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馬利”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政治
(removed Category:766 西非; added Category:763 撒哈拉 using HotCat
 
(未显示2个用户的4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Multiple image | align = right | width = 150 | image1 =馬利地理位置.gif| caption1  = 馬利地理位置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attachments/locator-maps/ML-locator-map.gif    原圖鍵連] | image2 = 馬利位置.gif | caption2  = 馬利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attachments/maps/ML-map.gif 原圖鏈接]  }}
+
{{good article}}
 +
{{Multiple image | align = right | width = 180 | image1 =馬利地理位置.gif| caption1  = 馬利地理位置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ml.html   來源網站CIA] | image2 = 馬利位置.gif | caption2  = 馬利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ml.html 來源網站CIA]  }}
  
 
'''馬利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Mali;[[法語]]:La République du Mali),另譯'''馬里''',首都[[巴馬科]],位於[[非洲]]西部[[內陸國]],與[[阿爾及利亞]]、[[尼日]]、[[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幾內亞]]、[[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接壤。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933萬。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語言為[[班巴拉語]]。通用貨幣為[[西非法郎]]。
 
'''馬利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Mali;[[法語]]:La République du Mali),另譯'''馬里''',首都[[巴馬科]],位於[[非洲]]西部[[內陸國]],與[[阿爾及利亞]]、[[尼日]]、[[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幾內亞]]、[[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接壤。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933萬。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語言為[[班巴拉語]]。通用貨幣為[[西非法郎]]。
 
<ref name="MOFA">{{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26921E80F6DC89B5| title = 馬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Mali | date=2018年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11-27}}</ref><ref name="CIA">{{cite web| 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title=AFRICA MALI |date=2019-10-02| publisher=CIA|language = EN | accessdate = 2019-11-27}}</ref><ref name="FMPRC">{{cite web| ur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8140/1206x0_678142/|title=马里国家概况|date=2019年7月|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27}}</ref>
 
<ref name="MOFA">{{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26921E80F6DC89B5| title = 馬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Mali | date=2018年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11-27}}</ref><ref name="CIA">{{cite web| 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title=AFRICA MALI |date=2019-10-02| publisher=CIA|language = EN | accessdate = 2019-11-27}}</ref><ref name="FMPRC">{{cite web| ur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8140/1206x0_678142/|title=马里国家概况|date=2019年7月|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27}}</ref>
  
*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
* '''遍地黃金 人人淘金 窮到剩黃金?—非洲第三大黃金出口國'''
 +
* '''政變後的恐怖陰影仍持續籠罩著國家—旅遊警示。'''
 +
* '''傑內古城—尼日河谷的寶石、世界上最大的泥磚建築。'''<ref>{{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travel/r5jomlo.html|title=厭煩了千遍一律的大城市,來這看看,還有全世界最大的泥磚建築 |date=2019-05-05| publisher=每日頭條|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3}}</ref>
 +
* '''廷巴克圖—以學術聞名的古城;宗教、文化和商業中心。'''<ref name="WTG">{{cite web| url=https://www.worldtravelguide.net/guides/africa/mali/|title=Mali travel guide| publisher=worldtravelguide|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3}}</ref><ref>{{cite web| url=http://international.loc.gov/intldl/malihtml/islam.html|title=Islamic Manuscripts from Mali: Timbuktu-an Islamic Cultural Center| publisher=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3}}</ref>
 +
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 歷史沿革 ==
 
== 歷史沿革 ==
 
=== 建國簡史 ===
 
=== 建國簡史 ===
  過去曾是[[迦納帝國]]、[[馬利帝國]]、[[桑海帝國]]的 心地區 。1895 年遭到法國殖民,改名為法屬蘇丹,成為[[法屬西非]]的一部分。
+
[[撒哈拉沙漠]]的岩畫顯示,公元前10,000年的撒哈拉沙漠是土地肥沃、野生動植物豐富之地。此時馬利北部就已有人居住。公元前300年,已有大型的聚落,[[傑內]](Djenné)是[[西非]]最著名、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
  公元6世紀,由於[[黃金]]、[[鹽]]和奴隸貿易帶來可觀的利潤,從而促使了西非地區的帝國的崛起。
 +
 
 +
公元8~16世紀先後成為[[迦納帝國]](Ghana Empire) 、[[馬利帝國]](Mali Empire) 、[[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 地帶,隨著帝國的崩潰和黃金、鹽和奴隸貿易的衰落,失去戰略意義的馬利 地區 ,分解成為多個小王國。
 +
 
