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尾海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尾海雕
原圖鏈接
白尾海雕-1
原圖鏈接  

白尾海雕學名Haliaeetus albicilla)(英文名:White-tailed Eagle),又叫白尾雕芝麻雕黃嘴雕白尾海鷲屬隼形目鷹科海雕屬。在鷹科海雕屬的大型猛禽,屬瀕危鳥類,是一種非常大型的猛禽。白頭海雕是波蘭國鳥。


特徵

白尾海鵰(white-tailed eagle),成鳥身長在76到100公分之間,翼展可達200至250公分,體重介於3.5到7.5公斤。雌性比雄性大,亞成鳥身體有花花斑點,嘴喙、頭部、身體與成鳥都不一樣;成鳥較淺褐色頭部和頸部及頸部、白色的尾部、黃色的嘴和腳外,全身主要顏色呈棕色。白尾海鵰是台灣稀有的冬候鳥。


分佈

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和格陵蘭島、越冬於朝鮮日本印度地中海非洲西北部等地。,共分化為2個亞種。中國僅有指名亞種。

白尾海雕較為罕見

其中新疆為1992年首次發現的新記錄。在黑龍江內蒙古夏候鳥甘肅留鳥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寧夏旅鳥長江以南、上海浙江台灣冬候鳥冬季於10~11月遷到越冬地,春季最晚於3~4月離開越冬地。

[1]

習性

顯得懶散,蹲立不動達幾個小時。飛行時振翅甚緩慢。高空翱翔時兩翼彎曲略向上,棲息地主要棲息於沿海、河口、江河附近的廣大沼澤地區以及某些島嶼。繁殖期喜歡在有高大樹林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及河流地帶活動。

非繁殖季節,有時可離水很遠,活動於草原或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上。白天活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捕食各種鳥類以及中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吃腐肉動物屍體。在冬季食物缺乏時,偶爾也攻擊家禽家畜

白尾海雕的食物很多,有魚類、鳥類和腐肉,有時牠們亦會捕獵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很多鳥類只吃腐肉維生,有時去搶水獺和其他鳥類的食物,而白尾海雕亦是一個很強的獵手。有些白尾海雕會跟金鷹爭奪和野兔,因為牠們兩者都會吃捕食這些動物。

在繁殖季節期間,若牠們有了胎兒,牠們每天需要500~600克的食物。在冬季的月份,牠們不大想活動,這時牠們的食量就會降至每天吃200~300克的食物。

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白天活動,雄鳥和雌鳥的叫聲明顯不同。常單獨或成對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飛翔,冬季有時也有3~5隻的小群在高空翱翔。

此外也吃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免狍子等,有時還吃動物屍體,在冬季食物缺乏時,偶爾也攻擊家禽和家畜,如等。常通過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搜尋獵物。它忍耐飢餓的本領也是猛禽中較強的,可以連續45天以上不進食。 [2]


波蘭有這樣一個傳說

一位名叫萊赫(Lech)的部落酋長經過奧得河(Odra)東岸波茲南(Poznań)格涅茲諾(Gniezno),偶然間在山岩上發現一個鷹巢,飛翔的鷹剛柔並濟的雄姿令酋長大為讚賞,於是他就在這裡建了一座城堡並把雄鷹作為族徽圖案,這座城堡即是波蘭文化的發祥地,鷹也成為波蘭的象徵而代代相傳。

1989年12月,波蘭人民共和國正式把鷹定為國徽圖案,以此來弘揚本國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後來這種鷹又榮升為該國的國鳥,它就是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 [3]


繁殖

繁殖期為4~6月。通常營巢於湖邊、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樹上,比較固定,一般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一個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歐洲甚至有使用長達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進行維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通常初建的巢直徑不過1米左右,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結構也越來越龐大,直徑達2米以上。巢多置於樹木頂端枝汊上或粗大的側枝上,距離地面的高度為15~25米。偶爾也有營巢於懸崖岩石上的。

巢的形狀為盤狀,主要由樹枝構成,裡面放有細小的枝葉和羽毛,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偶爾為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顏色為白色,光滑無斑,偶爾帶有少許不清晰的赭色斑。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親鳥輪換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35~45天。雛鳥為晚成性,由親鳥共同餵養大約70天,即可飛翔和離巢。



參考來源

  1.  . 白尾海鵰. 大紀元. 2019-01-23 [ ] (中文). 
  2.  . 波蘭國鳥白尾海雕. 壹讀. 2017-05-09 [ ] (中文). 
  3.  . 波蘭國鳥白尾海鵰. 每日頭條. 2019-05-12 [ ]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