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银毛委陵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银毛委陵菜,别名西南委陵菜,学名PotentillafulgensWall.exHook.,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为奇数羽状复叶;托叶与叶柄不同程度合生。花两性,聚伞花序;萼筒下凹,呈半球形,萼片5,镊合状排列,副萼片5,与萼片互生;花瓣5,黄色;花柱近基生;瘦果多数,着生在干燥的花托上,萼片宿存;种子1颗,种皮膜质。染色体基数x=7。产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生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根课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的效果[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花茎直立或上升,高10-60厘米,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6-13(-15)对,连叶柄长6-30厘米,叶柄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片无柄或有时顶生小叶片有柄,倒卵长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1 6.5厘米,宽0.5-3.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向上部小叶对数 逐渐减少;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下面被白色绢毛,上面绿色,被长柔毛,边缘有锐锯齿。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直径1.2-1.5厘米;萼片三角卵圆形,顶端急尖,外面绿色,被长柔毛,副萼片椭圆形,顶端急尖,全缘,稀有齿,外面密生白色绢毛,与萼片近等长;花瓣黄色,顶端圆钝,比萼片稍长;花柱近基生,两端渐狭,中间粗,子房无毛。瘦果光滑。花果期6-10月[2]

分布和生境

产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生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海拔1100-3600米。锡金尼泊尔有分布。

特征

本种在西南各省分布普遍,具有大型间断羽状复叶,小叶片、托叶、苞片及副萼片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复聚伞花序具多数黄色花朵,易于识别。

药用价值

《中国民族药志要》记载

【藏药】局赤:全草治各种出血性热病,痢疾,无名肿痛《藏本草》。

【白药】图芦子:根治消化道出血,鼻衄,痢疾,腹泻,消化不良,外伤出血,烫伤《滇药录》。

【傣药】马丁登介,麻英怜,麻点丁介(德傣):根治疗腹痛,腹泻,菌痢,便血《滇药录》。

【佤药】根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妇女红崩,白带,经痛《中佤药》。然乃地败:根治赤白痢疾,大便出血,消化不良,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鼻衄及肺结核咯血《滇药录》。

【景颇药】腊埂:功用同佤族《滇药录》。myangqi mvan:治红白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贫血《德宏药录》。腊梗:根用于鼻衄,肺结核咯血,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红崩,白带;外用于创伤出血,烧烫伤《滇省志》。

【阿昌药】阿普衣石花: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德昂药】老勒龙: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老勒龙:根用于赤白痢疾,肠炎,消化不良《滇省志》。

【彝药】根用于五脏湿热,风湿痹痛,创伤,出血,肌肉撕裂《哀牢》。根治肠炎,痢疾,鼻衄咯血,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咳血,消化不良,白带《大理资志》。

【拉祜药】根用于痢疾,胃痛出血,痛经,外伤出血《拉祜医药》。

【僳僳药】狂义普:根或全草治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痢疾,腹泻,疔疮,风湿痛,吐血,咯血,鼻衄,便血《怒江药》。根用于赤白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贫血《德宏药》。

【基诺药】帕握普噜帕迷:、茎叶治胃痛,肠炎,痢疾《基诺药》。

《中华本草》记载

【药性】 寒;苦涩

【归经】 ;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凉血止血

【功效分类】 清热药;凉血止血药

【主治】 赤白下痢;肠炎腹泻;肠风下血;肺痨咯血;吐血;崩漏带下;外伤出血;疔疮;烫烧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1-1.5g;或浸。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选方】 ①治痢疾:鲜翻背白草一两。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二两,点燃烧过,再兑人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②治疔疮:鲜翻背白草,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③治风湿痛,翻背白草根三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④治外伤出血:翻白叶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2.《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3.《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止血,消炎收敛。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4.《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考证】 出自《滇南本草》

视频

银毛委陵菜 相关视频

委陵菜,一种中草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治痢疾的功效
这种野草叫委陵菜,现在农村很少见了,你认识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