 +
[[法國]]人於19世紀中葉抵達馬利,於1895 年遭到法國殖民,改名為[[ 法屬蘇丹]](French Sudan) ,成為[[法屬西非]](French West Africa) 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民族自治風潮盛行,1946年法屬蘇丹率先成立地方議會,成為法國海外領土,為[[法蘭西聯盟]](Union française)之成員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民族自治風潮盛行,1946年法屬蘇丹率先成立地方議會,成為法國海外領土,為[[法蘭西聯盟]](Union française)之成員國。
1958年法屬蘇丹成為[[法蘭西共同體]]中的自治國。1959年與塞內加爾合併成立馬利聯邦。1960年6月馬利聯邦脫離法國獨立,8月塞內加爾退出聯邦,9月22日馬利共和國正式成立。<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1958年法屬蘇丹成為[[法蘭西共同體]](French Community) 中的自治國。1959年與塞內加爾合併成立[[ 馬利聯邦]](Mali Federation) 。1960年6月馬利聯邦脫離法國獨立,8月塞內加爾退出聯邦,9月22日馬利共和國正式成立。<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 name="WTG"/><ref>{{cite web| url=https://www.lonelyplanet.com/mali/background/history/a/nar/d58cac6d-2ed0-4abf-8ab7-9e55a50f272e/355436 |title=History| publisher=lonelyplanet|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3}}</ref>
  
 
=== 國家象徵 ===
 
=== 國家象徵 ===
1958~1959年[[ 法屬蘇丹]] 時期的旗幟是以[[ 法國]] 三色旗為基礎,配上名為「Kanaga」的黑人。
+
馬利的國家名稱源於公元13至16世紀馬利帝國。<ref name="CIA"/>
 +
==== 國旗 ====
 +
1958~1959年法屬蘇丹時期的旗幟是以法國三色旗為基礎,配上名為「Kanaga」的黑人。
  
1959-1960年[[ 馬利聯邦]] 時期的國旗,改為[[泛非顏色]](綠、黃、紅),並於中央放置Kanaga。
+
1959~1960年馬利聯邦時期的國旗,改為[[泛非顏色]](綠、黃、紅),並於中央放置Kanaga。
  
 
 目前馬利國旗啟用於1961年,刪除旗面正中央的Kanaga,主因為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教義不允許偶像崇拜。綠色象徵肥沃的土地;黃色象徵蘊藏的礦藏;紅色象徵為爭取獨立的烈士所流下的鮮血。
 
 目前馬利國旗啟用於1961年,刪除旗面正中央的Kanaga,主因為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教義不允許偶像崇拜。綠色象徵肥沃的土地;黃色象徵蘊藏的礦藏;紅色象徵為爭取獨立的烈士所流下的鮮血。
  
  利與塞內加爾的國旗顏色相同,差別在於塞內加爾脫離聯邦後以綠色星星代替Kanaga;與幾內亞的國旗顏色相反。<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cite web| url=https://fotw.info/flags/ml.html |title=Mali|date=2014-01-25| publisher= FOTW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1-29}}</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8841|title=在惡搞國旗嗎?不~火柴人真的存在過~|date=2015-04-29| publisher=ETtoday新聞雲|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29}}</ref><ref>{{cite web| url=https://flagpedia.net/mali|title=Flag of Mali| publisher= flagpedia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1-29}}</ref>
+
  利與塞內加爾的國旗顏色相同,差別在於塞內加爾脫離聯邦後以綠色星星代替Kanaga;與幾內亞的國旗顏色相反。<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cite web| url=https://fotw.info/flags/ml.html |title=Mali|date=2014-01-25| publisher= FOTW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1-29}}</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8841|title=在惡搞國旗嗎?不~火柴人真的存在過~|date=2015-04-29| publisher=ETtoday新聞雲|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29}}</ref><ref>{{cite web| url=https://flagpedia.net/mali|title=Flag of Mali| publisher= flagpedia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1-29}}</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300">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300">
File:法屬蘇丹旗幟.png|210px|1958~1959年法屬蘇丹<br> [https://www.flagmakers.co.uk/flag-history/mali/ 來源網 ]
+
File:法屬蘇丹旗幟.png|210px|1958~1959年法屬蘇丹<br> [https://www.flagmakers.co.uk/flag-history/mali/ 來源網 站flagmakers]
File:馬利聯邦國旗.jpg|210px|1959-1960年馬利聯邦<br> [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8841 來源網 ]
+
File:馬利聯邦國旗.jpg|210px|1959~1960年馬利聯邦<br> [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8841 來源網 站ettoday]
File:馬利國旗.png|210px|1960年~迄今  馬利國旗<br> [https://flagpedia.net/mali 來源網 ]
+
File:馬利國旗.png|210px|1960年~迄今  馬利國旗<br> [https://flagpedia.net/mali 來源網 站flagpedia]
 
