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鎮北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雄鎮北門為打狗山哨船頭港口砲台之門額題字,該砲台位處哨船頭近港北岸,略高於海平面。
據《鳳山縣采訪冊》載,雄鎮北門砲台「在臨港扼要處,周里許,營房八間、大炮兩尊」。
清同治13年(1874)5月,日軍以琉球漂流難民事件為藉,登陸今恆春;清政府命沈葆禎來台辦理海防事務,10月中日議和,12月日軍撤出恆春。
清光緒元年(1875),沈葆禎派唐定奎督造,同時興工建造雄鎮北門砲台、旗後砲台以共扼打狗港,而於清光緒2年(1876)完工;因聘任英國工程師設計,砲台雖屬歐式,但仍融入中國式城門,與旗後砲台各具特色。 [1]
歷史沿革
-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軍以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為藉口登陸恆春,即為「牡丹社事件」,於是清廷命沈葆楨來台辦理海防事務。
- 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年完工。
- 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雄鎮北門砲臺增置兩門4.5噸重的阿姆斯壯大砲(砲管口徑6吋)。
- 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乙未戰爭,日軍與守軍發生激烈砲戰,日軍突破臺灣守軍防線,打狗港三處砲臺遂陷落。日治時期之後,大砲亦被移走,只剩弧形砲座、砲臺城門及牆垣。而營舍則被充為港口信號管制所,砲臺內則作為辦公房舍。[2]
建築
打狗地區共有三座砲臺,即雄鎮北門砲台、旗後砲台及大坪頂砲臺,依地形分別為低、中、高三種高度,在射程上也分近程、中程、遠程三種距離。
雄鎮北門砲臺規模較小,並有大砲兩尊,屬高度最低的近程砲臺,為配合地形高低起伏,四周厚牆以三合土、咾咕石疊成,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砲臺。
砲台城門是以紅磚砌成的中國式城門,其上有五個雉堞,雉堞上有窺孔,可容數人站立。兵舍採地下化,入口斜坡兩側地下設置營房與儲藏室。砲臺四周厚牆以三合土、咾咕石疊成,為配合地形高低起伏,形狀頗為不規則。
砲座前的牆堵使用版築法,表面可見到一層一層的痕跡,至今仍然非常堅固。
參考文獻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 古蹟 > 雄鎮北門
- ↑ 雄鎮北門.高雄市鼓山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