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雄港車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港車站
圖片來自kaohsiungps

高雄港車站位於高雄市鼓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第一臨港線上的鐵路車站,現已裁撤。目前原站場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認養,站房及月臺部分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認養,並於2010年10月24日整理為打狗鐵道故事館,2017年10月1日更名為舊打狗驛故事館,2019年1月起閉館進行屋面的解體修復,8月31日施工完畢並開館。

歷史

創始時期

在縱貫鐵路開始興建之前,由日軍興建的「臺灣陸軍補給廠輕便鐵道」路線便已鋪設到現在哨船頭第一船渠附近,並在當地設立「臺灣陸軍補給廠打狗辦事處」。後來在1889年,為配合縱貫鐵路南部線興建,由「臨時臺灣鐵道鋪設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前身)接收這條輕便鐵道的「打狗-臺南」段,以便由打狗港運送興建縱貫鐵路南部線的材料。第一代打狗停車場興建於1900年3月,位置為鹽埕埔車路頂,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約在今天的鼓山一路87巷口一帶。隨著縱貫線「打狗—臺南」段在1900年11月29日通車,1907年鳳山支線(屏東線)通車,打狗停車場同時成為鳳山支線起點。

第一代打狗停車場腹地受制於打狗山後壁港河道,離高雄港也尚有一段距離,轉運不便。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便在1904年6月到1907年8月填埋供新站場使用的埋立地(3萬8千多坪),之後在1908年進行車站南遷工程,1908年5月5日完成站場整備後,第一代打狗停車場在1908年6月1日開始拆除。第二代打狗停車場則在1908年9月15日完工,其位置在今天站房的北邊,正對著臨海三路。

1920年隨著臺灣行政區劃改制,打狗改稱高雄,站名遂從打狗停車場、打狗驛更名為高雄驛。考慮過去因財政因素而採取的速成主義,導致臺灣總督府所轄的鐵道體質不佳。在1926年生野團六擔任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長後,一改昔日態度,對台灣交通建設提出了一連串的改善計畫。其中鐵道部提出以700萬改善基隆、臺北、高雄三站的計畫,然而因為財政因素,最後高雄驛的改善僅以50萬預算通過}。同時高雄與臺南之間的複線工程也逐步推進,於1933年9月複線工程完工後,列車班次得以增加。

1930年代,高雄市逐漸發展,1910年代開發的舊市區(今哈瑪星鹽埕區)已經趨近飽和,高雄州遂於1936年發表「大高雄都市計畫」,該計畫除將高雄市定位成重工業都市(尤以軍需工業為重點)外,也計畫在新的市區中心設置「高雄新驛」,由內而外為商業區、住宅區與工業區,並以設計作為貨運輸送骨幹的環狀鐵路(今高雄臨港線)作為市區界線。興建於大港埔的新高雄驛於1941年6月22日開始營運,而原本的第二代高雄驛則改稱高雄港驛,主要辦理貨運。當時縱貫線上的客運列車改停新車站,貨物列車停舊車站,但潮州線客運列車仍會開到舊車站,後來潮州線客運改使用單輛汽油車行駛後,可在高雄港驛直接調頭轉向,繼續經山下町田町舊城等站開至臺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整個大高雄被劃為「要塞地帶」,高雄港驛等重要設施禁止攝影,要發行風景明信片譯得先經過審閱後才能發行。而隨著戰況惡化,臺灣的鐵路運輸也逐漸受到影響,甚至後來到了白天不敢行駛火車的情況。當時由高雄港驛鄰近高雄港等重要設施,遭到美軍大幅轟炸,車站、軌道設施近乎全毀,第二代高雄驛站房全被燒毀,扇形車庫也遭重創,據說當時沉重的轉車盤也被炸飛{。

臺灣鐵路管理局時期

  • 1947年4月:重建現存站房,南、北號誌樓依原建築稍加改建;南號誌樓後來於2002年配合高雄捷運工程而拆除。
  • 1967年:第一臨港線全線通車;木造前鎮車場設立。
  • 1968年:停辦屏東線客運業務,專辦貨運。
  • 1970年6月:中島車場設立。
  • 1973年:前鎮車場加強為磚造建築。
  • 1993年:高雄港務局將高雄港站內的扇形車庫索回拆除。
  • 1995年11月:拆除屏東線高雄港站至三塊厝站間軌道,同時拆除位於愛河上高雄川橋。
  • 2002年7月31日:蓬萊線拆除。
  • 2002年9月20日:高雄港站與高雄車站(願景館)被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 2002年12月7日:高雄港站南號誌樓以南各股因捷運施工停用。
  • 2002年12月16日:高雄港站南號誌樓拆除。
  • 2005年10月20日:貨運列車改於前鎮車場到發。
  • 2008年7月3日: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高雄港檢車分段遷移至高雄機廠遷移完成;鼓山車站=高雄港站路段及高雄港站站內區亦隨之停用。
  • 2008年11月1日至9日:辦理「摩登高雄‧百年風華」活動,開行「高雄港尾班車」專車;最後一班列車於九日下午五點三十分由高雄港站駛離後,鼓山車站=高雄港站不再有火車行駛。隨後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之鼓山車站一至六股拆除工程開工,鼓山車站通往高雄港站的鐵軌正式截斷,此後火車再也無法駛入高雄港站。
  • 2008年11月19日:第一臨港線西段(包括中島車場全站及中島線、苓雅寮車場全站、高雄港站全站及濱線)准予停用。
  • 2008年12月16日:高雄港站及其管理之新光車站裁撤,12月31日辦理交接[1],高雄港站所屬之前鎮車場業務移至高雄車站管理。

