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景点级别AAAA级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属于华北平原山西高原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国际鸟类迁移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路线"的中转驿站。 该区原为延庆盆地东部妫水河、蔡家河下游,1955年建成官厅水库,形成巨大的人工湖泊湿地。保护区处于水库中上游,沟岔纵横,库湾众多。保护区总面积为687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3939公顷,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据统计野鸭湖湿地鸟种总数达28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黑鹳东方白鹳白头鹤、大鸨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白鹤遗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种。高等植物420种、鱼类40种、两栖类5种、兽类10种、昆虫类182种等。 2016年7月29日开始,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向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免收门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区域面积6873公顷保护对象 黑鹳东方白鹳白头鹤大鸨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白鹤、[[遗鸥]等等 批准时间 2006年所属国家中国所属城市北京市 门票价格 50元/人(含湿地博物馆)开放时间每年3月-10月底建议游玩时长10小时 目录 1历史沿革 2地理环境 3区域范围 4保护目标

5管理措施 6综合价值 7旅游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97年7月,延庆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2年12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11月28日,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地理环境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属于华北平原向山西高原、内蒙高原的过渡地带,它北靠燕山山脉,南临太行山脉,西南部与河北怀来县接壤,东南面是雄伟的八达岭长城。地理位置在东经115°46′16"~115°59′48",北纬40°22′04"~40°30′31"之间。

气候

延庆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地带。由于海拔较高,加之地形呈口袋状向西南开口,故大陆性气候特征较强,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夏季少雨,春秋两季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 野鸭湖自然保护区处于延庆盆地之中,离县城约15公里,总体上属于延庆区川区气候带。 保护区及周边的复杂地形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干旱、洪涝、冰雹和大风。延庆地区光能资源较丰富,川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06.5小时/年,年太阳总辐射为5288.82兆焦耳/米2*年,是北京市日照与太阳辐射最高的地区。

水文

野鸭湖区域湿地由官厅水库和妫水河干支流、河流上的库、塘及其周边沼泽、季节性泛滥地组成。区域内主要水系有妫水河、蔡家河,官厅水库中上游,官厅水库是区域内主要水域。

地形

野鸭湖湿地位于北山隆起构造区的延庆-昌平活动断裂区,海拔470-600米,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区内有大面积的酸性基岩出露,岩体的侵入受区域断裂方向的控制,中生代地壳活动剧烈。从地貌类型上来看,属于堆积构造地貌类型,主要由妫水河洪冲击形成,也称妫水平原,地势平坦,其下伏地层是湖相层和河相砂砾质互层,与延庆周围的洪积扇呈连续分布。

土壤

保护区为三面环山的盆地,在北京市的土壤改良利用分区中,属延庆盆地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区,母质为洪积物、洪积冲积物及黄土母质。土壤为褐土、褐土性土及潮褐土、中部有部分潮土和盐潮土,土壤肥力较低。

区域范围

保护区总面积为687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3939公顷, 其中核心区2145公顷,缓冲区1247公顷,实验区3481公顷,湿地总面积为3939公顷,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北京市首个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植物

野鸭湖湿地广泛分布着各种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以《中国植被》和《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原则为基础,可以将野鸭湖湿地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47个群系、420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绶草(兰科)、野大豆,北京市保护植物花蔺和华北地区唯一的水生食虫植物狸藻。

动物

截止到2013年保护区内统计的野鸭湖湿地鸟种总数达28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黑鹳、东方白鹳、白头鹤、大鸨、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白鹤和遗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种。鱼类40种、两栖类5种、兽类10种、昆虫类182种等等。 2002年8月,县政府报请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建了保护区管理机构--北京延庆县野鸭湖保护区管理处。管理处为县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级别为相当县属局级,管理处下设办公室、管理科、开发科、巡逻队、宣教中心,编制45人。

