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春·宜春台上送春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送春·宜春台上送春归》是北宋儒家学者,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李觏的作品之一。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1],塑有李觏雕像。

送春·宜春台上送春归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北宋儒家学者,著名改革家。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

思想成就

李觏是北宋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大胆创新,在哲学上持"气"一元论观点[2],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认识论上,承认主观来自客观,因此,成为宋代哲学学派的先导,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提出富国、强兵、安民的主张,写了《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阐述自己的见解。李觏哲学上的观点和政治上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为稍后于他的王安石实行变法进行了哲学理论上的准备。

文学著作

李觏而且还是一位著作家。他主张文以经世、致用为贵,所以他的文章内容比较充实。即使是解经之作,也常常以古说今,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潜书》十五篇,即是出于"愤吊世故,警宪邦国"(《潜书序》),"以康国济民为意"(《上孙寺丞书》),纂写而成。《庆历民言》三十篇,李觏的其他散文,如书信、志铭、碑、记等,也都写得通达有识,逻辑性强,为人们所称道。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他的用世思想时有流露。他的《袁州州学记》,起语不落俗套,立论警切,结构严谨,文笔稳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前人称他"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范仲淹荐李觏疏》)。"在北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间,别成一家"(《宋元学案补遗》卷三)。

诗词作品

他的诗文,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先生全集》中华书局新出版的《李觏集》,即据此校点。)三十七卷,另有《外集》三卷附后。《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视频

送春·宜春台上送春归 相关视频

乡思 宋·李觏 古诗微电影 诗词歌赋 中国水墨风 垕德载物
9-19古文观止·李觏 袁州州学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