</gallery>
 
</gallery>
 +
 +
== 地理環境 ==
 +
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境內約65%的土地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形。
 +
 +
北部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中部則屬於半沙漠地形,地勢平坦,為熱帶沙漠氣候,乾旱炎熱;南部是有著稀疏草原的丘陵地形,為熱帶草原氣候。
 +
 +
6~10月為雨季,11~5月為旱季。旱季最高溫可達50℃。終年高溫的[[卡伊]]有著「非洲壓力鍋」之稱(pressure cooker of Africa)。
 +
 +
流經馬利境內的[[尼日河]]和[[塞內加爾河]]是兩條最大河流。尼日河被視為馬利的命脈,它提供食物、飲水、灌溉和運輸。
 +
 +
礦藏有[[金]]、[[磷酸鹽]]、[[高嶺土]]、[[岩鹽]]、[[鈾]]、[[鋁土礦]]、[[鐵礦石]]、[[錳]]。[[水力發電]]資源豐富。<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 {{Cite book | author =James Marr| title = City of Myths, River of Dreams: Overland from the Barbary Coast to the Gulf of Guinea | publisher = Troubador Publishing Ltd | date = 2013-08-01 | pages =117 | accessdate = 2019-12-03 | url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iDPBQAAQBAJ&pg=PA117&lpg=PA117&dq=#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EN }} </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africa/ml-geography.htm |title=Mali-Geography| publisher= globalsecurity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3}}</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worldatlas.com/webimage/countrys/africa/mali/mlland.htm |title=Mali Geography| publisher=worldatlas|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3}}</ref>
 +
 +
== 經濟 ==
 +
=== 經濟概述 ===
 +
[[File:Terrorism Mali travel advice.jpg| thumb|220px|右|馬利旅遊警示圖<br> [https://travelersafrica.wordpress.com/2017/02/14/travel-advice-uk-gov-western-africa/ 來源網站/travelersafrica]]]
 +
馬利是非洲第三大黃金出口國、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棉花產地。
 +
 +
經濟以礦業、農牧漁業為主體,80%以上的財政收入來自黃金和棉花的出口,這使得財政狀況易受到國際價格及收成狀況而有所影響。
 +
 +
土地約65%是沙漠或半沙漠之影響,主要經濟活動限於尼日河流域,多數人民從事農、牧、漁業。
 +
 +
主要種植棉花、小米、玉米、稻穀、花生等經濟作物,但糧食無法自給,政府採取對穀物生產提供補貼,以降低對進口食品的依賴及價格波動所帶來的衝擊。
 +
 +
畜產品以牛、羊為主,是第三大出口產品。
 +
 +
工業基礎薄弱,以農產品加工為主。
 +
 +
旅游資源豐富,除了首都巴馬科、水城[[莫普提]]外,[[傑內古城]]、[[廷巴克圖]]、[[阿斯基亞陵]]、[[邦迪亞賈加拉陡崖]]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最佳旅遊季節為11~1月。
 +
受到伊斯蘭激進份子武裝攻擊之影響,多國發出旅遊警示,目前不建議前往該地區旅遊。
 +
 +
目前馬利政府著重於發展農業、加強基礎建設、開發石油探開及開發礦產,並逐漸恢復至2012年政變前的水平。<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news| url=https://www.gov.uk/foreign-travel-advice/mali/terrorism |title=Terrorism - Mali travel advice| publisher=GOV.UK|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3}}</ref>
 +
 +
=== 過去一擲千金 現在窮的剩黃金 ===
 +
馬利帝國的[[曼薩穆薩一世]](又稱曼薩‧穆薩Mansa Musa)被認為是史上首富,他的財富是難以估量。
 +
 +
據信於1324~1325年間,他率領6萬人的車隊前往[[麥加]]朝聖,車隊如同沙漠中移動的城市,看不到盡頭。途中他大肆揮霍並慷慨分發了許多財寶,最著名的當屬,他的朝聖隊伍抵達[[埃及]]的3個月內,揮霍了大量的黃金,直接導致黃金持續貶值,使的埃及的經濟遭受嚴重的打擊,多年後才恢復。
 +
 +
現今馬利政府開放人人皆可淘金,但國民卻仍處於貧窮的狀態。
 +
這肇因於多數人民是被金礦主所雇用,經過層層剝削後所得僅能溫飽。
 +
 +
目前政府透過發展鐵礦石開採,使外匯收入自黃金中分散出來。<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finance/yyk4x6j.html|title=這個國家窮的只剩黃金,人人淘金年賺6億,卻吃不起糧食 |date=2017-08-21| publisher=每日頭條|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3}}</ref><ref>{{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mlj3mgg.html|title=窮得只剩下黃金了?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人就來自這個國家 |date=2019-08-24| publisher=每日頭條|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4}}</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7525522|title=史上首富:盛世王朝的繁荣和衰败 |date=2019-03-14| publisher=BBC News 中文|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4}}</ref>
 +
 +
== 社會 ==
 +
=== 社會概況 ===
 +
馬里人口約1933萬,絕大多數人口居住於南部。
 +
 +
主要民族為[[班巴拉人]](Bambara, 33%)、[[富拉尼人]](Fulani/Peuhl 13.3%)、[[索寧克人]](Sarakole/Soninke/Marka 9.8%)、[[塞努福人]](Senufo/Manianka 9.6%)、[[馬寧卡人]](Malinke 8.8%)、[[多貢人]](Dogon 8.7%)[[桑海人]](Sonrai 5.9%)、[[圖瓦雷克人]](Tuareg)等。
 +
 +
多數人民信仰伊斯蘭教,另有原始部落宗教(泛靈論)、[[基督教]]。
 +
 +
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語言為班巴拉語(1972年形成文字),另有各民族之語言。
 +
 +
馬里人認為[[驢]]是生產得力助手並視為家庭成員。<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web| url=http://cs.mfa.gov.cn/zggmcg/ljmdd/fz_648564/ml_650675/|title=马里| publisher=中国领事服务网|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2}}</ref>
 +
 +
=== 政變後的恐怖陰影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8ELTdiwHA|alignment= right|dimensions= 20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疑種族仇殺 西非馬利再傳屠村近百人死}}
 +
政變後的混亂導致馬利北境超過半數領土遭蓋達組織、激進及分離主義叛軍佔領,武裝衝突造成超過20萬以上難民逃往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布吉納法索和尼日等國。法國與部分非洲國家,應過渡政府要求出兵協助平叛、打擊恐怖組織,基本上政府軍控制北方地區。
 +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2013年派遣維和部隊[[聯合國馬利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MINUSMA)前往馬利北部維安。政府與北部武裝團體於2015年簽署了和平協議,緩解敵對狀態。
 +
 +
而恐怖組織仍以游擊戰方式盤據中、北部地區,突襲政府軍及維和部隊,已造成數百名士兵死亡;煽動多貢人與富拉尼人衝突,並傳出多起屠村事件。迄今危機仍未解除。<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news| url=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47694445|title=Mali attack: Behind the Dogon-Fulani violence in Mopti|date=2019-03-25| publisher= BBC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2}}</ref><ref>{{cite news| url=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50558972 |title=Why France is focused on fighting jihadists in Mali |date=2019-11-27| publisher= BBC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2}}</ref><ref>{{cite news| ur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24/1406596.htm|title=馬利驚傳「獵人屠村」!包圍村莊進屋攻擊 至少100多人死亡|date=2019-03-24| publisher=ETtoday新聞雲|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2}}</ref>
  
