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饶益寺
图片来自mafengwo

饶益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1] 射洪县柳树镇,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明、清。2002年12月27日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遂宁市

遂宁市四川话拼音:Xu4lin2国际音标[ɕy24nin2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市境东临广安市南充市,北界绵阳市,西接德阳市,南邻资阳市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涪江自北往南纵贯市境,与梓江蓬溪河郪江等河流汇合。全市总面积5,322平方公里,人口329万,市人民政府驻船山区。遂宁是全省纺织品食品工业的重要基地,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亦相传因五代后唐时于此地修建的城池形状如古代的斗,故遂宁别称“斗城”。

目录

历史

古巴蜀国时期的遂宁

遂宁历史久远。根据在射洪县仁和镇马鞍山南山采集到的人顶头骨化石初测,至少在公元1万年前,遂宁就有人类活动。时期,全国划为九州,遂宁县境(指今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和重庆市潼南县境)属梁州管辖。

春秋初年,四川境内出现巴国蜀国两个奴隶制国家,遂宁县境属蜀国管辖区,统一后为蜀郡所辖。东汉末年(220年),置德阳县,治所在今城区内,境内置县也由此开始。西晋后期(约303年),流民李雄起义建立成汉国,置德阳郡,辖德阳县,郡、县治所仍在今城区内,境内置郡也由此开始。

名称由来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当时,各国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成汉国统治者内部也为争权夺位斗争不息,人民痛苦不堪。永和三年(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表示 “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思。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建制沿革

在历史的沧桑演进中,“遂宁”这个名称或用或改,遂宁的“级别”或升或降,遂宁的辖区或大或小,但有一点没有改变,这就是不论哪个朝代,都以遂宁城为郡、府、州、县的治所,足见古人对遂宁这块土地的厚爱。遂宁也因此成了川中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内先后设置或更名石山郡、小溪县、方义县、遂州、遂州总管府、遂州总督府、武信军节度使,辖区常有三五县。辖区最大时期当数末,在遂州设的武信军节度使,管辖了遂(遂宁)、昌(隆昌)、合(合川)、渝(重庆)、泸(泸州)五州。自明朝开始,遂宁降州为县,先后隶属潼川府(今三台县)、嘉陵道(今南充市)。

1935年,民国政府将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在遂宁置四川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设专员公署,辖遂宁、安岳中江三台射洪盐亭蓬溪潼南乐至等9县,专员公署、县治所均设在今市城区。全国解放后,置川北行政区遂宁分区,1952年改为遂宁专区,仍辖上述各县。1958年撤专区留县,遂宁并入绵阳专区。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遂宁撤县,建为省辖市,管辖市中区(原遂宁县)、蓬溪县和射洪县。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蓬溪县涪江以西地区建立大英县,县治所设在蓬莱镇。遂宁市所辖为一区三县,即市中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市中区行政区,设船山区、安居区(治所设安居镇)。至此,遂宁所辖为二区三县,即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

1997年分蓬溪县设大英县。2004年撤销原遂宁市中区,分设船山区和安居区。

参考文献

  1. 遂宁市,tripadv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