叉橫切的地貌特徵。在這一構造區的山間盆地中,分別接受了侏羅系、白堊系和第三紀的沉積。
迭山一線,山頂有上中石炭統出露,裸露岩石呈巨厚塊狀灰岩,結晶灰岩,底部為砂礫岩,上部含殛石結核。在中石炭統出露的岩石中還夾雜少量頁岩、砂岩。南麓地區全呈厚層一塊狀的灰岩結晶灰岩,部分地區有泥盆系中統海相碳酸鹽岩夾碎砂屑岩出露。
在洮河南岸地區的迭山中部地段,均為下三疊統出露,呈海相砂岩、板岩,底部有薄層灰岩。洮河沿岸及迭山腳下的溝谷地域,則均為中三疊統出露,呈海相砂岩、板岩、灰岩。其中在卡車、納浪兩段,有第四系上更新統的沖洪積層出露。
地貌特點
迭山山脈,亦可分為兩個自然地理區:一是迭山主脈,呈東西走向,海拔高度3600米-4488米,相對高差1500米-1900米。西延稱光蓋山。最高峰錯美,海拔4920米,為本州群山之冠。山脊多在4000米以上,是白龍江水系與洮河水系的分水嶺,亦是長江和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地勢陡峭,基岩大部裸露地表,山脊走向近東西。為侵蝕構造型高山地貌。區內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80%以上。迭山山脈為基岩裸露的冰蝕高山。海拔在3600米以上有冰川侵蝕遺蹟,坡度陡峻,基岩裸露、流石遍布。整個山系植被覆蓋率達到9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
二是迭山主脈南北兩麓地區。南麓,即益哇、當多、哇壩、普若、安子、尖尼、讓尕、桑壩、臘子等溝河上游地區,溝谷狹窄,坡陡土薄,地塊零星,為土石森林高山深谷地貌和高山草原沼澤地貌。二是上列各溝河中下游地區,主要山體和溝系方向基本一致,南北走向,山體均由迭山主脈肋骨狀向南翼輻射。海拔高度2000米-3600米,比高800米-1600米,為侵蝕構造型中高山地,各溝河沿岸為土石、山地溝壑地貌,土壤多為褐土和黃土,土層較厚;部分為農田分布區。
迭山以北地區,為侵蝕構造、構造剝蝕、侵蝕堆積的低山丘陵構造區。因受太子山南坡斷裂帶與迭山-西傾山北坡斷裂帶控制,中、東部地域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西部及迭山北坡山麓地帶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相對高差在300-500米之間。此區由於長期受蝕和構造作用,多呈現低丘殘山、寬谷、盆地等蝕原相間的高山高原丘陵地貌特徵。洮河水系切割的中岱地形,重巒疊嶂,溝谷縱橫。區內除海拔在3600米以上部分為裸露的岩石外,其餘均為茂密的森林和溝谷山地草場,植被覆蓋良好。洮河沿岸的河谷地帶,形成許多衝積灘地。有著名的車巴溝、卡車溝、大峪溝和馬燁倉,地形相比南坡較緩,分布大量的高山草甸,成為該區主要的畜牧業基地。
氣候特徵
迭山地區,氣候溫和濕潤,冬不嚴寒,夏無酷暑;春季風多雨少,秋季陰雨連綿。年平均氣溫6.7℃,夏季最高33.8℃,冬季最低零下19.8℃。年均降水量500-730毫米。年均無霜期147天,年均日照時數2248.2小時,年均蒸發量1639.3毫米,年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119.7千卡。因高山與河谷相對高差較大,氣候的垂直變化顯著,高峰常年積雪,河谷氣溫較高。區域性氣溫差異亦很明顯,受地形影響,氣溫由東向西遞降,東部河谷台地年內可種植兩季或兩年三季農作物;而西端當多溝卻年內一季難能全熟,又因氣候的多種差異較大,澇、旱、雹、低溫等災害較為頻繁。
植被
迭山山體南北兩坡均為葉脈狀溝谷呈南北向展布,海拔3200米以下均有茂密的森林植被覆蓋,是甘南州境內面積最大的森林區。
陰坡均被茂密的森林植被覆蓋,山體陽坡大部分由灌叢、闊葉灌木林、荊棘和雜草相嵌覆蓋,多利用為草場;平緩地帶間有農田分布;谷間河岸開闊處則有耕地和砂礫灘涂相間分布。森林地帶主體土壤為暗棕壤和棕壤,農作物種植區主體土壤為褐土。
水文
迭山山系是黃河流域洮河和長江流域白龍江的分水嶺。北麓屬於洮河流域,南麓屬於白龍江流域。南麓水系有:白龍江及其支流哇曲、安子溝河、尖尼曲、臘子曲、桑壩曲,及一些山間堰塞湖。北麓水系比較大的有大峪河。
迭山北麓卓尼縣卡車溝,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三國時蜀、魏間的許多戰爭,就是以此為進退兵通道的。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走進迭山山脈. 欣賞秦嶺最美山川,美篇 , 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