 
== 政治與外交 ==
 
== 政治與外交 ==
 
=== 政體 ===
 
=== 政體 ===
 馬利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由人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擁有任命總理並組閣的權力。
+
 馬利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 ,採用[[雙首長制]](Semi-presidentialism) 。總統是國家元首,由人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擁有任命總理並組閣的權力。
  
 
 採行一院制,最高立法機關為國民議會,擁有立法和監督權,採行多黨制;議員由人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
 
 採行一院制,最高立法機關為國民議會,擁有立法和監督權,採行多黨制;議員由人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
第37行: 第112行:
  
 
=== 政情概述 ===
 
=== 政情概述 ===
 +
[[File:馬利阿扎瓦德地區.jpg| thumb|220px|右|圖瓦雷克叛軍宣稱阿扎瓦德地區(虛線以北)將從馬利獨立<br> [https://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2/04/10/all-hail-azawad/ 來源網站opinionator]]]
 
[[莫迪博·凱塔]](Modibo Keïta)為首任總統。1968年[[穆薩·特拉奧雷]](Moussa Traoré)發動政變上台。1991年[[阿馬杜·圖馬尼·杜爾]](Amadou Toumani Touré)發動軍事政變並遵守承諾,還政於民選政府。1992年由非洲團結正義黨[[阿爾法·奧馬爾·科納雷]](Alpha Oumar Konaré)當選總統,成立第三共和國,並於1997年連任。2002年由前軍政府領導人[[阿馬杜·圖馬尼·杜爾|杜爾]]當選總統,2007年連任,其施政方針為加強北方發展及減少國內貧窮,執政期間政局整體穩定。
 
[[莫迪博·凱塔]](Modibo Keïta)為首任總統。1968年[[穆薩·特拉奧雷]](Moussa Traoré)發動政變上台。1991年[[阿馬杜·圖馬尼·杜爾]](Amadou Toumani Touré)發動軍事政變並遵守承諾,還政於民選政府。1992年由非洲團結正義黨[[阿爾法·奧馬爾·科納雷]](Alpha Oumar Konaré)當選總統,成立第三共和國,並於1997年連任。2002年由前軍政府領導人[[阿馬杜·圖馬尼·杜爾|杜爾]]當選總統,2007年連任,其施政方針為加強北方發展及減少國內貧窮,執政期間政局整體穩定。
  
2012年3月22日馬利部分軍人以1月北方[[圖瓦雷克人]](Tuareg)[[分離主義]]者發動武裝發動叛亂,而政府無法有效應對為由,發動政變推翻杜雷政權;政權由「全國民主暨國家重整委員會」(CNRDR, Comité national pour le redressement de la démocratie et la restauration de l'Etat)接管。4月在「[[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領導下進行密集的調解工作,最終簽署協議,將政權移交馬利國民議會,由議長[[迪翁昆達·特拉奧雷]](Dioncounda Traoré)領導過渡政府盡速舉行民主大選,並處理北部危機。
+
2012年3月22日馬利部分軍人以1月北方[[ 阿扎瓦德]]地區的 圖瓦雷克人[[分離主義]]者發動武裝發動叛亂,而政府無法有效應對為由,發動政變推翻杜雷政權;政權由「全國民主暨國家重整委員會」(CNRDR, Comité national pour le redressement de la démocratie et la restauration de l'Etat)接管。4月在「[[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領導下進行密集的調解工作,最終簽署協議,將政權移交馬利國民議會,由議長[[迪翁昆達·特拉奧雷]](Dioncounda Traoré)領導過渡政府盡速舉行民主大選,並處理北部危機。
  
