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闪电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闪电战,又名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说,闪电战是大纵深战役理论和一战德军提出的渗透战的结合体。


闪电战的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袭、集中。在军事行动中,这三个要素既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整体协同,全局性强,战术上精妙奇特,灵活多变。闪电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战争工具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的速度优势,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美国参战后,德军遭遇了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航空部队,在美军飞机的攻击下,德军的地面战车都成了活靶子,因此德军损失惨重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1]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闪电战
        别   名         闪击战
        诞生时代         中国汉朝时期(西汉)
        运用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
        代表战例         纳粹德军闪击波兰、法国等


历史渊源

绘画:霍去病将军图片来自百家号

中国古代时期中原与边疆游牧民族因为资源、文化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在不断战斗,两千多年匈奴更是长驱直入,西汉时期甚至需要被迫和亲来达到保卫疆域的目的。在当时看来,匈奴的确不好对付,比起中原士兵,他们更擅长马术骑射,而且行踪不定,战力强大。为了对付他们,汉武帝时期开始着重培养起了一支骑兵,决心开始主动出击匈奴。


霍去病则是最令匈奴害怕的一位将领,这位少年将军几乎没有打过败仗。第一次上战场时,汉武帝便交给他800名骑兵,当时年仅18岁的霍去病略微思考后脱离了主力部队,长驱直入带着突击骑兵队切入了匈奴腹地。这无论是对于匈奴还是汉军,都是史无前例的,在突袭之下两千余名敌军被杀,取得胜利后霍去病迅速带兵撤退。这样的战术正是闪击战术。


闪击战术的精髓就是突击切入,而霍去病每次带兵都是采取这样的战术,迅速突袭然后撤退,等敌人放松警惕再次突袭,而其每次攻击目标大多是一些重要地点。而匈奴人根本想不到霍去病能有这样的胆量,而且他们根本摸不准这位少年将军什么时候会再杀过去,就这样,年轻的将军带着骑兵数次收复失地。[2]


诞生背景

闪电战提出者——古德里安将军来自知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堑壕战持久战坑惨了的德国人中,有位职业军官叫古德里安。此人原本是骑兵军官,骑兵在机枪铁丝网当道的一战中基本没有作用,所以战败的耻辱对古德里安而言自然加深了一层。战后,古德里安立志要找到打破这种战争的方法,最终他在英国军事家富勒的“瘫痪战”理论中找到灵感。在富勒的启发下,古德里安提出应该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某一狭窄地区,然后迅速向纵深推进,扩大占领区域,实施包围、合围,歼灭对方部队。有趣的是,古德里安这种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受到他那些思维古板的上司的重视,当他向上级申请成立专门的机械化部队时,得到国防部长的粗暴答复:“见鬼!他们只配运面粉!”直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当政,古德里安才获得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战术运用

希特勒的支持下,整个二战前期几乎成了古德里安理论的试验场。德国用这套战法完成了对敌国的“秒杀”,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尤其是在对法国实施的“黄色计划”中,德军在面对坦克数量、质量均优于己方的英法联军时,依靠对坦克的集中应用短时间内将对手打垮。英法联军面对有时己方还吃着饭时就从侧翼钻出来的德军坦克几乎丧失了战斗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此战过后,这种战法被美国报纸正式定名为“闪电’。闪电战由此扬名天下,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地球人似乎已经不能阻止德国平推世界了。

德国闪击波兰大体示意图来自百度知道


由于被侵略国家突然死亡,再加上苏联对于德国的石油出口,石油“月光”的梦魇一度似乎成了天方夜谭。据英国史学家迈德里克特估算,1939年9月,德国陆军和空军突袭波兰。因为作战迅速,战事较短,共消耗石油约15.5万吨,低耗能地实现了占领该国的目标。次年,德军进攻挪威、丹麦和西欧战役,只用了不到50万吨石油,加上该年度头四个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万吨,德国从发动战争至法国投降,消耗总量不足150万吨。德军原先估算,征服欧洲的作战可能要花费500万吨的石油,如今却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更大的喜讯是,德军从欧洲各处掠夺到不少于150万吨的石油,单是这些就已经足以弥补此前的战争消耗。到了1940年,德国石油储备一度冲高到500万吨左右,这个家底成了德军发动对苏联作战的底气。希特勒显然妄图通过这场战争,据苏联的石油为己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吃油难”的问题。[3]


