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 |
---|
|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Aberdeen Fire Station Cum Ambulance Depot)是香港消防处一座消防局暨救护站,位于香港岛南区黄竹坑南风道1号,为了配合香港海洋公园扩建及黄竹坑的未来发展所可能带来的新增需求而迁址兴建,工程于2010年6月启动,耗资1亿7千2百20万港元(包括拆卸香港仔消防局的工程),于2012年8月完成,于同年9月28日启用。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为香港首座设置有缆车救援训练设施的消防局暨救护站。
沿革
由于位于黄竹坑道的香港仔消防局于设计上为能够供予3辆消防车辆停泊,而鉴于黄竹坑的住宅及商业大厦不断地增加,香港消防处于其后增加派遣了两辆消防车辆驻守于香港仔消防局。此外,由于当时香港仔和鸭脷洲均无救护站,香港仔消防局亦有4辆救护车辆驻守,以应付该负责区域内对紧急医疗服务的需求。为此,香港消防处于香港仔消防局操场搭建了临时车房以停泊上述额外的两辆消防车辆及4辆救护车辆。亦由于此,香港仔消防局内的操场被占用,影响了驻守人员的训练效率及效果,而且促使局内环境挤迫。此外,香港仔消防局周边的环境都存在交通挤塞的情况,影响到消防车辆及救护车辆应召出勤的效率。
与此同时,香港仔的火警和特别服务召唤次数由2006年的605宗上升至2008年的725宗,升幅达19.8%;而香港仔及鸭脷洲的紧急医疗服务召唤次数亦由2006年的12,224宗上升至2008年的13,641宗,升幅达11.6%。加上海洋公园于2008年开始持续地发展、将于2015年落成的南港岛线(包括海洋公园站、黄竹坑站及大型维修车厂)及香港仔及黄竹坑的未来大型发展项目,预计会为该区带来更多的人流,进一步增加对消防及救护服务的需求。为了确保香港仔获得有效率的消防及救护服务,香港消防处于是有了将香港仔消防局重新设置到一处空间更大及于交通环境上有优势的地点,以改善运作效率。
2008年4月28日,消防处就构思谘询南区区议会辖下的地区发展及环境事务委员会。区议员对此表示支持,并且建议采取措施以减低工程期间对邻近居民所造成的噪音影响。2009年6月25日,消防处向南区区议会报告工程计划的进展。
2009年11月3日,消防处谘询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委员对于工程计划无异议。
2010年1月20日,建议正式提交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工务小组委员会。同年6月,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的兴建工程启动,至2012年8月竣工,于9月28日启用;与此同时,香港仔消防局亦告停用,拆卸工程于2012年10月月底展开,将于2013年6月完成后将土地交还地政总署。
多年来,消防人员每月只有获得安排一朝进入海洋公园进行海洋公园缆车系统救援训练,至2010年代开始增加至每月三晚次数,惟时间始终有限制。于大屿山的昂坪360落成后,其中一座转向站亦设置有缆车救援训练设施,惟其设计及与海洋公园现场环境均截然不同,故此于救援策略上亦有分别,加上鉴于香港消防处一直无专门的缆车救援训练设施,于是在2012年11月,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落成后两个月,斥资640,000港元添置缆车救援训练设施,其中缆车及缆索铁路部份均为从海洋公园直接购买的同型号的真实物件;为全香港首座,预料每年可以供予1,300人次作为培育训练用途。
建筑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楼面面积达4,214平方米,楼高5层,地下设有可以容纳5个停车间的车房、值日室及办事处。楼层及露天位置则设有健身室、贮物室、休息室、主任级人员睡房、附设贮物柜的更衣室、干衣房、危险品仓库、食堂、康乐室、主任级人员餐厅、附设贮物室的厨房、地下油缸连燃料分配器、紧急发电机机房、讲学室、厕所和淋浴间、消毒间、电池室及设有操练塔的露天操场。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可以容纳消防车辆及救护车辆各6辆,比较旧香港仔消防局只可以停泊3辆消防车辆为多[1][2]。
节约能源措施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采用多项节能装置,包括设有设有电子镇流器的T5型节能光管,以用户感应器和日光感应器控制照明;发光二极管出口指示牌以及变冻量空气调节系统。在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则装设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系统。在绿化方面,则进行了天台及墙壁垂直绿化;设置循环再造木屏障,以垂直种植模式进行绿化;并且设置循环再造木围墙。 在循环使用装置方面,就装设了雨水循环使用系统,用以灌溉草木。香港仔消防局暨救护站采用上述节约能源措施后,能够每年节省8%的能源消耗量。
旧址用途
对于前香港仔消防局旧址用地的用途,地区人士及区议员建议该处用作兴建南区首幢政府合署综合大楼,以容纳各香港政府部门的办事处,可是有关部门表示计划将该皮地更改作为商业贸易用途。
参考文献
- ↑ 新消防局架缆车训练救援 《东方日报》 2012年11月19日
- ↑ 消防局购“真车”练缆车救援 《太阳报》 2012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