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ellison |
乌梢蛇(学名:Zaocys dhumnades)又名乌梢蛇,是蛇亚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以及台湾。乌梢蛇俗名甚多,又称乌蛇、乌花蛇、乌风蛇、断草乌、剑脊蛇等。多见于平原、丘陵地带,也可分布到海拔1570米的高原地区,亦常见于农耕聒水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50至1570米。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特征
乌梢蛇体型颇长,可达220公分,身形幼细,头部与颈部有明显分别,双眼较大。体色以橄榄色或黑色为主,有8片上唇鳞及8至10片下唇鳞。背鳞成对排列,呈龙骨结构突起,背部中央有一条黄色纵纹,两侧有黑色条纹。
习性
爬行速度快,爬行时头部会往上扬,日间活动。以鼠类、蜥蜴、青蛙为主食。
生态描述
日行性为主,偶尔会在夜间行动。喜欢栖息在草原、林地和农田附近。食性颇广泛,以鱼、鸟、蛇、蜥蜴、青蛙、老鼠等为食。卵生。母蛇在春季或夏末产卵,每次产下一窝6 - 17枚卵;每颗卵大小约为3.6 - 4.5 * 2 - 3 cm。过山刀是一种警戒心很强且动作很灵敏的蛇,当遭到围困的时候会快速变动方向试图逃跑(很少有反击行为)。
过山刀是亚洲最快的蛇,它有一对发达的大眼睛,可以帮助它寻找猎物。快速的行动能力在加上它敏锐的大眼睛,导致人们很难观察它的生态行为,捕捉更是不用提了。
过山刀的肉被发现可以制为中药,通常使用在痳疯或是一些常见疾病中。[1]
典籍
乌梢
明末屈大均著作《广东新语》中,有〈虫语〉一卷,提及广东一带的蛇类,当中就曾有述及到乌梢蛇,其记载为:“有曰乌梢者,野遇之,杀伤不死,能尾其人至家以报之。以酿酒,可治疮疥。”[2]指当人们在野外遇到乌梢蛇时,若与其搏斗而未有将其杀死的话,乌梢蛇就会尾随对方到其家中,并伺机报复。目前为止,这种说法仍未有充份的证据予以支持。篇中亦提到乌梢蛇可以用作酿酒,饮服可以医治疮疥之疾。
断草乌
《广东新语》之〈虫语〉同卷中又有一篇“断草乌”,亦指乌梢蛇,内容为:“断草乌者,蛇也,大仅指许,长五六寸,头如龙形而小,身纯乌。其行也,百草沾之立断,人见断草,辄迹得之,故蛇每离地丈许。使身如矢,直以入穴,使不沾草,故人莫得而取之。以酒煮食,愈麻疯。”内容指此断草乌梢蛇全身乌黑,其身体能将所有触碰到的植物弄断;而且它们十分聪明,知行径时所遗留下的断草会让人得以跟踪,因此当其将回洞穴时,会鼓身弹出,如箭矢般向前冲,不沾草木,不给任何跟踪的线索。断草乌有中药效用,和酒煮熟加以服食,可以治疗麻疯病。这一点与《本草纲目·鳞部》中的内容所述一致[3]。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
- 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网站:过山刀
- 乌梢蛇 Wushaoshe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蛇蜕 Shetui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