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学的重要著作。王惟一撰于天圣四年 (1026)。当时曾木版刊行及刻石于医官院以广其传。然现存最早者只有明政府于正统八年 (1443)重刊此书的复刻本数种、原书石刻的残石数块及明代石刻的拓本等。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有闲邪聩叟 (佚名)者将本书内容略加增补和注解,由3卷改编为5卷,题为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清代及1949年前后均有金大定5卷本之影印本。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3卷。卷上载仰伏人尺寸图、脏腑图、十二经脉及任督脉经穴图等,又按照手、足阴阳十二经脉及督、任二脉顺序分别记述了经脉循行、主病及所属经穴的位置; 卷中载针灸避忌图,并论四肢以外身体各部,如头、面、肩背、膺、腋、股、胁等的穴位的部位、主治、针灸法、宜忌等; 卷下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及井荥俞经合穴名称及按手、足阴阳十二经脉详论四肢经穴的部位、主治、针灸法。医官院将本书刻于四面石壁上时,每卷一面,剩余一壁则另撰《都数》一卷补入,分别记述人体躯干、四肢部经穴及修明堂诀式 (即周身骨度尺寸),具有全书经穴索引的性质。因而流传的本书亦有4卷本者,则为补入 《都数》 1卷。新刊补注本则删去了骨度法、脏腑图、穴俞都数等内容,补入经脉循行的注文、针灸避忌人神图等,并将经穴图及十四经脉排列均作了较大修改。后世流行以新刊补注本为广。

本书不仅总结了北宋以前针灸俞穴的主要成就,还补充了穴位的主治作用,充实了针灸学理论的内容,如上星穴,增加了能治“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风府穴,增补了能治“头痛鼻衄”等,还补充了历代许多名医的针灸治验。书中所引 《内经》针灸原文,可补 《内经》原文之不足,提供了校勘和理解 《内经》经文的参考资料。本书所附经脉三人图各1幅,十二经图共12幅,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珍贵图谱。

本书很早就流传国外,对日本、朝鲜的影响较大。至今,日本皇家博物馆还保留着一座铜人。然本书也还有不足之处,如对经穴的排列顺序,还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状况,对经脉排列,不按 《灵枢·经脉篇》十二经流注顺序,而是从肺经到小肠经,再到大肠经、肝经……显得杂乱; 在四肢穴位排列方面,十二经穴均起于四肢末,然后向中心,打乱了《内经》十二经行走方向有逆顺相接的规律;而头、面、躯干穴位则按正、侧、背三人图式,与四肢经脉不相衔接等,直到《圣济总录》一书才得到解决。

作者简介

王惟一,亦作王惟德 ( 《读书后志》),籍贯不详。素授禁方,尤工针灸术。宋代天圣四年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天圣年初,奉敕编修针灸书,乃系统考订穴位主治、部位及针灸图,编著成本书3卷。继又奉命创铸铜人针灸模型2具,“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荣所会,孔穴所要,窍而达中,刻题于侧。”此铜人是中国最早之针灸模型。此外,据 《宋史·艺文志》,王氏尚著有 《明堂经》 3卷,已佚,并曾校正 《黄帝八十一难经》。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相关视频

针灸学导论:掌握腧穴的要诀 明辨穴性
健康全纪录之针灸铜人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