 在布吉納法索、阿爾及利亞協調下,臨時政府與北部武裝團體於2013年6月簽署和平協議,並舉行總統大選,由[[易卜拉欣·布巴卡爾·凱塔]](Ibrahim Boubacar Keïta)當選,馬利內部危機稍緩;2014年 政府與北部武裝團體在阿爾及爾啟動和談,在國際調解下,於2015年6月正式簽署了和平協議。[[易卜拉欣·布巴卡爾·凱塔|凱塔]]於2018年再度連任。<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在布吉納法索、阿爾及利亞協調下,臨時政府與北部武裝團體於2013年6月簽署和平協議,並舉行總統大選,由[[易卜拉欣·布巴卡爾·凱塔]](Ibrahim Boubacar Keïta)當選,馬利內部危機稍緩;2014年政府與北部武裝團體在阿爾及爾啟動和談,在國際調解下,於2015年6月正式簽署了和平協議。[[易卜拉欣·布巴卡爾·凱塔|凱塔]]於2018年再度連任。<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外交 ===
 
=== 外交 ===
 現為[[聯合國]](UN)、[[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非洲聯盟]](AU)、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之成員。
+
 現為[[聯合國]](UN)、[[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非洲聯盟]](AU)、[[ 西非 國家 經濟共同體]](ECOWAS)之成員。
 +
 
 +
目前外交策略以區域發展、爭取援助、拓展[[南非]]及[[歐洲聯盟|歐盟]]的關係。
 +
 
 +
與布吉納法索有邊界爭議,經[[國際法庭]]仲裁後,目前兩國關係修復,雙方高層往來頻繁。<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web| url= https://www.icj-cij.org/en/case/69 |title=Frontier Dispute (Burkina Faso/Republic of Mali)| publisher=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2}}</ref>
 +
 
 +
== 世界遺產 ==
 +
馬利境內有4個[[世界遺產]]。
 +
 
 +
分別為1個為[[複合遺產]](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邦迪亞賈加拉陡崖]](多貢族地區)Cliff of Bandiagara(Land of the Dogons);3個被列入瀕危的[[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傑內古城]](Old Towns of Djenné)、[[廷巴克圖]](Timbuktu)、[[阿斯基亞陵]](Tomb of Askia)。<ref>{{cite web| url=http://whc.unesco.org/en/list/ |title=World Heritage Lis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2 }}</ref>
 +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500">
 +
File:Cliff of Bandiagara (Land of the Dogons).jpg | thumb | 350px |右|邦迪亞賈加拉陡崖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26643 來源網站UNESCO]
 +
File:傑內古城.jpg | thumb | 350px |右|傑內古城 <br> [https://twh.boch.gov.tw/world/intro.aspx?id=589  來源網站UNESCO]
 +
File:Timbuktu (Mali).jpg | thumb | 350px |右|廷巴克圖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07957 來源網站UNESCO]
 +
File:Tomb of Askia (Mali).jpg | thumb | 350px |右|阿斯基亞陵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33121 來源網站UNESCO]
 +
</gallery>
  
== 社會 ==
+
目前有8項入選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f>{{cite web| url=https://ich.unesco.org/en/state/mali-ML |title=Mali and the 2003 Convention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2-02}}</ref><ref>{{cite web| url=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dex.aspx |title=無形文化遺產 | 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2-02}}</ref>
  政變後 混亂導致馬 北境超過半數領土遭蓋達組織 激進及分離主義叛軍佔領。[[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2013年派遣維和部隊[[聯合國 馬利 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MINUSMA) 前往 馬利 北部維安。政府與北部武裝 體於2015年簽署了和平協議,緩解敵對狀態,但恐怖組織仍以游擊戰方 盤據北部地區,突襲政府軍及維和部隊,並傳出多起屠 事件 迄今危機仍未解除。<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
 +
|-
 +
| 馬爾卡拉 面具及木偶的呈現 || (Coming forth of the masks and puppets in Markala)
 +
|-
 +
| 阿爾及 、馬利 與尼日圖阿雷格社區的Imzad習俗與知識 ||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linked to the Imzad of the Tuareg communities of Algeria, Mali and Niger)
 +
|-
 +
馬利 和布吉納法索色努佛社群的巴拉風文化 ||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xpressions linked to the balafon of the Senufo communities of Mali, Burkina Faso and Côte d’Ivoire)
 +
|-
 +
| 柯勒度告秘密社 :馬利的智慧儀 || (Secret society of the Kôrêdugaw, the rite of wisdom in Mali)
 +
|-
 +
| 坎加巴 的聖屋 七年一次的卡瑪布隆屋頂重修典禮 || (Septennial re-roofing ceremony of the Kamablon, sacred house of Kangaba)
 +
|-
 +
| 在古魯坎富加宣讀的「曼登憲章」 || (Manden Charter, proclaimed in Kurukan Fuga)
 +
|-
 +
| 桑科蒙:桑科湖集體捕魚儀式 || (Sanké mon, collective fishing rite of the Sanké)
 +
|-
 +
| 雅阿拉與迪卡文化場域 || (Cultural space of the Yaaral and Degal)
 +
|}
  
