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雄市立青年国民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雄市立青年国民中学
图片来自ruten

高雄市立青年国民中学英语:Kaohsiung Municipal Youth Junior High School),简称青年国中,是一所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国民中学。此外也是高雄市双语特色的学校。

历任校长

  • 首任校长:廖仁智
  • 第二任校长:林文正
  • 第三任校长:李丽华
  • 第四任校长:陈当木
  • 第五任校长:钟莉娜
  • 第六任校长:林月盛(现任)

校歌

迎著晨光 青年的臉永遠向著

旭日初升的东方 把阴影踩在脚下

我们总是乐观而开朗 用知识为我们

双手注满力量 用希望让我们

生命充满阳光 等到有一天

我们展翅飞翔 这里就是我们迎向世界的

第一扇窗

学校沿革

民国85年代,本校基地为县府所有,位于高雄县凤山市忠孝里青年路与光复路交叉口路段,当时此区除了一汽车教练场外,其馀为闲置空地。因此区人口迅速成长,邻近凤西国中已有100多班,忠孝国中也有60班,两校均均已达饱和状态,无法再接收新生。为了纾解学生的骤增,以及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让学生能就近方便入学,特别在此基地成立一所新设学校。以校门前之大路名称为名“高雄县立青年国民中学(是离高雄县政府所在地最近的一所国中)。于民国99年12月25日,因县市合并改名为“高雄市立青年国民中学”。

民国85年元月奉余县长政宪指示,正式编制预算进行规划设校事宜。由原林园国中廖校长仁智奉令兼办筹备工作,并由县府委托禾耘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进行规画设计。85年7月廖校长奉令专职筹备设校事宜,并借用高雄县凤山市中山国民小学辅导室为联络处。

学校规模原规画为中型学校(约30~40班),但因新生入学暴增,于86学年度即招收一年级新生564名共14班,至88年第三期校舍竣工,学校规模大致底定,教职员工138名,班级数55班。尔后继续增班,87学年度即由教育局列为总量管制学校至今(105学年度),至98学年度已达62班为大型学校规模,容量亦达饱和状态,无法继续增班。

学校愿景

  • 学校愿景
    • 好YOUNG老师:顾好、教好、带好
    • 好YOUNG学生:做好、读好、学好
  • Student Vision
    • Young:年轻活力、乐观进取
    • Outstanding:追求卓越、终身学习
    • United:团结合作、负责任、重荣誉
    • Nature & Environment:具人文艺术素养、关怀乡土、自然与环境
    • Global:具资讯应用、英语沟通能力、接轨国际
  • Teacher Vision
    • Youthful:年轻有劲、热心教学
    • Open-minded:开明达观、用于创新
    • Unique:学有专精、见解独到
    • Noble:品德高尚、有为有守
    • Growing:充实自我、不断成长

学校特色

  • 双语课程:一、二年级每班每周两节弹性课程,聘请外师全英上课。每年举办英语话剧与英语合唱比赛。
  • 数理资优班:每年招收30名数理资优生。特色为独立研究、机器人、创客自造、创意发明。
  • 精致社团:青年之音、童军团、管乐团、热音社、热舞社
  • 体育班:举重队、篮球队、田径队

学校

学校(或称学院) 是一种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环境的机构,并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增进对学生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现时,大部分国家设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时更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需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分类因文化和制度而异,但可以总括为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一般为儿童而设,提供基本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通常会就读中学。最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可成为“大学”或“专科学校”。

在这些主要学校类型外,在某些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前后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幼儿园幼稚园年幼儿童而设,在小学教育前就读。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中学生可选择就读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院或神学院。某些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另类学校,接受有别于主流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另类教育

学校也可分为政府营运和私人营运的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够提供某种教育方法或课程时设立。某些私立学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时,作出额外教育,如基督教学校伊斯兰学校佛教学校等。为成人而设的学校更提供专门教育,如军事学校商学院,等。另类学校更包括在家学校线上学校等,使教学可以脱离传统校舍。

历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于公元597年的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1];而中国最早的学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后逐渐出现太学之类官方办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著时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学校辟雍统治阶级培养下一代品格礼乐军事技巧的场所。

但如果学校实行填鸭式教育制度,只会令学生无法吸收知识,违背学校令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理念。

常见的分级

欧洲的一些地区,高级中学英语: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英国,学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机构,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园和小学)和中学。而这些学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这个机构来管理的。

北美,学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机构,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园、小学、中学(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据招生的学生年龄及地区而定)、高中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来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常见的分类

英国北美学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运作管理的机构,不一定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一部份。学校可以专精于某一个领域,例如:经济学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学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于某类学生而设立,如特殊学校、聋哑人士学校等。

批评与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阶级结构再制机制。

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欢学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学校或其他另类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学,或参与非学校教育机构,而不去上学。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是训练动物的机构,有些学校训练一般的生活常规,有些则教导专业的导盲技术。

现代学校

在现代,学校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部分的学生为了文凭而打混摸鱼。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而忽略教导伦理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

校园设施

参考文献

  1.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