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钹属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和小钹(镲),它们是由两个圆形的铜片(直径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互相撞击发声的。它通常与锣、鼓一起组成锣鼓队进行演奏。中国钹亦有在西洋音乐里出现,但其尺寸通常都在11厘米以下,而且是用棒撞击发声的。
打击乐器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 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 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1]。铙和钹是两种乐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铜制,圆形金属板,中间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 每副两片, 相击发声。 通常直径为30~50厘米。铙和钹的区别在于,铙的碗部较小,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的碗部较大,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伴奏。除汉族外,钹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流行。
中国单面钹
南北朝时钹已出现。《隋书·音乐志》:“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346—354),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铜钹。”六世纪初,钹在民间已很流行。《北齐书· 神武纪》中有北魏孝明帝(516—528)时“洛下以两拔相击”的记载。在隋九部乐中有五部用钹,唐十部乐有七部用钹,并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旧唐书·音乐志》:“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若浮沤,贯之以韦皮,相击以和乐也。”1965年, 辽宁沈阳市郊曾出土一对元代铜钹,钹面直径19.5厘米[2]。与此钹同出一件金鼓,上有元代至正四年(1344)所刻铭文。
形制特征
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至钹边部分叫堂。碗顶钻孔,穿系皮绳、绸或布条,以便双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宏亮,浑厚。
视频
钹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铙钹:它将梵乐变得更加动听 文艺 ,搜狐,2019-11-23
- ↑ 钹,豆丁网,200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