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黦鹬
Far Eastern Curlew

Hiyashi Haka拍摄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学名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目/科/属  鸻形/鹬/杓鹬

迁徏状态   过境鸟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53-66cm/390-1350g

别名:红腰杓鹬、大杓鹬(中国),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粉肤色、嘴长且下弯、长度约为头长的3倍。脚青褐色。

  • 成鸟
  1. 雌鸟嘴较长。整体大致棕褐色。
  2. 头、颈、胸有黑褐色细纵纹,延伸至腹,胁有黑褐色矢状斑。
  3. 体背有黑褐色轴斑及淡色羽缘,腰至尾羽密布黑褐色横纹。
  4. 下腹及尾下覆羽淡棕、并具黑褐色矢状斑。
  • 亚成鸟体背有淡色羽缘,体下暗色纵纹较细,胁暗色矢状斑较少。三级飞羽羽缘有淡色三角斑。
  • 飞行时,无白腰,翼下覆羽密布暗色横斑。

目录

栖地&习性

在生苔藓或过渡性沼泽,苔藓地衣沼泽和湿润的草地以及沼泽地中繁殖。

性羞怯,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觅食,但在休息或夜间栖息地则常木水人人人集成群。于水边或沙地以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沙地或泥中探取洞中的蠕虫或甲壳动物。

繁殖地的饮食包括昆虫,例如甲虫和蝇类的幼虫以及两栖动物。在秋季迁移期间,浆果为食。

繁殖

5月初至6月下旬筑巢。

保育

濒临灭绝。

鸣声

飞行时发出响亮“喀-哩、喀-哩、喀-哩”声。

外观相似性

大杓鹬羽色偏灰,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飞行时翼下覆羽白,下背及腰白色明显。

分布

E西伯利亚,从R Nizhnyaya Tunguska E的上游到Verkhoyansk山,再到Kamchatka,再到S至极端东北中国(黑龙江东北)和Ussuriland。日本的冬季,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南部,到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但大部分移民到澳大利亚,少数人到达新西兰。从未在马达加斯加录制。[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Far Eastern curlew feeding, 黦鹬进食,红腰杓鹬进食(中国称大杓鹬)
ホウロクシギ Far Eastern Curlew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IUCN R.L. EN】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