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道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术》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第六卷。

《郁离子》是寓言体散文故事集,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元末乱世,刘伯温隐居青田,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创作了《郁离子》。“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1]。《郁离子》包罗万象,囊括古今,阐明了刘伯温的政治理想、哲学观点、处世态度和治世的谋略等。刘伯温认为,如果按照书中的正确主张去做,就一定能达到文明之治的目标。

原文

艾大夫曰:“民不可使佚也,民佚则不可使也。故恒有事以勤之,则易治矣。”郁离子曰:“是术也,非先王之道也。先王之使民也,义而公,时而度,同其欲,不隐其情,故民之从之也,如手足之从心,而奚恃于术乎?今子之民知畏而不知慕,知免而不知竞,而子之所用者无非掊克之吏,所行者无非朝四暮三之术也。子以为人不知之,而不知人皆知之也。故子以是施诸民,民亦以是应诸子,上下之情交隐矣。子徒见其貌之台,而不知其中之离也;见其外,而不察其心者也。故自喜以是为得计,而不思恶劳欲逸,人志所同。是故先王之养民也,聚其所欲,而勿施其所恶。今子反之,庸非罔乎?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不孙不亲,乱之蕴也。《诗》:‘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子为司直,乃不循先王之旧章而以罔教,仆实不敢与闻。”大夫虽惭,弗能改也。

注解

① 佚(yi):能“逸”安闲。

② 掊(pou)克:聚敛贪狠,也指聚敛贪狠的人。

③ 孙(xun):通“逊”,恭顺。

④ 司直:官名,汉武帝元狩五年置,帮助丞相检举不法,位在司隶校尉上。

译文

艾大夫说:“民不可使安闲,民安闲了就不可驱使了。所以常常有事使得他们勤劳,就容易管理了。”郁离子说:“这种手段,并不是先王的方法啊。先王使用民,靠的是仁义和公正。适时和适度,和他们欲望。不隐蔽他的内情,所以百姓服从他,就像手足服从心一样,而何以依靠手腕呢?如今你的百姓只知害怕,而不知道敬慕,只知道逃避而不知道竞争,而你所使用的那些人无非是些聚敛贪狠的官吏,所施行的无非是朝四暮三的那一套手段啊。你认为人不知道的,却不知人们都知道。所以你手段对待百姓,百姓也用这样办法应付你,上下的内情就互相隐瞒了。你只见那外貌的融合,却不内心的分离;只见他们的外表,却不能体察他们的内心的想法。所以沾沾自喜。自以为得计,而不考虑厌恶劳动,想要安闲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所以先王用的是养民的方法,聚积他们所要求的,而不施给他们所厌恶的。如今你反其道而行之,岂不是欺骗百姓吗?上欺下,就不亲近;下欺上,就不恭顺,不恭顺不新近,祸乱就积聚起来了。《诗经》上说:‘彼其之子,邦之司直。’你身为司直官,却不遵循先王的老章法,而用欺骗的手段说教,我实在是不敢听命。”艾大夫听了虽然惭愧,但却不能改正。

评语

治民之道在于仁义公正,注意适时适度,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假如一味靠欺骗来愚弄百姓,靠手腕来驱使百姓,只能离心离德,貌合神离,置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品评价

《郁离子》的寓言体风格可谓“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在这点上颇得庄子精髓[2]。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辞富丽、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更为重要的是,《郁离子》还吸收改编了一些《庄子》的寓言来就事论理。

视频

道术 相关视频

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
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