==  地理環境 ==
+
==  視頻 ==
  位于 非洲 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邻毛 塔尼亚、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为内陆国。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干旱炎热。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 分为2个季节:6~10月为雨季,11~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最高气温达50℃,雨季最低气温为14℃
+
=== 非洲 的馬 曾是黃金之國 前絕對是土豪文明! ===
 +
{{#iDisplay:i0802bfctmb|480|400|qq}} <br>
  
== 經濟 ==
 
系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系非洲主要产棉国和产金国。近年马里政府重点发展农业,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油勘探和矿产开发。为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兴建水泥、汽车组装、食品加工、制糖等一批新兴企业,还大力推动矿产、油气资源开发。目前马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但尚未达到危机前水平。2016年,马里竞争力指数在全球138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25名,营商便利指数在全球186个经济体排名第141名。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760 非洲史地總論]]
+
[[Category:763 撒哈拉]]

2020年2月4日 (二) 16:06的最新版本

马利地理位置  
来源网站CIA
马利
来源网站CIA  

马利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ali;法语:La République du Mali),另译马里,首都巴马科,位于非洲西部内陆国,与阿尔及利亚尼日布吉纳法索象牙海岸几内亚塞内加尔茅利塔尼亚接壤。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933万。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语言为班巴拉语。通用货币为西非法郎[1][2][3]

  • 遍地黄金 人人淘金 穷到剩黄金?—非洲第三大黄金出口国
  • 政变后的恐怖阴影仍持续笼罩著国家—旅游警示。
  • 杰内古城—尼日河谷的宝石、世界上最大的泥砖建筑。[4]
  • 廷巴克图—以学术闻名的古城;宗教、文化和商业中心。[5][6]
  • 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历史沿革

建国简史

撒哈拉沙漠的岩画显示,公元前10,000年的撒哈拉沙漠是土地肥沃、野生动植物丰富之地。此时马利北部就已有人居住。公元前300年,已有大型的聚落,杰内(Djenné)是西非最著名、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公元6世纪,由于黄金和奴隶贸易带来可观的利润,从而促使了西非地区的帝国的崛起。

公元8~16世纪先后成为迦纳帝国(Ghana Empire)、马利帝国(Mali Empire)、桑海帝国(Songhai Empire)的核心地带,随著帝国的崩溃和黄金、盐和奴隶贸易的衰落,失去战略意义的马利地区,分解成为多个小王国。

法国人于19世纪中叶抵达马利,于1895年遭到法国殖民,改名为法属苏丹(French Sudan),成为法属西非(French West Africa)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民族自治风潮盛行,1946年法属苏丹率先成立地方议会,成为法国海外领土,为法兰西联盟(Union française)之成员国。 1958年法属苏丹成为法兰西共同体(French Community)中的自治国。1959年与塞内加尔合并成立马利联邦(Mali Federation)。1960年6月马利联邦脱离法国独立,8月塞内加尔退出联邦,9月22日马利共和国正式成立。[1][2][3][5][7]

国家象征

马利的国家名称源于公元13至16世纪马利帝国。[2]

国旗

1958~1959年法属苏丹时期的旗帜是以法国三色旗为基础,配上名为“Kanaga”的黑人。

1959~1960年马利联邦时期的国旗,改为泛非颜色(绿、黄、红),并于中央放置Kanaga。

目前马利国旗启用于1961年,删除旗面正中央的Kanaga,主因为多数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教义不允许偶像崇拜。绿色象征肥沃的土地;黄色象征蕴藏的矿藏;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的烈士所流下的鲜血。

马利与塞内加尔的国旗颜色相同,差别在于塞内加尔脱离联邦后以绿色星星代替Kanaga;与几内亚的国旗颜色相反。[1][2][8][9][10]

地理环境

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境内约65%的土地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形。

北部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中部则属于半沙漠地形,地势平坦,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炎热;南部是有著稀疏草原的丘陵地形,为热带草原气候。

6~10月为雨季,11~5月为旱季。旱季最高温可达50℃。终年高温的卡伊有著“非洲压力锅”之称(pressure cooker of Africa)。

流经马利境内的尼日河塞内加尔河是两条最大河流。尼日河被视为马利的命脉,它提供食物、饮水、灌溉和运输。

矿藏有磷酸盐高岭土岩盐铝土矿铁矿石水力发电资源丰富。[2][3][11][12][13]

