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铁皮石斛(中药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铁皮石斛
图片来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铁皮石斛,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干燥茎。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主治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铁皮石斛
汉语拼音:Tiě Pí Shí Hú
别名:铁皮枫斗、枫斗、耳环石斛、黑节草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铁皮石斛

拼音名:Tiě Pí Shí Hú

别名: 铁皮兰、黑节草

英文名: Herba Dendrodii Officinalis

来源

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茎。

生境分布

生于树上和岩石上。多加工成枫斗。

原形态

茎圆柱形,高15~50cm,粗4~8mm。叶鞘带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3~6.5cm,宽0.8~2cm,顶端略钩。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茎的中部,有花2~4朵;花淡黄绿色,稍有香气;萼片长1.2~2cm;花瓣短于萼片,唇瓣卵状披针形,长1.3~1.6cm宽7~9m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胼胝体。花期4~6月。

性状

茎圆柱形,长15~50cm,直径1.5~3mm,节间长1~4cm。表面黄色,基部稍有光泽,具纵纹,节上有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叶鞘短于节间,常与节间上部留下环状间隙,褐色,鞘口张开。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鲜品茎直径3~6mm,表面黄绿色或黑绿色,叶鞘灰白色。气微,嚼之有粘性。

化学成分

茎含多糖等。

功能主治

金钗石斛[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功能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

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茎含多糖,石斛碱、石铜碱、石斛胺等生物碱,菲类化合物:鼓槌菲和毛兰素;还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多糖类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鼓槌菲和毛兰素能抑制肝癌和艾氏腹水癌细胞活性。此外,还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除去杂质,剪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或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前者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后者习称“铁皮石斛”。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 1、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2-0.4cm。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 2、铁皮石斛:呈圆柱形的段,长短不等。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兰科植物铁皮石斛。

形态特征

茎直立,圆柱形,长15-35cm,直径2-5mm;幼嫩者长5-7cm,肥壮饱满,直径至8mm;长茎着花时略弯曲。叶3-5枚,生于茎上部节上,矩圆状披针形,纸质,长3-7cm,宽9-15mm,先端钝,多数钩转,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常带淡紫色;叶鞘具紫斑,其上缘与茎常松离而张开,在节处留下1个环状铁青色的间隙(故名黑节草),总状花序常生于无叶或有落叶的茎上部节上,花序轴稍弯曲,长2-4cm,有2-5朵花,直径1.5-2cm;萼片和花瓣淡黄绿色或白色,近相似;唇瓣白色,卵状披针形,长1.6cm,不明显3裂或不裂,在上部具1个红色大斑块:中等片与花瓣相似,矩圆状披针形,长1.7-1.9cm,宽4-5mm;萼囊圆锥形,长5mm;唇盘上密被乳突状短柔毛,基部有一枚绿胼胝体,花期5-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树干或岩石上。现已通过人工组培育苗,大田栽培获得成功,近年在浙江、云南等地已形成较大种植规模。[3]

参考资料

  1. 铁皮石斛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铁皮石斛中医世家
  3. 铁皮石斛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