战术说明

闪击战在东西方战场均创造了辉煌战绩,其威力令世人震惊。通常,成功的闪击战应遵循“奇”“快”“狠”“准”“活”五大要诀。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中的《孙子兵法·军争篇》也对该战术进行概述:“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进攻中的德军部队来自百度ta说


奇:出敌不意,攻其不备

“奇”是闪击战的前提,具体来说又有时间和空间之分。时间上“奇”,讲究的是进攻时机出其不意。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正值德国入侵英伦三岛的“海狮计划”进退维谷之际。只要英国没有屈服,德军对苏动手就难免重蹈一战覆辙,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


空间上“奇”,即进攻点位出乎预料,这在德国闪击西欧作战中最为明显。战前,英法联军统帅部认为,纵观法、卢、比、德边界,南有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中段有天险阿登森林和马斯河,只有北部的比利时一马平川,德军的最佳选择唯有沿用“施里芬计划”,借道比利时对英法联军实施“右勾拳”攻击。联军据此制定了“D计划”,将主力部署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各省,其余兵力大部防守马奇诺防线,中段只留有少量警戒部队驻防。


快:高速机动 猛攻猛打

根据战争力学原理,部队突击力取决于兵力、火力和机动力。在前2个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机动力越大,速度越快,部队突击力就越强,这正是闪击战的精髓所在。如果说德国成功闪击波兰是因为双方武器装备存在“骑兵对坦克”的代差,那么闪击西欧得手则主要是因为一个“快”字。


除使用坦克实施平面突击外,德军还充分发挥航空兵的空间和机动性优势,广泛实施近距空中支援和空降作战,力求形成快速立体突破。德军装备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迅速前出支援坦克作战,清除装甲部队开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有效克服了炮兵跟进速度慢的不足。德军伞兵则快速占领纵深指定目标,为正面主力部队全速推进打通战术节点。


纵观二战期间的经典闪击战例,制空权(有时还包括制海权)都是必不可少的制胜要素。在闪击马来战役中,由于掌握了东南亚制海空权,尚未机械化(甚至还没摩托化)的日本陆军也大胆地玩起了“夺岛闪击战”。针对马来半岛热带雨林密布的地形特点,日军选择自行车作为步兵的主要交通工具,组建了所谓的“银轮部队”,并依靠95式轻型和97式中型坦克提供火力支援。作战中,日军“银轮部队”在丛林间机动灵活,追得对手溃不成军,一个多月就向南挺进700公里,一直打到新加坡。当然,日本对东南亚发动的闪击战之所以得手,与其说是靠战斗,还不如说是因为对手太差劲所致。


狠:集中优势 形成震慑

德军闪电战标志——容克87型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图片来自360图书馆

古有孙子云:“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别看闪击战在欧陆大放异彩,骨子里却与东方兵学思想异曲同工。


进攻波兰,德军投入61个师、1900多架飞机、2800余辆坦克,总兵力88.6万人。波军编制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装备坦克和装甲车870辆、飞机400余架,总兵力约100万人。从兵力规模看,德军不占优势。但是,德军首次突击就集中了75%的步兵、93%的装甲兵和摩步兵,使得双方的一线军力对比瞬间逆转为:兵力3比2,坦克14比1,飞机35比1。结果,首战德军即以绝对优势兵力击碎了波军的抵抗。


可见,闪击战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进攻作战。普通进攻作战中,攻防双方的兵力火力对比通常为3:1。而在闪击战中,进攻方为一招制敌,往往厚集5倍甚至10倍于敌的兵力兵器。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形成对敌局部优势,闪击方通常将主要兵力兵器部署成一个梯队,仅留有少量预备队。这样一来,首战中的攻防力量对比往往高达数十倍。孙子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准:密切协同 步调一致

细数二战期间历次闪击战,进攻方投入兵力动辄上百万,还要统一指挥、协调诸多军兵种在广阔的海陆空三维空间厮杀,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才能让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上的所有零部件都精准无误地运行呢?


