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山林步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铜镜山林步道主要入口处位于铜镜村大池塘农庄旁,不仅有著美丽的水岸山色,还可见大龙岗湖的波光样貌,每到四、五月桐花盛开时节,雪白的落花景致更加迷人。全程坡度约1.5 公里长,登行难易度适中,沿途更贴心设置观景台、凉亭及休闲座椅。 [1] 铜镜山林步道位于苗栗县三湾乡的铜镜村,以大埤塘为核心,串连邻近的伯恩牧场, 步道分为环湖步道及环山步道。
环山步道的起点则在当地社区伯公庙附近的民宅旁,终点至大埤塘旁的“山上咖啡屋”(大池塘农庄), 衔接环湖步道,再续往伯恩牧场乳牛生态教育园区。
沿著苗19乡道往铜镜村,约一公里,遇见阿娇便利商店,由店旁的巷道进入,前行约50公尺, 遇岔路,取左行,可沿著产业道路前往大埤塘;取右行,过伯公庙不远,即可看见左侧民宅旁的环山步道入口。
产业道约0.7公里, 右转上坡的产业道路,循著指标,即可抵达大埤塘旁的小停车场。停车场旁有大池塘农庄经营的山上咖啡屋。 从停车场步行十几公尺,即来到大埤塘的湖岸。
这处山中的大埤塘,当地人称“大龙岗湖”,设有环湖步道、观景台及凉亭等游憩设施。埤塘幽处山谷, 湖水碧绿,景色如画。湖岸有几户别墅民宅,旁边有一栋废弃的红砖古厝,饶富古意。
目录
铜镜村
清朝时代地名为“铜锣圈”,因村的中央有一座隆起的山丘, 从山上望向四周,这座山丘似铜锣中心凸起的部份,而四周如铜锣的圆圈, 因此称此地为“铜锣圈”。清朝及日治时代设铜“锣圈庄”;光复后,改名为“铜镜村”。 铜锣圈又分为小铜锣圈及大铜锣圈,开辟始于清道光11年(1831)。 当时由来自粤东的30名客家人合力进垦小铜锣圈一带。
拓垦初期,因遭到此地原住民赛夏族的反抗,难以为济,后来招募他股加入, 壮大实力,终于垦辟成功。
当时头份田寮的温克让亦率众进入小铜锣圈以南的大铜锣圈拓垦,设隘寮,雇隘丁, 以守护垦地。历经二十年的时间,拓垦成功,而设置大铜锣圈庄。 至今铜镜村内有温家伙房百年古厝(太原堂),见证了这段拓垦历史。
大铜锣圈拓垦期间,遭原住民杀害的隘丁有百有馀人,原本散葬于庄中各处,咸丰7年(1857), 大铜锣圈地方人士将历年来因护庄而牺牲者的骸骨集中埋葬,立为忠烈墓,定期祭祀。 忠烈墓位于铜镜村社区往大埤塘的途中道路旁。
民国91年(2002),地方重修忠烈墓,但仍保存咸丰7年时的旧墓碑,刻有“大铜锣圈 勇烈诸君众冢”。 庙内墙上崁有“忠烈墓修建志”碑文,详述大铜锣圈的拓垦历史。路经此地时,可以顺道参观忠烈墓, 以认识当地的历史。遥想当年,在地的赛夏族,奋勇杀敌以守护领土;而来此拓垦的客家人, 则牺牲浴血以巩固垦地。一百多年之后,今日的铜锣圈,风清云淡,烟硝已逝,只有油桐五月雪,年年依旧如昔。 [2]
铜镜村在苗栗三湾乡北部,是一由农村蜕变的新型态社区,不仅保留纯朴自然的气息,深具特色的公共设施-如木制的彩绘信箱、保存良好的红砖建筑等,也都融入了在地文化特色,让这个原不起眼的小社区,蜕变成为荣获全台“农村社区公共设施改善计画”特优的殊荣。 位于铜镜村大池塘农庄旁,步道入口处即可看见可爱的螳螂、蜻蜓、蝴蝶塑像热情欢迎。依循指标前行,不仅有令人身心舒畅的美丽水岸山色,还可见大龙岗湖的波光样貌,尤其每到桐花盛开时节,典雅的雪白景致更显迷人。全程坡度难易度适中,约1.5 公里长,沿途还设置观景台、凉亭、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之用,非常适合全家大小一起来休闲健行。[3]
铜镜山林步道就位在苗14县道旁,从台3线南下过峨眉桥后,左侧即可见到写著“铜镜山林步道”的大石头,前行约一公里处的杂货店旁,就是山林步道中最美的一段路-湖岸观景台和环湖古栈道的入口。山林步道全线平缓,十分适合全家出游,步道前端是已废弃的梯田,两旁种满相思树、藤类植物也遍布其中,山坡顶端是水域极深的“大埤塘”,水塘、绿树、木栈道的唯美景观,总是吸引著许多游客伫足在此拍照留念。
每逢桐花季节,步道两旁为数众多的桐花树茂密成林,片片落桐就像白雪纷飞般翩然而降,将步道铺成白里透红的粉色地毯,温暖的五月天,来到这里的游客们将可沿著步道享受迎面而来的山风吹拂过发稍、脸庞,加上眼前随著微风缓缓飞舞的桐花,如梦似幻的场景让人深刻体验到赏桐花的自在、五月雪的浪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