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遮帕麻和遮咪麻」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5: 行 5: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不论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内容基本一致。故事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制服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腊訇而使宇宙恢复和平景象的过程。遮帕麻和遮咪麻不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寻常人家的护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动的主掌之神。《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叙述创世的长诗,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状况。故事中的盐婆神话是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不论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内容基本一致。故事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制服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腊訇而使宇宙恢复和平景象的过程。遮帕麻和遮咪麻不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寻常人家的护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动的主掌之神。《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叙述创世的长诗,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状况。故事中的盐婆神话是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2006年,遮帕麻和遮咪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6年,遮帕麻和遮咪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18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遮帕麻和遮咪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云南省]][[梁河县]]曹明宽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云南省]][[梁河县]]曹明宽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行 13: 行 13:
 
 阿昌族人口有三万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中,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亲戚、娶亲迎候媒人时,要边歌边舞跳窝罗。开头的唱词为盘家谱,首先唱颂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使族人得以联姻并繁衍传承。
 
 阿昌族人口有三万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中,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亲戚、娶亲迎候媒人时,要边歌边舞跳窝罗。开头的唱词为盘家谱,首先唱颂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使族人得以联姻并繁衍传承。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一种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古老宗教[[仪式]],1993年5月德宏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将阿昌族节日名称统一为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三月二十日举行,节日时间两天。阿露窝罗节期间,在宽阔的舞场上竖立起节日标志,其顶部架设着一张弓箭,箭直指苍天,象征着遮帕麻用它来射落魔王腊訇制造的假太阳,青龙和白象代表吉祥如意。过节时,阿昌族男女老少都穿上鲜艳夺目的[[民族]]盛装,翻山越岭,汇集到舞场。先由“活袍”在标志前焚香念诵古老的祭词,杀一只红公鸡用以祭祀遮帕麻和遮咪麻。然后大家入场跳阿露窝罗舞。
+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一种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古老宗教[[仪式]],1993年5月德宏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将阿昌族节日名称统一为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三月二十日举行,节日时间两天。阿露窝罗节期间,在宽阔的舞场上竖立起节日标志,其顶部架设着一张弓箭,箭直指苍天,象征着遮帕麻用它来射落魔王腊訇制造的假太阳,青龙和白象代表吉祥如意。过节时,阿昌族男女老少都穿上鲜艳夺目的[[民族]]盛装,翻山越岭,汇集到舞场。先由“活袍”在标志前焚香念诵古老的祭词,杀一只红公鸡用以祭祀遮帕麻和遮咪麻。然后大家入场跳阿露窝罗舞<ref>[https://www.zhwh365.com/article_1190.html 民族历史的歌——《遮帕麻和遮咪麻》 ],传统文化网,2013-12-19</ref>
  
 
==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
行 19: 行 19:
 
50年前,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故事家喻户晓,阿昌族男女老少都会口头讲述。如今,由于懂阿昌古语的人越来越少,能说唱[[史诗]]的“活祀”(祭司)由原来的8人减为2人,古老的创世神话正濒临消亡的危险。
 
50年前,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故事家喻户晓,阿昌族男女老少都会口头讲述。如今,由于懂阿昌古语的人越来越少,能说唱[[史诗]]的“活祀”(祭司)由原来的8人减为2人,古老的创世神话正濒临消亡的危险。
  
 +
==视频==
 +
===<center> 遮帕麻和遮咪麻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梁河县第一部原创舞剧《遮帕麻和遮咪麻》首演</center>
 +
<center>{{#iDisplay:v03903l0wa2|560|390|qq}}</center>
 +
 +
<center>
 +
民族传唱 遮帕麻和遮咪麻</center>
 +
<center>{{#iDisplay:j0560phr8z9|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於 2020年7月31日 (五) 04:30 的最新修訂

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雲南省民間文學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傳說,不論是唱詩還是白話故事,內容基本一致。故事講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織地、制服洪荒、創造人類、智斗邪魔臘訇而使宇宙恢復和平景象的過程。遮帕麻和遮咪麻不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尋常人家的護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動的主掌之神。《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敘述創世的長詩,同時也形象地反映了人類從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狀況。故事中的鹽婆神話是古代西南民族遊牧文化的一塊「活化石」。

2006年,遮帕麻和遮咪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雲南省梁河縣曹明寬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世代流傳

阿昌族人口有三萬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九保、曩宋和隴川縣戶撒三個阿昌族鄉。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動中,要念誦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親戚、娶親迎候媒人時,要邊歌邊舞跳窩羅。開頭的唱詞為盤家譜,首先唱頌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創造了人類,使族人得以聯姻並繁衍傳承。

歷史上還流傳下來一種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古老宗教儀式,1993年5月德宏州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將阿昌族節日名稱統一為阿露窩羅節,於每年公曆三月二十日舉行,節日時間兩天。阿露窩羅節期間,在寬闊的舞場上豎立起節日標誌,其頂部架設着一張弓箭,箭直指蒼天,象徵着遮帕麻用它來射落魔王臘訇製造的假太陽,青龍和白象代表吉祥如意。過節時,阿昌族男女老少都穿上鮮艷奪目的民族盛裝,翻山越嶺,匯集到舞場。先由「活袍」在標誌前焚香念誦古老的祭詞,殺一隻紅公雞用以祭祀遮帕麻和遮咪麻。然後大家入場跳阿露窩羅舞[2]

發展現狀

50年前,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故事家喻戶曉,阿昌族男女老少都會口頭講述。如今,由於懂阿昌古語的人越來越少,能說唱史詩的「活祀」(祭司)由原來的8人減為2人,古老的創世神話正瀕臨消亡的危險。

視頻

遮帕麻和遮咪麻 相關視頻

梁河縣第一部原創舞劇《遮帕麻和遮咪麻》首演
民族傳唱 遮帕麻和遮咪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