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魏安釐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安釐王
概要
姓名 魏圉 姬圉
陵墓 不明
政权 魏国
在世 (?─公元前243年)
在位 (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
年号


魏安釐王

魏安釐(xī)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为牵制孟尝君田文,封弟公子无忌信陵君(今河南宁陵)。前273年,白起进攻魏国孟尝君田文举荐芒卯为主帅,白起华阳大败魏军,芒卯战败而逃,田文失势后,他的许多门客投奔魏无忌门下。

人物生平

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郸,赵国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请求魏国救援,魏安釐王惧怕秦国,不敢进军。魏无忌请求如姬魏安釐王的卧室内窃出晋鄙的兵符,晋鄙见了兵符,表示怀疑,随行的朱亥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以精兵八万开赴前线,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魏安釐王任命魏无忌为上将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魏无忌同年病死。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秦、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

窃符救赵

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1]。 ,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平原君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安厘王魏无忌送信,请求魏国救援,魏安厘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安厘王魏安厘王惧怕,就派人通知晋鄙停止进军,留在邺扎营驻防,名义上为救赵,实际在观望形势的发展。

平原君不断派使者前去魏国催促,并责备魏无忌不顾赵国魏无忌姐姐的危亡。魏无忌为此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安厘王出兵,门客也用尽各种办法劝说,但魏安厘王惧怕强大的秦国,始终不肯听魏无忌的意见。魏无忌估计魏王已不肯出兵救赵,又不想看着赵国灭亡,于是凑齐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门客前去赵国和秦军死拼。

魏无忌带着车队路过夷门时遇见侯赢,于是把情况告诉了侯赢侯赢劝阻魏无忌说,这样去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一点作用都没有。并向魏无忌秘密献策,让魏无忌去找魏安厘王的宠妃如姬帮忙,让如姬魏安厘王的卧室内窃出晋鄙的兵符,因为魏无忌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是肯定会为魏无忌效命的。魏无忌听从了侯赢的计策,前去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兵符交给了魏无忌魏无忌拿到了兵符准备上路,侯赢又让魏无忌把屠夫朱亥带上,以便晋鄙在看到兵符仍不交出兵权的情况下让大力士朱亥击杀他。

魏无忌到了邺,拿出兵符假传魏安厘王的命令要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表示怀疑,不想交出兵权。此时的魏无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让朱亥动手,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

魏无忌统领晋鄙的军队后,精选士兵八万开拔前线。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救援赵国,在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

史记记载

十九年,昭王卒,子安釐王立。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来救,予温以和。三年,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破我及,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九年,拔我怀。十年,秦太子外质于死。十一年,拔我郪丘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与始孰彊?”对曰:“不如始彊。”王曰:“今时如耳、魏齐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彊以攻秦,犹无柰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以伐,其无柰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旗冯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晋六卿之时,知氏最彊,灭范、中行,又率之兵以围赵襄子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湛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韩康子韩康子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兵虽彊,不能过知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于是秦王恐。

相约而攻使人求救于,冠盖相望也,而救不至。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之急已。”唐雎对曰:“大王已知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之彊足以为与也。今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而彊二敌之,则王何利焉?”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氏复定。

赵使人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未杀。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不予王地,则王将柰何?故不若与先定割地,然后杀痤。”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之免相也,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彊亦将袭之欲,则君且柰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魏王救之故,欲亲而伐,以求故地。无忌魏王曰: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亲戚若此,而况于仇雠之国乎?今王与共伐而益近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群臣莫以闻则不忠。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彊之兵,王以为不亡乎?亡,郑地,与大梁邺,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彊之亲,王以为利乎?非无事之国也,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上党而攻彊,是复阏与之事,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又不敢。伐,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阸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上蔡召陵,与兵决于陈郊,又不敢。故曰必不伐矣,又不攻矣。夫亡之后,兵出之日,非无攻已。固有怀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之欲诛之久矣。叶阳昆阳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夫憎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七攻,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于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异日者,从之不成也,疑而不可得也。今受兵三年,桡之以讲,识亡不听,投质于,请为天下雁行顿刃,必集兵,皆识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之约,而挟之质以存,而求故地,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伐韩,而又与彊邻之祸也。夫存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上党于共、甯,使道安成,出入赋之,是重质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必不敢反,是之县也。以为县,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二周安陵必危,大破,甚畏,天下西乡而驰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二十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得全。无忌因留。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无忌,率五国兵攻,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太子增质于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曰:“公孙喜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于。”乃止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三十四年,安釐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湣王信陵君无忌卒。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