廢站後

  • 2009年起,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展開文化保存運動。
  • 2010年6月15日:高雄市政府將臨海二路打通至七賢三路工程(臨海新路)完工通車,高雄港站站內區的鐵道腹地從此被切割成兩塊。
  • 2010年10月24日:利用高雄港站閒置站房整理而成的「打狗鐵道故事館」開館,館內展出相關鐵道文物,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營運。
  • 2011年1月24日:停駛後保存於蓮池潭的CT251(實為CT259[2][3])和DT609蒸汽機車搬運到高雄港站。
  • 2011年4月23日:高雄港站自行車道完工啟用,該工程對高雄港站場域景觀影響甚鉅。
  • 2012年1月3日: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與臺鐵高雄機廠合作,新增六節各式車廂至站區股道展示,除已有百年歷史之15EF19平車外,35BK32952行李車更恢復為原始藍啞鈴之塗裝。新增車輛如下:35SP32426客車(1966年)、15EF19平車(1912年)、35BK32952行李車(1970年)、35F20106平車(1975年)、3CK2109篷守車(1982年)、35G20060敞車(1969年)。
  • 2013年4月10日:原停放於臺南市南化水庫之Motor Coach Industries製MC-8(車號FA-986),遷移至高雄港站靜態展示(現因租約到期已移往別處)。
  • 2014年3月8日:臺灣電力公司將已停用之兩部調車機與一輛煤斗車捐贈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並將車輛陳列於高雄港站。新增車輛如下:日立製L02(D-3)調車機、P35H22019煤斗車(1996年臺灣機械製)、L03調車機(1986年SCHÖMA製)。
  • 2015年8月21日:原展示於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之CK58(1912年汽車會社製)蒸汽機車,遷移至高雄港站靜態展示。
  • 2015年8月22日:哈瑪星願景聯盟發起「822白風箏行動」,抗議交通部將高雄港站土地分區招商開發,主張「拒賣文史資產、鐵道全區保留」訴求;但台灣鐵路工會認為地方政府是假借文史名義覬覦臺鐵土地開發利益,並於當天到場抗議白風箏行動。台鐵工會並未知會打狗鐵道故事館就在館藏的蒸汽機車上綁上黑氣球,此舉引來館方抗議。
  • 2016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因應高雄捷運環狀輕軌哈瑪星站工程,吊掛移置部分戶外展示車輛。
  • 2016年10月:因環狀輕軌路線使用臨海新路路廊,原本高雄港站站內區以平交道形式保存於臨海新路的鐵軌,在輕軌工程中正式遭到截斷。
  • 2017年8月1日:環狀輕軌哈瑪星站連通原高雄港站月臺的木棧道施作時,將木棧道直接覆蓋於舊鐵軌之上,破壞舊有鐵道紋理,引發爭議。
  • 2017年9月26日:環狀輕軌第一階段全線通車,於高雄港站月臺舉辦通車典禮。
  • 2017年9月28日:打狗鐵道故事館招牌更換為「舊打狗驛故事館」。
  • 2017年9月29至30日:原配合環狀輕軌哈瑪星站工程移置之車輛,吊掛移動至新的陳列位置。
  • 2017年10月1日:正式更名為舊打狗驛故事館。
  • 2018年1月1日:舊打狗驛故事館改由「春臨臺灣文化事業坊」及「社團法人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共組之團隊營運。
  • 2019年1月1日: 休館進行屋面的解體修復,工期約5個月。[4]
  • 2019年8月31日:歷經變更設計而延後的屋頂解體修復工程大致完成,於本日重新開放入館參觀,當日開館特別鳴響L02(D-3)調車機警笛及CT259蒸汽機車汽笛。

車站構造

  • 月台10座(一般列車月台5座,貨物線3座,預備線、外中線各1座)。
  • 北號誌樓

利用狀況

  • 貨運車站,已經裁撤,原為一等站。現為舊打狗驛故事館,主管機關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原管轄高雄臨港線的四處車場—前鎮車場中島車場苓雅寮車場草衙車場
  • 高雄港站尚未裁撤時,由於臨港線鐵路車輛原本行經的屏東線專用路線已經拆除,因此順行車輛必須先繞行至鼓山車站,再經由縱貫線行駛至高雄車站。
  • 為了配合高雄臨港線沿線土地的重新利用計畫,原本於本站到發的貨運列車的改至前鎮車場到發。惟高雄港站裁撤後,前鎮車場業務已經移至高雄車站管理。

車站週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