植物修复

1997年成立保护区时,在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管理处实施了一系列基本的保护措施,包括修建围栏、界碑、宣传牌,迁出打鱼棚户、禁牧禁渔、停止游艇等机动船舶、禁止挖沙等,截止到2000年修建围栏13000余米、挖防护沟3000多米、迁出牛羊等牲畜10000余头,收回在缓冲区的海后农场占地,保护工作初见成效,湿地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鸟类数量也逐渐增多。 2005年,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北京市发改委批复建设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建成了华北地区首座湿地博物馆,恢复湿地植被300余公顷。2006年,实施国家林业局批复建设野鸭湖湿地保护工程,完成保护区北部区域(康张桥-河北省交界处)14000余米保护围栏和8.7公里巡护道路建设,恢复湿地植被面积1400余公顷。通过实施和建设以上湿地保护工程,累计恢复湿地面积达1700余公顷。 2008年,完成20000余米保护围栏建设,使2万余亩湿地生境在没有人为干扰和破坏的情况得到了效果明显的自然修复。2009年,根据植被恢复需要,修建了引水工程,通过补水和人工补植,恢复了湖区北侧千亩苇荡的自然湿地景观,并在湖区和岸边种植了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营造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苇荡深处闻雀鸣"的诗情意境。

疫病防控

野鸭湖湿地是北京地区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华北地区迁徙鸟类重要的中转站。多年来,野鸭湖不断加强栖息地恢复、禽流感监控、日常巡护和鸟类救护工作力度。2009年,野鸭湖建立了远程无线高清监控系统,实现对主要鸟类栖息地的全方位监控,进一步提升了鸟类监测保护工作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科研价值

野鸭湖保护区自2004年来与首都师范大学湿地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北京水生维管植物群落调查(2004),北京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研究(2004),北京地区湿地高等植物区系分析(2006)等科研项目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经初步统计,2002-2008年发表野鸭湖相关的科研论文共有16篇,研究内容涵盖了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动态分布、野鸭湖湿地冬季多样性研究、野鸭湖越冬灰鹤的食性分析、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保护级别划分、野鸭湖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研究、基于3S技术的野鸭湖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基于RS和GIS的野鸭湖周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等各个方面。

生态价值

野鸭湖湿地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南部的延庆镇、康庄镇、张山营镇和延庆农场交界处,具有水库、河流、沼泽、季节性泛滥地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北京地区湿地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效益和保护价值。 公园规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园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湿地景观,是人们了解湿地、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 野鸭湖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北京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也是华北地区迁徙鸟类重要的中转站,因此湿地公园建设对改善入库水质、扩大水禽栖息地、保护与维护生物多样性、展示湿地科普宣教成果等起到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地区性意义。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信息

旅游景观

官厅水库是区域内重要的防护工程,同时也是宝贵的人文景观。官厅水库建于1954年,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库容量22亿多立方米,占地23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可达22亿立方米。水库大坝建于两山之间,将永定河拦腰截断,建设官厅水库的目标是在汛期减少上游下泄的洪峰,而且拦截上游冲下的大量泥沙,使永定河得到治理。 毛泽东同志曾亲临官厅水库视察,并题词祝贺。水库建成后,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一直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妫水河 妫水河是永定河的三条主要支流之一,位于延庆区八达岭以北十余公里处,发源于延庆区黑汉岭,向西流经妫川最终注入官厅水库与永定河汇流。早在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曾亲临勘察,并在水经注中写下一节优美的文字;金元两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銮舆而来,驻骅不去。

野鸭湖湿地博物馆

野鸭湖湿地博物馆于2006年开始建设,2007年4月建成,是华北地区首座湿地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由序厅、认识湿地厅、野鸭湖湿地厅(包括鸟类展厅)、保护湿地厅、环幕影厅和临时展厅六个厅组成,有文字介绍近两万字,图片两百余张,各类动植物展示标本约两百件。 博物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进野鸭湖湿地,第二部分:认识湿地,第三部分:野鸭湖湿地的概况,第四部分:保护野鸭湖湿地。 折叠乘车路线 公交车路线:德胜门乘坐919公交车在延庆站下车换乘921野鸭湖下车

自驾车路线:八达岭高速康庄出口沿路标10分钟即到

参考来源


参考文献

1 https://image.so.com/view?q=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2 https://baike.so.com/doc/2525537-2668271.html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官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