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羌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镇羌堡位于陕西省于陕西省府谷县新民堡村,大同市北约46公里。与拒墙堡、拒门堡、助马堡共称为塞外四堡之一。
歷史記載
据《榆林府志》载:镇羌堡于“明初置,在东村,成化二年(1466)尚书王复奏,从东村堡移至高汉岭。城在山原,周二里,系极冲地,楼铺十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砌以砖。”镇羌明清时设过都司署,旧志载:“署内设大堂、二堂、科房、库房、书房、旗台、火药库。”镇羌堡没有西门,相传,当年在修西门的时候发现一条莽蛇,就取消了西门,所以,镇羌堡只有现在的东门、南门和北门。城在山原,周二里,系极冲地,楼铺十座。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砌以砖。”
秦晋咽喉、榆关保障
镇羌堡这三个字,可以顾名思义,这完全是针对北方游牧民族而建的军事堡垒,带有浓厚的边塞色彩。
这里原来叫松翠林,满山都是松树,民国时期改名松翠镇,建立新政权后。1952年,为了民族团结,这里就改为新民村了。直至1980年新民公社搬迁到沙沟岔,只留下这座老城。
镇羌古堡是府谷长城线上最南端的一个军事战略防御重镇。宋代张亢筑建宁寨抵抗西夏兵,元代羌族势力引发边患不断,明清党项羌族残余势力,河套鞑靼、瓦勒军屡犯镇羌,清代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军攻入城堡烧杀抢掠。明清两代驻堡军队、民国国民党22军86师258团2连驻军镇羌堡,国民党何柱国骑二军黄马队,东北挺进军余二团及府谷县松翠镇自卫中队等历代驻军和红军、解放军过境部队在此屡发战事,使镇羌地方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故称其为“秦晋咽喉”、“榆关保障”。
城堡设置北门、东门、南门三处城门,镇羌堡没有西门,相传,当年在修西门的时候发现一条莽蛇,就取消了西门。每处城门有内、外门,中间是瓮城。重量30市斤的城砖,在“文革”[1] 十年动乱中以“破四旧”为名被人窃拆盗取垛猪窝砌尾墙所用。今土城墙保留95%,南门旧貌仍在,东门模样尚有,北门遗址犹留。
名胜圣地
镇羌堡内外儒、佛、道教庙宇建筑多达28处,有孔子庙、鼓楼、三官庙、真武阁、孤魂庙、观音寺、藏经楼、大雄宝殿、城隍庙、阎罗殿、火神庙、马王庙、三教殿、龙王庙、文昌阁、五道庙、睡佛殿、白衣庵、小关帝庙、大关帝庙、财神庙、山神庙、移佛寺、魁星楼、玉帝庙、娘娘庙、祖师庙、老君殿、老龙庙、大钟楼等建筑,此外还有戏台七座。南大街戏台楼阁高大,横置一匾刻“遏云楼”。上述庙宇大多数损于“文革”十年,失去了古建筑原貌和历史价值。
现居住在镇羌古堡里的是释衍清大师,大师现代佛学院毕业,对佛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弘扬佛法,三年前来到镇羌古堡,在他主持下,四处筹善款1000多万元,恢复了观音寺、三官庙、城隍庙、祖师庙等庙宇建筑。
2014年6月镇羌古堡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释衍清大师管理着这四座庙宇的日常事务及佛事活动,在大师的主持下,现在古堡的大雄宝殿正在恢复中,准备修复三教殿以及山门牌楼,塞上清音,高原佛声会在不久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