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錯那縣」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QZH對話 | 貢獻
行 7: 行 7:
 
'''错那县'''(藏語:མཚོ་སྣ་རྫོང་།,藏語拼音:Cona Zong,威利:mtsho sna rdzong)
 
'''错那县'''(藏語:མཚོ་སྣ་རྫོང་།,藏語拼音:Cona Zong,威利:mtsho sna rdzong)
 
 意为“湖的前面”。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1960年设县,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山南市下辖县,地处东经91°28′-94°22′、北纬26°25′-28°27′之间。东接印占珞瑜地区,西邻[[不丹]],南与[[印度]]接壤, 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34979平方千米(实控面积约10094平方千米 )。人口1.4万,該縣南部地區實際被[[印度]]佔領,邊界問題仍未解決。<br>
 
 意为“湖的前面”。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1960年设县,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山南市下辖县,地处东经91°28′-94°22′、北纬26°25′-28°27′之间。东接印占珞瑜地区,西邻[[不丹]],南与[[印度]]接壤, 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34979平方千米(实控面积约10094平方千米 )。人口1.4万,該縣南部地區實際被[[印度]]佔領,邊界問題仍未解決。<br>
 +
错那县是的[[仓央嘉措]]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 地理概況 ==
 
== 地理概況 ==
 错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与[[墨脱县]](印占珞瑜地区)以西巴霞曲下游分开,北与[[隆子县]]、[[措美县]]相连,西与[[洛扎县]][[边巴乡]]以及不丹王国的[[孙黑宗]]、[[塔尚宗]]、[[塔西冈宗]]、[[起业]]、[[沙克亭]]、[[若里]]、[[大夕坦则]]等接壤,南与印度以山地与平原接合地带为界。此段边界,中印传统习惯边界线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山脚行走。错那县与印度[[阿萨姆邦]]边界线,起至错那县阿马土拉以南、不丹王国概拉巴里以东、阿萨姆邦乌达古里(海拔136米)以北、巴太拜利以西的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处,向东经巴太拜利以北,过帕乃河,沿伏特山(海拔549米)以南,在巴鲁克旁以南折向东南,经查道以北,越过鲍罗里河,再折向东,经西召瑟以南、密吉卡以北穿过巴尔岗河、布拉河沿巴里金、钦普、至比普尔拉冈以西,边界线折向北行,经班达多尔以东越过迪克朗河,沿多伊穆克以东、尼则拉鲁克以西,折向东北,沿基明以南的哈姆得里河出境处(印度[[朗加河]]),边界线沿山地与平原接合地带,东北行至多龙姆克以北,比尼、皮衣木克(海拔1987米)以南的错那县、墨脱县、阿萨姆邦三地交界处的西巴霞曲出境处(印度苏班西里河)。<br>
+
 错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与[[墨脱县]](印占珞瑜地区)以西巴霞曲下游分开,北与[[隆子县]]、[[措美县]]相连,西与[[洛扎县]][[边巴乡]]以及不丹王国的[[孙黑宗]]、[[塔尚宗]]、[[塔西冈宗]]、[[起业]]、[[沙克亭]]、[[若里]]、[[大夕坦则]]等接壤,南与印度以山地与平原接合地带为界。此段边界,中印传统习惯边界线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山脚行走。错那县与印度[[阿萨姆邦]]边界线,起至错那县阿马土拉以南、不丹王国概拉巴里以东、阿萨姆邦乌达古里(海拔136米)以北、巴太拜利以西的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处,向东经巴太拜利以北,过帕乃河,沿伏特山(海拔549米)以南,在巴鲁克旁以南折向东南,经查道以北,越过[[ 鲍罗里河]] ,再折向东,经西召瑟以南、密吉卡以北穿过巴尔岗河、布拉河沿巴里金、钦普、至比普尔拉冈以西,边界线折向北行,经班达多尔以东越过迪克朗河,沿[[ 多伊穆克]] 以东、[[ 尼则拉鲁克]] 以西,折向东北,沿基明以南的哈姆得里河出境处(印度[[朗加河]]),边界线沿山地与平原接合地带,东北行至多龙姆克以北,比尼、皮衣木克(海拔1987米)以南的错那县、墨脱县、阿萨姆邦三地交界处的[[ 西巴霞曲]] 出境处(印度[[ 苏班西里河]] )。<br>
 错那县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县城区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00千米,山南市政府驻地泽当镇220千米。全县边境线长268千米,其中与印度的边境线长213千米,中不边境线长55千米,面积34979平方千米,包括印占“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门隅地区,现实际控制面积约10094平方千米。县中心位于东经91°57'55",北纬27°59'53"。
+
 错那县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县城区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00千米,山南市政府驻地泽当镇220千米。全县边境线长268千米,其中与印度的边境线长213千米,中不边境线长55千米,面积34979平方千米,包括印占“[[ 麦克马洪线]] ”以南的门隅地区,现实际控制面积约10094平方千米。县中心位于东经91°57'55",北纬27°59'53"。
  