经济

经济概述

马利旅游警示图
来源网站/travelersafrica

马利是非洲第三大黄金出口国、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棉花产地。

经济以矿业、农牧渔业为主体,8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黄金和棉花的出口,这使得财政状况易受到国际价格及收成状况而有所影响。

土地约65%是沙漠或半沙漠之影响,主要经济活动限于尼日河流域,多数人民从事农、牧、渔业。

主要种植棉花、小米、玉米、稻谷、花生等经济作物,但粮食无法自给,政府采取对谷物生产提供补贴,以降低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及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冲击。

畜产品以牛、羊为主,是第三大出口产品。

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旅游资源丰富,除了首都巴马科、水城莫普提外,杰内古城廷巴克图阿斯基亚陵邦迪亚贾加拉陡崖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最佳旅游季节为11~1月。 受到伊斯兰激进份子武装攻击之影响,多国发出旅游警示,目前不建议前往该地区旅游。

目前马利政府著重于发展农业、加强基础建设、开发石油探开及开发矿产,并逐渐恢复至2012年政变前的水平。[2][3][14]

过去一掷千金 现在穷的剩黄金

马利帝国的曼萨穆萨一世(又称曼萨‧穆萨Mansa Musa)被认为是史上首富,他的财富是难以估量。

据信于1324~1325年间,他率领6万人的车队前往麦加朝圣,车队如同沙漠中移动的城市,看不到尽头。途中他大肆挥霍并慷慨分发了许多财宝,最著名的当属,他的朝圣队伍抵达埃及的3个月内,挥霍了大量的黄金,直接导致黄金持续贬值,使的埃及的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多年后才恢复。

现今马利政府开放人人皆可淘金,但国民却仍处于贫穷的状态。 这肇因于多数人民是被金矿主所雇用,经过层层剥削后所得仅能温饱。

目前政府透过发展铁矿石开采,使外汇收入自黄金中分散出来。[2][3][15][16][17]

社会

社会概况

马里人口约1933万,绝大多数人口居住于南部。

主要民族为班巴拉人(Bambara, 33%)、富拉尼人(Fulani/Peuhl 13.3%)、索宁克人(Sarakole/Soninke/Marka 9.8%)、塞努福人(Senufo/Manianka 9.6%)、马宁卡人(Malinke 8.8%)、多贡人(Dogon 8.7%)桑海人(Sonrai 5.9%)、图瓦雷克人(Tuareg)等。

多数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另有原始部落宗教(泛灵论)、基督教

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语言为班巴拉语(1972年形成文字),另有各民族之语言。

马里人认为是生产得力助手并视为家庭成员。[2][3][18]

政变后的恐怖阴影

疑种族仇杀 西非马利再传屠村近百人死

政变后的混乱导致马利北境超过半数领土遭盖达组织、激进及分离主义叛军占领,武装冲突造成超过20万以上难民逃往阿尔及利亚、茅利塔尼亚、布吉纳法索和尼日等国。法国与部分非洲国家,应过渡政府要求出兵协助平叛、打击恐怖组织,基本上政府军控制北方地区。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2013年派遣维和部队联合国马利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MINUSMA)前往马利北部维安。政府与北部武装团体于2015年签署了和平协议,缓解敌对状态。

而恐怖组织仍以游击战方式盘据中、北部地区,突袭政府军及维和部队,已造成数百名士兵死亡;煽动多贡人与富拉尼人冲突,并传出多起屠村事件。迄今危机仍未解除。[1][2][3][19][20][21]

政治与外交

政体

马利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采用双首长制(Semi-presidentialism)。总统是国家元首,由人民直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拥有任命总理并组阁的权力。

采行一院制,最高立法机关为国民议会,拥有立法和监督权,采行多党制;议员由人民直选产生,任期5年。

司法机构分别为:宪法法院、最高法院、上诉法院、行政法院、重罪法庭及一审法院,另有巴马科地区法院、商业法院、治安法院和劳动法院。[1][2][3]

政情概述

图瓦雷克叛军宣称阿扎瓦德地区(虚线以北)将从马利独立
来源网站opinionator

莫迪博·凯塔(Modibo Keïta)为首任总统。1968年穆萨·特拉奥雷(Moussa Traoré)发动政变上台。1991年阿马杜·图马尼·杜尔(Amadou Toumani Touré)发动军事政变并遵守承诺,还政于民选政府。1992年由非洲团结正义党阿尔法·奥马尔·科纳雷(Alpha Oumar Konaré)当选总统,成立第三共和国,并于1997年连任。2002年由前军政府领导人杜尔当选总统,2007年连任,其施政方针为加强北方发展及减少国内贫穷,执政期间政局整体稳定。

2012年3月22日马利部分军人以1月北方阿扎瓦德地区的图瓦雷克人分离主义者发动武装发动叛乱,而政府无法有效应对为由,发动政变推翻杜雷政权;政权由“全国民主暨国家重整委员会”(CNRDR, Comité national pour le redressement de la démocratie et la restauration de l'Etat)接管。4月在“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领导下进行密集的调解工作,最终签署协议,将政权移交马利国民议会,由议长迪翁昆达·特拉奥雷(Dioncounda Traoré)领导过渡政府尽速举行民主大选,并处理北部危机。

