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食物恐新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食物恐新症

图片来自 小C育儿家

“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是一种进食的“厌新”倾向,对于未曾接触的食物,因为不熟悉而对新食物感到恐惧,在吃以前就抗拒且不愿意尝试。其实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食物恐新的时期,但每个人害怕的程度不同,最常出现在幼儿时期,尤其 2~6 岁是食物恐新症的高峰,若在这时疏忽了孩子“拒绝尝鲜”的状况,恐带来日后饮食的健康问题。[1]


为什么会有食物恐新症?

食物恐新症的发展和个人生理、心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甚至可能与人类演化有关,是与生俱来排斥陌生食物的一种防御机制。在过去为了避免生病、受伤,选择不乱吃东西,以防止有毒物质吃下肚。因此某程度上,不愿意尝试新食物、对不熟悉的食物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

研究指出,食物恐新症可由遗传解释,换句话说,基因也决定了是否偏好某种口味,而这取决于味觉感受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对酸、甜、苦、咸等有不同程度的感知。有些小孩对于苦味的耐受度较高,就比较能接受具苦味的绿色蔬菜,反之,有些一看到蔬菜上桌连忙拔腿就逃。[2]


与挑食不同的食物恐新症

食物恐新症

图片来自人间福报

孩子的挑食行为,总让爸妈伤脑筋,担心孩子会营养不足,导致发育不良,这时若是孩子又不敢尝试新的食物时,那么问题就会更棘手了。要让孩子尝试吃下多种营养的食物,的确不容易,对此,医学上有个名词,称为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又称偏挑食),是指拒绝尝试新食物,或不熟悉的食物的症状。虽然,食物恐新症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但其实大人或老人,也都可能有这样的倾向。

食物恐新症是描述一种进食障碍,指对新食物或陌生的食物,出现强烈的恐惧,其中,“恐新症”(Neophobia)是专指对新事物的恐惧。很多人只偏好某些种类的食物,且他们宁愿吃他们早已熟悉的食物,也不想尝试不认识的食物。而食物恐新症的患者是指一种,可能对社交和饮食产生影响,因为病人会主动避免一些不熟悉的用餐场合。

许多人会将食物恐新症和挑食搞混,事实上这2者是不一样的,患有食物恐新症的人,害怕的是尝试新的或不熟悉的食物,而挑食的人,则是避开他们熟悉的普通食物。[3]


克服“食物恐新症”

食物恐新症
图片来自 健康网

根据芬兰的研究指出,若在儿童2至6岁养成饮食习惯的关键期未能充分改善食物恐新症,很可能因为摄取营养素不均衡,导致日后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对此提出6招饮食对策,帮助孩子养成正确饮食习惯。

1、有吃就好 初期吃多少不强求,即使是吃一口试试都可以,愿意吃和食材的多元性最重要,等孩子可以接受后再渐次增加即可。

2、反复尝试 研究指出一般小孩在接触新食物时,平均需要10至15次,甚至多则到30次,才能降低对此食物产生恐惧的状况。

3、改变食物型态 试著用不同的方式提供食物,例如把红萝卜切成花型或小圆球状;或是改变烹调方式,像是不吃苦瓜但喝苦瓜鸡汤,不吃红豆汤但吃红豆冰棒。


食物恐新症
图片来自 今天头条

4、避免威胁利诱 任何奖赏或惩罚手段都有可能造成反效果,会让孩子对食物更加厌恶。例如“吃完才带你去公园玩”、“不吃等下就不准玩玩具”等。

5、和小孩一起吃 孩子对饮食的挑选,和爸妈极有关系。当孩子看到喂食者或父母也在吃某种食物,甚至带著愉悦表情时,较容易产生兴趣并热衷于尝试。

6、食农体验教育 在家带孩子简单种种豆芽菜或香草植物,假日到农场或产地进行体验,了解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借由体验引起兴趣,比起劝说更有效果。

即便经过多次尝试,家中孩子对于某些食物仍无法接受,爸妈也不必太过灰心与焦虑,利用同类型的食物作替代,也可以摄取到相等的营养。也要特别注意孩子在用餐前后的变化,观察是否对食物存在过敏反应。[4]


感官也影响食物的接受度

此外,食物的“感官特征”被视为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在某些孩童品尝食物之前,“质地”很可能就引发了对食物的厌恶。食物的结构、坚硬、松散,伴随在口腔中咀嚼的声音,皆是影响接受或拒绝的关键,若孩子对嘴里吃著的食物口感觉得不舒服,未来可能会排斥类似食物。尤其对于味道、气味、颜色外观、味道特别敏感的孩子,较有机率发展成挑食。


环境促使食物恐新症发生

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塑造也占了一席之地,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当孩童观察到大人不吃某些食物,容易跟著效仿学习,若提供的食物选择有限,孩子也会缺乏接触新食物的机会。而家长对吃饭的逼迫施压,会让孩子感到焦虑而害怕,用餐时若缺乏父母的鼓励和关爱,也是食物恐新症的成因。


食物恐新症有何影响?

多数孩童对咸甜的偏好,以及对苦味、酸味的厌恶,让蔬菜和水果常被拒于门外,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研究显示,具有食物恐新症的孩童们饮食品质下降,其膳食纤维、蛋白质,及单元不饱和脂肪酸不足,然而,盐分与饱和脂肪酸的摄取却偏高,很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2~6 岁正是儿童养成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若能及早发现孩童的饮食异常,不仅是避免成年后食物恐新症的延续,也能防止未来营养不良与潜在的健康问题。[5]


视频

没看过不敢吃也是病?食物恐新症营养难均衡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食物恐新症,Heho健康
  2. 食物恐新症,Heho健康
  3. 食物恐新症,Hello 医师
  4. 食物恐新症,健康网
  5. 食物恐新症,人间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