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鬻,汉字,拼音是yù,注音为ㄩˋ,部首鬲部,上下结构,总笔画22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鬻

拼音; yù

繁体; 鬻

部首; 鬲

五笔; xoxh

仓颉; nnmrb

郑码; yzjl

笔顺; 154312345151251254312

字级; 二级(6476)

读音; yù

词性; 动词

出处; 卖柑者言

组词; 卖官鬻爵

意思; 卖

基本释义

鬻,汉语二级字, (1) 卖:~歌。~画。~文为生。卖儿~女。

(2) 〔淫~〕水流溪谷之间。

(3) 古同"育",养育。

(4)方言溢出:~锅,汤~了。

(5) 郑码:YZJL,U:9B3B,GBK:E5F7

(6) 笔画数:22,部首:鬲,鬻yù。

读音

﹝现﹞鬻yù

﹝古﹞ 鬻zhōu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字 (yù)鬲:煮饭的炊具。两个"弓"字代表热气腾腾。米在鬲里热气腾腾。所以"鬻"的本义是:粥 。"鬻"原为"粥"的本字,"粥"是"鬻"的异体字,后两字从形、义分化,鬻的本义消失,由"粥"代替本义。而"鬻"则假借为"卖" )

(2) 卖,出售鲋也鬻狱。--《左传·昭公十四年》

市贱鬻贵。--《国语·齐语》

人争鬻之。--明·刘基《卖柑者言》

夫人有以佐之,恐以为公(袁可立)忧,或鬻之,或贷之,以舒公也。--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明告鬻梅者。--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

《宋书·邓琬传》:"琬性鄙暗,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较。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三月之后,风俗大变。市中鬻羔豚者,不饰虚价;男女行路,分别左右,不乱;遇路有失物,耻非己有,无肯拾取者,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

(3) 又如:鬻卜(卖卦);鬻文(为人撰写文章而接受酬劳。即"卖文");鬻技(出卖技艺以谋生);鬻歌(卖歌,以歌唱谋生);鬻爵(出卖官爵)

(4) 使用。如:鬻狱(利用讼案而收受贿赂);鬻举(使用钱财贿赂而登科第)

(5) 盗取。如:鬻事(盗取事名);鬻权(弄权)

(6)动词,鬻读yū,河南方言,指汤菜溢出。如鬻锅,汤鬻了。

(7)"第归,杀而鬻(卖)之。"选自《闵行区初三语文质量测试》课外文言文

形容词

鬻yù

[形]

幼小。如:鬻子(稚子) 常用词组

名词是鬻盾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并之六切,音祝。《说文》䭈也。《注》今俗作粥。《尔雅·释言》鬻,糜也。《注》淖糜。《仪礼·士丧礼》鬻馀饭。《注》以饭尸馀米为鬻也。《左传·昭七年》𫗴于是,鬻于是。《注》𫗴鬻,糊属也。

又《集韵》《正韵》$余六切,音育。《左传·昭三年》有鬻踊者。《注》卖也。

又《庄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音义》鬻,养也。

又姓。《前汉·艺文志》鬻子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又《集韵》居六切,音鞠。《诗·豳风》鬻子之闵斯。《传》鬻,稚也。《朱传》养也。

又《集韵》忙皮切,音糜。通作鞁鞇。

又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音㤕。《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闲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常用词组

1. 鬻狱yùyù

[receive bribe in handling a case] 借诉讼案件收取贿赂

忍于鬻狱。--清·方苞《狱中杂记》[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