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鉴外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鉴外纪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书  名;通鉴外纪

别  名;通鉴外传

作  者;(宋)刘恕

出版社;上海书店

出版时间;1989年

ISBN;7-80569-058-8

北宋刘恕撰。10卷,又目录(年表)五卷。完成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作者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以《通鉴》起于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拟取后周烈王二十三年前为“前纪”,显德六年以后为“后纪”。后病废在家,仅成“前纪”,因《国语》称“春秋外传”之例,改称“外纪”。也称作 《通鉴外传》,是中国最早的记述商朝以前历史的传记。[1]

四库提要记载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

宋刘恕撰。恕,字道原,其先世京兆万年人。祖受为临川令,葬于高安,因家焉。《宋史》本传称其举进士入高等,不著何年。考司马光作此书《》,称恕卒于元丰元年九月,年四十七,则当生于明道元年。又称其登第时年十八,则皇祐元年进士也。初授钜鹿主簿,寻迁知和州、翁源二县。会司马光受诏修《资治通鉴》,奏以恕同司编纂,转著作郎。熙宁四年以忤王安石乞终养,改秘书丞,仍令就家续成前书,遂终于家。此书乃其临没所成也。盖修《资治通鉴》时,恕欲与司马光采宋一祖四宗实录国史为《后纪》,而摭周威烈王以前事迹为《前纪》。会遭忧遘疾,右肢痹废,知远方不可得国书,《后纪》必不能就。乃口授其子义仲,以成此书,改名曰《外纪》。凡《包羲以来纪》一卷,《夏纪》、《商纪》共一卷,《周纪》八卷,又《目录》五卷。年经事纬,上列朔闰天象,下列《外纪》之卷数,悉与司马光《通鉴目录》例相同。金履祥作《通鉴前编》,诋其好奇。今观其书周成王元年丙戌,称周公摄王之元年,越七年癸巳,始称成王元年,则是周公殆类新莽之为矣。又称鲁惠公为隐公娶于宋,见其女好而自纳之,生桓公,是惠公先有卫宣之丑。如斯之类,颇为不经。又如齐桓观龙,殆如戏剧;熊渠射虎,何预劝惩。虽曰细大不捐,亦未免贪多务得。履祥所论,未可谓之吹求。然《外纪》于上古之事,可信者大书,其异同舛误以及荒远茫昧者,或分注,或细书,未尝不具有别裁。《目录》于共和以后据《史纪年表》编年,共和以前皆谓之疑年,不标岁阳、岁阴之名,并不缕列其数,亦特为审慎。且其《自序》称陶潜豫为《祭文》,杜牧自撰《墓志》,夜台甫迩,归心若飞,不能作《前后纪》而为《外纪》。他日书成,公为《前后纪》,则可删削《外纪》之繁冗而为《前纪》,以备古今一家之言云云。则恕作此书,特创为草稿,储材备用,如《通鉴》之有《长编》,以待司马光之刊定耳。履祥不察当日书局编纂之例,遽加轻诋,操之未免已蹙矣。

通鉴外纪卷一

通鉴外纪》,亦称《资治通鉴外纪》,宋刘恕著。凡十卷,目录五卷。刘恕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又欲作《通鉴前纪后纪》而不果,迨病垂危,乃口授其子羲仲为此书,起伏羲终周威王二十三年,与《通鉴》衔接。

神农氏

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以火承木,故为炎帝。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蛾之肉,多疾病毒伤之害。神农以为人民众多,禽兽难以久养,乃求可食之物。相土地燥湿肥挠高下,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教民播种五谷。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钮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顽实而食之。又尝百草酸咸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天下号曰神农。本起烈山,称烈山氏。一曰连山氏,伊耆氏,大庭氏,魁隗氏。都鲁。以火纪官。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人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列郾于国。日中为市,以聚货帛。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神农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饧谷,西至三危9莫不听从。

――《[[卷一)

[注释]

①挠(音qiāo):贫瘠的土地。

②悫(音què):忠厚,诚实。

作者介绍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少颖悟,读书过目即成诵。其父刘涣,精研史学,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祐元年(1049)举进士,未弱冠。初授钜鹿主簿,迁知和川、翁源二县。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因言宜恢张尧、舜之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忤王安石变色,恕不少屈,寻以亲老告归。改秘书丞,仍令就家续成前书,遂卒于家。

相关资料

刘恕除预修《资治通鉴》外,还自著《五代十国纪年》和《通鉴外纪》等史著。前书久佚不传,仅知是拟后魏崔鸿所著《十六国春秋》而作,述五代十国史事。后书仍是补《资治通鉴》上段之缺。《资治通鉴》的内容,上限断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限至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而周威烈王二十二 年以前和北宋前期的史事则缺而不载。作为通史,其"通古今之变"就不如《史记》了。刘恕以此为憾,打算集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以前的史事为《通鉴前纪》,并采北宋前四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的实录和国史为《通鉴后纪》。《资治通鉴》配上《前纪》和《后纪》,那就首尾完整、上下贯通了。刘恕这一壮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可惜他因病废和早逝(年仅46岁)而宿愿未遂,仅在弥留之际,口授刘羲仲,编成《通鉴外纪》10卷,目录5卷。该书记载自远古伏羲氏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事迹[主要内容在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后的438年之间],与《资治通鉴》相接。刘恕对《通鉴外纪》撰写的有关情况作了表述:

熙宁九年,恕罹家祸,悲哀愤忧,遂中瘫眜,右肢既废,凡欲执笔,口授稚子羲仲书之。常自念平生事业无一成就,史局十年,俯仰窃禄,因取诸书,以《国语》为本,编《通鉴前纪》。家贫,书籍不具,南徼僻陋,士人家不藏书,卧病六百日,无人语及文史。昏乱遗忘,繁简不当。远方不得国书,绝意于《后纪》,乃更《前纪》曰《外纪》,如《国语》称《春秋外传》之义也。自周共和元年庚申,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438年,见于《外纪》;自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至周显德六年己未,1362年,载于《通鉴》。然后1800年之兴废大事坦然可明。

由此可见刘恕撰述此书的旨趣和撰述时的艰辛程度。他还嘱托司马光,待《资治通鉴》成书后,再作前、后纪,"则可删削《外纪》之烦冗而为《前纪》,以备古今一家之言。恕虽不及见,亦平生之志也"。弥留之际,仍耿耿于此,史学家的赤子之心感人肺腑。《通鉴外纪》还算不上史学名著,对后世影响也不大。但是,刘恕倾毕生精力于《资治通鉴》的修撰和补缺,其史学家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无不令人敬佩。

注解:

刘恕:《通鉴外纪·序》。

刘恕:《通鉴外纪·序》。

参考来源

人类开荒传说“三皇五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