在布吉纳法索、阿尔及利亚协调下,临时政府与北部武装团体于2013年6月签署和平协议,并举行总统大选,由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Ibrahim Boubacar Keïta)当选,马利内部危机稍缓;2014年政府与北部武装团体在阿尔及尔启动和谈,在国际调解下,于2015年6月正式签署了和平协议。凯塔于2018年再度连任。[1][2][3]

外交

现为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非洲联盟(AU)、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之成员。

目前外交策略以区域发展、争取援助、拓展南非欧盟的关系。

与布吉纳法索有边界争议,经国际法庭仲裁后,目前两国关系修复,双方高层往来频繁。[1][2][3][22]

世界遗产

马利境内有4个世界遗产

分别为1个为复合遗产(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邦迪亚贾加拉陡崖(多贡族地区)Cliff of Bandiagara(Land of the Dogons);3个被列入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杰内古城(Old Towns of Djenné)、廷巴克图(Timbuktu)、阿斯基亚陵(Tomb of Askia)。[23]

目前有8项入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25]

马尔卡拉的面具及木偶的呈现 (Coming forth of the masks and puppets in Markala)
阿尔及利亚、马利与尼日图阿雷格社区的Imzad习俗与知识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linked to the Imzad of the Tuareg communities of Algeria, Mali and Niger)
马利和布吉纳法索色努佛社群的巴拉风文化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xpressions linked to the balafon of the Senufo communities of Mali, Burkina Faso and Côte d’Ivoire)
柯勒度告秘密社团:马利的智慧仪式 (Secret society of the Kôrêdugaw, the rite of wisdom in Mali)
坎加巴村的圣屋,七年一次的卡玛布隆屋顶重修典礼 (Septennial re-roofing ceremony of the Kamablon, sacred house of Kangaba)
在古鲁坎富加宣读的“曼登宪章” (Manden Charter, proclaimed in Kurukan Fuga)
桑科蒙:桑科湖集体捕鱼仪式 (Sanké mon, collective fishing rite of the Sanké)
雅阿拉与迪卡文化场域 (Cultural space of the Yaaral and Degal)

视频

非洲的马里曾是黄金之国,千年前绝对是土豪文明!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马利共和国 Republic of Mali. 中华民国外交部全球资讯网. 2018年 [2019-11-27] (中文).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AFRICA MALI. CIA. 2019-10-02 [2019-11-27] (英语).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马里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9年7月 [2019-11-27] (中文). 
  4. 厌烦了千遍一律的大城市,来这看看,还有全世界最大的泥砖建筑. 每日头条. 2019-05-05 [2019-12-03] (中文). 
  5. 5.0 5.1 Mali travel guide. worldtravelguide. [2019-12-03] (英语). 
  6. Islamic Manuscripts from Mali: Timbuktu-an Islamic Cultural Cente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9-12-03] (英语). 
  7. History. lonelyplanet. [2019-12-03] (英语). 
  8. Mali. FOTW. 2014-01-25 [2019-11-29] (英语). 
  9. 在恶搞国旗吗?不~火柴人真的存在过~. ETtoday新闻云. 2015-04-29 [2019-11-29] (中文). 
  10. Flag of Mali. flagpedia. [2019-11-29] (英语). 
  11. James Marr. City of Myths, River of Dreams: Overland from the Barbary Coast to the Gulf of Guinea. Troubador Publishing Ltd. 2013-08-01: 117 [2019-12-03] (英语). 
  12. Mali-Geography. globalsecurity. [2019-12-03] (英语). 
  13. Mali Geography. worldatlas. [2019-12-03] (英语). 
  14. Terrorism - Mali travel advice. GOV.UK. [2019-12-03] (英语). 
  15. 这个国家穷的只剩黄金,人人淘金年赚6亿,却吃不起粮食. 每日头条. 2017-08-21 [2019-12-03] (中文). 
  16. 穷得只剩下黄金了?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就来自这个国家. 每日头条. 2019-08-24 [2019-12-04] (中文). 
  17. 史上首富:盛世王朝的繁荣和衰败. BBC News 中文. 2019-03-14 [2019-12-04] (中文). 
  18. 马里. 中国领事服务网. [2019-12-02] (中文). 
  19. Mali attack: Behind the Dogon-Fulani violence in Mopti. BBC. 2019-03-25 [2019-12-02] (英语). 
  20. Why France is focused on fighting jihadists in Mali. BBC. 2019-11-27 [2019-12-02] (英语). 
  21. 马利惊传“猎人屠村”!包围村庄进屋攻击 至少100多人死亡. ETtoday新闻云. 2019-03-24 [2019-12-02] (中文). 
  22. Frontier Dispute (Burkina Faso/Republic of Mali).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2019-12-02] (英语). 
  23.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19-12-02] (英语). 
  24. Mali and the 2003 Convention. UNESCO. [2019-12-02] (英语). 
  25. 无形文化遗产.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9-12-0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