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腮风三联疫苗(英语: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 MMR),港澳台译为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大陆简称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德国麻疹)的疫苗,由三种疾病病毒的活性减毒活病毒混合而成,是以注射的方式施打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最早是由莫里斯·希勒曼在默克药厂时所研发。
最早特许的麻疹疫苗是在1963年问世,在1968年出现了改良版的疫苗。腮腺炎疫苗及风疹疫苗分别是在1967年及1969年发明的。1971年时这三种疫苗合并为三联疫苗,也就是麻腮风三联疫苗。
麻腮风三联疫苗在1971年获得美国的许可使用,在1989年开始引入第二剂的施打。自从1970年代出现的最原始版本起,麻腮风三联疫苗开始在世界各地广为使用,已在超过六十个国家使用,数量超过五亿剂。
麻腮风三联疫苗一般是给儿童施打的疫苗,第一剂一般是在一岁时施打,在入学前(大约四到五岁)会再施打第二剂。第二剂是为了小部分(约2至5%)施打第一剂后对麻疹还无法完全免疫的人施打,使其建立免疫力[1]。不过施打疫苗的时程会随各国而不同。一般也会建议针对部分感染HIV的成人病患施打麻腮风三联疫苗。
目录
有效程度
1938年至1963年的麻疹病例的变化很大,每年从15万至85万人不等。在麻疹疫苗首次导入后,有明显的衰退,1968年时只有25,000名病例。在1971年及1977年再度爆发,病例分别为75,000人及57,000人。之后每年的病例都是数千人,到1990年麻疹疫情爆发,病例28,000人。在1990年早期病例降到每年约数百人,到2000年代时每年病例只有数十人 美国在开始使用麻疹疫苗后,每年病例显著下降。
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麻疹是相关普遍的疾病,甚至被认为是“像死亡和税一样无法避免”。美国在1963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每年的病例从数十万人降到数万人。1971年及1977年的麻疹疫情使得疫苗使用量上升,在1980年代每年的病例降到数千人。在1990年又有三万人感染麻疹,因此又推动了新一波的疫苗接种,并且在指定的时间再补打第二剂疫苗,在1997年至2013年时,每年的病例少于二百名,多半认为美国已不再流行麻疹。
麻疹疫苗对于预防疾病、残障及死亡上的助益有相关文献支持。在开始麻疹疫苗接种后的头二十年,美国估计减少了5200万名麻疹病例,减少了17,400名智能障碍病例、以及让5,200人免于死亡。在1999年至2004年时,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动的策略推昇了麻疹疫苗在全球的使用情形,估计每年减少了1400万人死亡。在2000年至2013年之间,麻疹疫苗让因为麻疹死亡的病例减少了75%[2]。
麻疹在全球列为地方性流行疾病,虽然自2000年起美国宣告境内的麻疹已经消灭,不过为了要避免美国麻疹再度爆发,维持美国境内不再流行麻疹的情形,需要维持高疫苗注射率,也要和拒绝注射疫苗的人有良好的沟通。美国在2005年有66年麻疹病例,其中约超过一半的病例是因为一个没有注射过疫苗的人,在去罗马尼亚旅游后感染了麻疹。而此感染者回到社区,接触到许多也没有注射过疫苗的儿童。这次的疫情造成34人感染,大部分是儿童,几乎全部未接种疫苗,其中有9%住院,这些疫情造成的支出约美金167,685元。因为周围社区的疫苗注射率高,因此避免了一波大规模的疫情。
流行性腮腺炎是另一种病毒性的疾病,多半发生在儿童身上,以往相关常见。若青春期的男性感染了腮腺炎,可能会造成睾丸炎的并发症,有些会导致不孕。
风疹在疫苗广泛使用之前也是很普遍的疾病。风疹主要的风险是出现在怀孕时。若孕妇感染到,婴儿会有先天性德国麻疹综合征,会有明显的先天性障碍。
麻腮风三联疫苗导入的原因是用一剂疫苗代替三剂疫苗,减少注射次数以及带来的疼痛,而且比三次不同时间注射三剂疫苗要更加快速以及有效。
2012年时,考科蓝实证医学数据库发表了麻腮风三联疫苗科学研究的系统综述,作者指出“现有麻腮风三联疫苗在安全性及有效程度上的证据支持目前大规模的免疫政策,目的是为了根除全球麻疹,并且降低腮腺炎和风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腮腺炎和风疹会造成上呼吸道的疾病,也会造成肺炎以及支气管炎的并发症。麻腮风三联疫苗也有助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避免其加重。
视频
麻腮风三联疫苗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麻腮风三联疫苗禁忌人群 有以下六类,起跑线亲子网,2017-05-10
- ↑ 麻疹疫苗使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84% ,搜狐,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