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公培(党政领导)
人物简介
陈公培(1901年-1968年),湖南长沙人。又名吴明、无名。金陵大学肄业。
1919年在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
1920年夏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因参加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押送回国。
1921年底赴海南省,建立海南党组织,创建琼海师范学校并任校长。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发起组织火星社。 曾参加两次东征。
北伐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教员。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与中国共产党失去联系。
1933年参加福建事变,代表十九路军与红军联络。
建国后,任政务院、国务院参事。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陈公培
出生日期:1901年
逝世日期:1968年
祖籍:湖南长沙
毕业学校: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别名:吴明、无名
人物生平
陈公培,湖南长沙人,1901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受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曾宣布脱离家庭,以“无名氏”谐音“吴名”为名,故又有名“吴明”。
1918年秋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但受“五四”新思潮影响,1919年又到北京法文专修馆学习法文,同时参加了李大钊等发起组织的工读互助团。
1920年陈公培到上海,通过报刊宣传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结识陈独秀后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共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他是与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共同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纲领的五个人之一。
1920年底陈公培与赵世炎受陈独秀指派赴法国勤工俭学,参与组织巴黎中国少共支部。
1921年3月,他与周恩来、赵世炎及张申府,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刘清扬夫妇等五人组成巴黎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在欧洲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也是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国内外8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1921年10月~陈公培和陈毅、李立三、蔡和森、鲁易、罗汉等因参加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政府武装押送回国。陈公培等在广东不遇陈独秀,时陈独秀已离粤抵沪主持中央工作,~便和李立三、蔡和森于1921年12月11日赶赴上海。他介绍李立三、蔡和森拜见陈独秀并和陈独秀一起成为李立三和蔡和森的入党介绍人。接着~受中央派遣到海南岛开辟党的工作。
陈公培于1922年的春天到海南。先在海口海南革命先驱徐成章、王器民创办的《琼崖旬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应王器民和琼东县,现琼海市,县长王大鹏之邀来到琼东县参与创建琼东中学并正式受聘担任首任校长。学校于1923年暑期开始招收1个师范讲习班和2个初中班,合计学生100多名,9月初正式上课。从此,这所学校以培养基层师资力量和培训社会应用技能人材为特色一直办下去,发展成为今天的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陈公培虽然担任琼东中学校长的时间不长,但在创建琼东中学的大半年时间里,他为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发展了海南的第一批优秀党员,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能够在广州地区取得主动地位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干部。他凭渊博的学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琼东中学一时成为海南进步青年聚集的地方,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海南的创建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陈公培于1924年秋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和中共党员在军校中发起成立火星社,发展中共党员,与国民党右派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改选时,他和周逸群当选为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后来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他又参加蒋光鼐福建事变成立民主政府,曾代表十九路军与中国工农红军联络,后来寓居天津、上海等地, 一直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和自由而斗争。1936年在延安的毛泽东曾给他写过书信,信中称赞他“依然奋斗不懈”的精神,希望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力斡旋”。 (《毛泽东书信选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1968年3月7日在北京逝世。[2]
《人民日报》1981年10月29日发表了这样一条消息: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陈公培的骨灰安放仪式,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陈公培是湖南省长沙市人,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因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于1968年3月7日在北京逝世。
中共中央统战部、政协全国委员会的负责人,陈公培的生前友好和亲属,参加了今天的骨灰安放仪式。[3]
参考资料
- ↑ 陈公培名人简历
- ↑ 我校创建人及第一任校长陈公培先生简介爱问共享资料 2018-04-27 3
- ↑ 我校第一任校长陈公培(吴明)先生外甥女曾晓庄女士来我校参观访问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11-12-05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