 
== 地形地貌 ==
 
== 地形地貌 ==
  错那县属 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区。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7000多米,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康格多山以北为高原山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向南地区海拔递减。
+
  位於 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区。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7000多米,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 康格多山]] 以北为高原山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向南地区海拔递减。
  
 
=== 气候特征 ===
 
=== 气候特征 ===
 喜马拉雅山脉横贯 错那县境 ,南部印占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区属于高原性高寒气候。年日照时数2589小时,年无霜期仅42天,年降水量384.3毫米。年平均气温-0.6℃,常年天气寒冷,是典型的高寒县。错那县的气候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和喜马拉雅山北麓高原性高寒气候两类。前一类的特点是湿润多雨,日照时间短,旱雨季不分明;后一类则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终年寒冷,冬春多大风天气且常有雪灾。暖季短促而润凉,多降雨,昼夜温差小,最热月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18℃(2007年9月3日);冷季漫长而酷寒,多风雪,昼夜温差大,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37℃(1981年12月20日)
+
  错那县有 喜马拉雅山脉横贯 其中 ,南部印占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区属于高原性高寒气候。年日照时数2589小时,年无霜期仅42天,年降水量384.3毫米。年平均气温-0.6℃,常年天气寒冷,是典型的高寒县。<br>
 
+
错那县的气候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和喜马拉雅山北麓高原性高寒气候两类。前一类的特点是湿润多雨,日照时间短,旱雨季不分明;后一类则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终年寒冷,冬春多大风天气且常有雪灾。暖季短促而润凉,多降雨,昼夜温差小,最热月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18℃(2007年9月3日);冷季漫长而酷寒,多风雪,昼夜温差大,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37℃(1981年12月20日)。
 
 
 
 
2013年,错那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561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2827万元、本级财政收入129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86元;完成税收收入2182万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86人次,创收519.805万元。截至2010年,错那县辖1个镇、5个乡、4个民族乡,总人口15277人
 
  
 +
== 自然资源 ==
 +
=== 水资源 ===
 +
错那县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湖泊,[[拿日雍措]]是西藏错那县最大的湖泊,总面积58.33平方千米。
 +
=== 矿藏资源 ===
 +
截至2013年,错那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沙金]]、[[炭]]、[[铁]]、[[锡]]、[[铅]]、[[锌]]、[[锑]]、[[粘土]]、[[磷]]等十余种,蕴藏量上万吨。
 +
=== 动物资源 ===
 +
截至2013年,错那县的野生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一类动物有:[[孟加拉虎]]、[[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野驴]]、[[野牛]]等;二类动物有:猕猴、棕熊、黑熊、秃鹫、岩羊、狐狸等,此外,还有贝母鸡、野鸡、蛇、黄羊等。
 +
=== 植物资源 ===
 +
截至2013年,错那县拥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高等植物门类。其中,有国家保护树种,一、二类商品木材数十种,还生长着素有“[[错那箭竹]]”之称的大量成片竹林。错那的药用植物就有几十种。主要药材有黄连、天麻、红景天、五味子、虫草、贝母、黄芩、当归、党参等;野果类有:木瓜、山丁子、猕猴桃、山核桃、杏桃、草莓、蔷薇果、枸杞、沙棘、花椒等。
  
目前下辖:勒布街道;错那镇;觉拉乡、卡达乡、曲卓木乡、库局乡和浪波乡。县政府驻错那镇,距[[拉萨]]市区402千米,距地区行署驻地[[泽当]]镇240千米。
 
 
错那县是的[[仓央嘉措]]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於 2020年2月1日 (六) 00:31 的修訂

