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兴堡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兴堡镇古称大塘,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北部片区,史称“北区”,为东经109°11′30″,北纬28°19′08″,距县城19公里。与湖南省花垣县民乐镇茶洞镇、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雅江乡石耶镇中坪乡、岑溪乡、梅江镇毗邻,史称三省周边或三省结合部,有“东北门户”之称。镇国土面积72.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985.3亩,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5个村民组(86个自然寨)。全镇总人口达29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98.2%,主要有苗、侗、土家等民族,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1]

简介

长兴堡镇,古称大塘,位于贵州省 松桃 苗族自治县城北部片区,史称“北区”,为东经109°11′30″,北纬28°19′08″,距县城19公里。与湖南省花垣县的民乐镇、 茶洞镇、重庆市秀山县的 洪安镇、雅江乡、石耶镇、中坪乡、岑溪乡、梅江镇毗邻,史称三省周边或三省结合部,有“东北门户”之称。

城镇结构

镇政府驻地海拔630米,最高处施把坳680米,为低山 丘陵地貌。全镇国土面积70.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985.3亩,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5个村民组(86个自然寨)。全镇总人口达2532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98.2%,主要有苗、侗、土家、 仡佬等民族,这里大多生活着苗族人。在这片 红土地上,曾是红二•六军团长征战斗过的地方,所建的 烈士陵园1996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清朝乾嘉民族起义英雄 石柳邓遗址。

自然资源

该镇属温暖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平均海拔650米,平均气温14.5℃,年均降雨量1390毫米。土地肥沃,盛产优质 大米、 玉米、 小麦及署类农作物;经济作物有金秋犁、 油桐、油菜、 花生、 茶叶、优质烤烟等。在境内还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碳酸美(钙)和 大理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同时还是 松桃县的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以 苗族为主体的长兴各族人民勤劳勇敢,在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铸就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 上刀梯、苗族的四面鼓、“ 傩戏”、 苗族蜡染等民族民间艺术和绝技。[2]

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兴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眼光,加快了新型农村发展步伐,使全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5个 行政村通电、通公路、目来水,长兴堡镇列入 小城镇建设。教育卫生得到空前发展,全镇有中学2所,在校生职工300余人;卫生院一所,病床30余张,村级卫生室25个,卫生人员50余人;全镇地面卫星接收站80个,文化站1个。   2007年全镇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7600.9万元,财税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达到160万元,同比增长58%;农民收入达1120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38万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28万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0万元,同比增长13.5%,实现 农业总产值4960万元,平均年增长11%。[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