纳粹德国的闪击战“快刀”同样有一个磨砺的过程。1939年闪击波兰,德军虽大获全胜,但也暴露出部队行进混乱、友军误伤频发等问题。为此,除加强部队间协同训练外,德军开始大量装备无线电台。到1940年闪击西欧前夕,德军几乎每辆坦克、每架飞机、每个作战单位都配备了电台。德国空军将领米尔希回忆:“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变身‘飞行火炮’,通过良好的无线电通信接受指示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坦克和飞机都听命于指挥官的调遣。”反观当时的法军,无线电装备还是“稀罕玩意”。平心而论,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大部分基层法军官兵表现得相当勇敢,只因指挥失灵、缺乏协同,他们最终没能形成强有力的“铁拳”,反而被对手的空地一体战打得溃不成军。

德军机械化兵团绘画来自百度ta说


到1941年6月闪击苏联时,德军的协同技能已炉火纯青:近3000架飞机从4个方向升空,率先对苏军一线机场实施并行轰炸,上万门火炮同时朝边境目标猛烈开火,坦克集群在火力准备后迅疾对苏军一线阵地发起突击,摩步兵和步兵紧随其后迅速跟进……当这样的场景在全长1800多公里的3条战线同步“上演”时,人们不得不惊叹纳粹德国战争机器运转之高效精准。


活:机动灵活 因情而变

机动灵活是打赢闪击战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在二战德军的战场指挥中屡见不鲜。装甲部队是德军刺向对手心脏的利刃,但如果盲目挥舞、胡劈乱刺,再锋利的刀剑也可能折断。在闪击西欧作战中,由于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长驱直入,德军最高统帅部多次命令其原地待命。但古德里安认为,己方的最大优势就是进攻速度快,所以他全然不顾上级警告,宁可冒进也要全速突击,直至打得法军阵脚大乱,信心全丧。


又如助攻方向的隆美尔。为尽快通过马奇诺防线前沿的切丰特恩森林,隆美尔想出一步险招:他命令坦克全速前进,但不准放一枪一炮,所有坦克乘员一律坐在坦克外,边开进边晃动白旗,他本人也坐在坦克边上。法国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得目瞪口呆,竟然忘记了开火!就这样,隆美尔率部安全穿过森林,法国人花70亿法郎修建的马奇诺防线被轻松突破。德军之所以能产生古德里安隆美尔这样的将才,与其特殊的指挥传统和氛围密不可分。1806年耶拿战役失利后,普军上下开展大反思。普军认为:法军获胜的原因是在阐明拿破仑意图的基础上,允许初级军官发挥主动性,从而实现了快节奏作战。[4]


战术评价

1941年苏联糟糕的路况被称为闪电战失灵的原因之一图片来自腾讯文化

闪电战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机械部队作战,飞机和火炮作为掩护,坦克作为迅速推进,切割敌人的部队力量,让敌人首尾不顾,机动性是其中的关键,。但是闪电战的缺点在于,它更适用于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比如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但是以空间换时间,得到喘息之机,又得到美国大量援助,迅速恢复了元气,开始反攻,德国就算是在战场上去的胜利也只能是局部的,在战略上已经失败,再者,闪电战必须取得制空权,没有飞机的配合,地面的装甲部队很容易遭受敌方空军力量的打击。


闪电战适用于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虽然德苏战争前期,德国占据了极大地优势,但在中后期,闪电战的后勤供应、兵员补充等弊病就暴露了出来,加上古德里安因为和希特勒的矛盾而被罢免,更导致了闪电战无法被正确的执行,虽然后来古德里安临危受命,重新带领德国歼灭苏联59个师的部队,但已经无法从根本上阻止苏联的反攻态势。[5]


闪电战也有它致命的弱点,控制与补给就是闪电战的最大弱点。如果占领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只要敌军留在后方的部队没有被完全消灭,很容易遭到敌人从后方发动的反攻或将补给线切断。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很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并可能受到敌人的反攻。例如德军在1941年进攻苏联时,苏联巨大的纵深、糟糕的路况、恶劣的天气,多次使德军的攻势成为强弩之末,在后勤补给上的缺陷更是暴露无遗,而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恰恰忽视了闪电战的致命弱点。[6]


视频

彩色二战之闪电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