錯那縣(藏語:མཚོ་སྣ་རྫོང་།,藏語拼音:Cona Zong,威利:mtsho sna rdzong) 意為「湖的前面」。位於西藏自治區南端,喜馬拉雅山脈南麓,1960年設縣,隸屬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山南市下轄縣,地處東經91°28′-94°22′、北緯26°25′-28°27′之間。東接印占珞瑜地區,西鄰不丹,南與印度接壤, 是西藏自治區的邊境縣之一。全縣幅員面積34979平方千米(實控面積約10094平方千米 )。人口1.4萬,該縣南部地區實際被印度佔領,邊界問題仍未解決。
錯那縣是的倉央嘉措的故鄉,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

地理概況

錯那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端,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東與墨脫縣(印占珞瑜地區)以西巴霞曲下游分開,北與隆子縣措美縣相連,西與洛扎縣邊巴鄉以及不丹王國的孫黑宗塔尚宗塔西岡宗起業沙克亭若里大夕坦則等接壤,南與印度以山地與平原接合地帶為界。此段邊界,中印傳統習慣邊界線沿喜馬拉雅山南麓山腳行走。錯那縣與印度阿薩姆邦邊界線,起至錯那縣阿馬土拉以南、不丹王國概拉巴里以東、阿薩姆邦烏達古里(海拔136米)以北、巴太拜利以西的中國、不丹、印度三國交界處,向東經巴太拜利以北,過帕乃河,沿伏特山(海拔549米)以南,在巴魯克旁以南折向東南,經查道以北,越過鮑羅里河,再折向東,經西召瑟以南、密吉卡以北穿過巴爾崗河、布拉河沿巴里金、欽普、至比普爾拉岡以西,邊界線折向北行,經班達多爾以東越過迪克朗河,沿多伊穆克以東、尼則拉魯克以西,折向東北,沿基明以南的哈姆得里河出境處(印度朗加河),邊界線沿山地與平原接合地帶,東北行至多龍姆克以北,比尼、皮衣木克(海拔1987米)以南的錯那縣、墨脫縣、阿薩姆邦三地交界處的西巴霞曲出境處(印度蘇班西里河)。
錯那縣是西藏自治區的邊境縣之一,縣城區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自治區首府拉薩市400千米,山南市政府駐地澤當鎮220千米。全縣邊境線長268千米,其中與印度的邊境線長213千米,中不邊境線長55千米,面積34979平方千米,包括印占「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門隅地區,現實際控制面積約10094平方千米。縣中心位於東經91°57'55",北緯27°59'53"。

地形地貌

位於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馬拉雅區。地勢北高南低,相對高差7000多米,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康格多山以北為高原山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向南地區海拔遞減。

氣候特徵

錯那縣有喜馬拉雅山脈橫貫其中,南部印占區屬亞熱帶山地濕潤半濕潤氣候,中北部喜馬拉雅山區屬於高原性高寒氣候。年日照時數2589小時,年無霜期僅42天,年降水量384.3毫米。年平均氣溫-0.6℃,常年天氣寒冷,是典型的高寒縣。
錯那縣的氣候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南麓亞熱帶山地濕潤半濕潤氣候和喜馬拉雅山北麓高原性高寒氣候兩類。前一類的特點是濕潤多雨,日照時間短,旱雨季不分明;後一類則乾旱少雨,日照時間長,終年寒冷,冬春多大風天氣且常有雪災。暖季短促而潤涼,多降雨,晝夜溫差小,最熱月平均氣溫7.8℃,極端最高氣溫18℃(2007年9月3日);冷季漫長而酷寒,多風雪,晝夜溫差大,最冷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37℃(1981年12月20日)。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錯那縣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湖泊,拿日雍措是西藏錯那縣最大的湖泊,總面積58.33平方千米。

礦藏資源

截至2013年,錯那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沙金粘土等十餘種,蘊藏量上萬噸。

動物資源

截至2013年,錯那縣的野生動物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一類動物有:孟加拉虎金錢豹雪豹小熊貓藏野驢野牛等;二類動物有:獼猴、棕熊、黑熊、禿鷲、岩羊、狐狸等,此外,還有貝母雞、野雞、蛇、黃羊等。

植物資源

截至2013年,錯那縣擁有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四大高等植物門類。其中,有國家保護樹種,一、二類商品木材數十種,還生長着素有「錯那箭竹」之稱的大量成片竹林。錯那的藥用植物就有幾十種。主要藥材有黃連、天麻、紅景天、五味子、蟲草、貝母、黃芩、當歸、黨參等;野果類有:木瓜、山丁子、獼猴桃、山核桃、杏桃、草莓、薔薇果、枸杞、沙棘、花椒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