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鼐(nài),本义大鼎。特指:大鼎、头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最多可用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鼐

拼音; nài

部首; 丿

字码; U+9F10

仓颉; NSBUL

本义; 大鼎

笔画; 14

注音; ㄋㄞˋ

出处; 《鲁诗》

部外笔画; 13

五笔86; EHNN

五笔98; BHNN

笔顺编号; 53251115132125

四角号码; 17227

UniCode; CJK

英译; incense tripod

基本字义

● 鼐

◎ 大鼎。

详细字义

◎ 鼐

〈名〉

形声。字从鼎,从乃,乃亦声。"乃"义为"重复"、"再度",引申为"一系列"。"乃"与"鼎"联合起来表示"同一系列的青铜鼎"。

本义:列鼎。

特指:大鼎、头鼎。

说明: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这些鼎往往形制、花纹相似而大小不同,它们的尺寸依次递减,排列起来,就是所谓"列鼎"。这套用鼎礼制被称作"列鼎制度"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奴代切《集韵》《韵会》乃代切,$音耐。《说文》鼎之绝大者。《广雅》鼎绝大谓之鼐。《诗·周颂》鼐鼎及鼒。

又《广韵》奴亥切《集韵》《韵会》《正韵》曩亥切,$音乃。义同。

又《集韵》宁邓切,能去声。大鼎也。

说文解字 【卷七】【鼎部】鼐

鼎之绝大者。从鼎乃声。《鲁诗》说:鼐,小鼎。奴代切[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