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齐体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姓名 齐体物
别名 诚菴
出生年 不详
死亡年 不详
官宦经历 康熙三十年(1691)由漳州海防同知调任台湾府海防捕盗同知。
编著作品 参与高拱干《台湾府志》之编校

齐体物(?-?),号诚菴满州正黄旗人。康熙丙辰年(1676)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由漳州海防同知调任台湾府海防捕盗同知[1],33年(1694)任台湾府知府。《台湾府志》谓其“稽查商船,津梁无阻;凡有谳决,多所平反”。[2]

著作

曾参与高拱干《台湾府志》之编校,留有一篇序文。除〈台湾府志序〉外,尚有〈台湾杂咏〉、〈台湾八景〉等诗作存世。

七言律诗

竹溪寺
梵宫[3]偏得占名山,屼[4]作蛮州[5]第一观。涧引远泉穿竹响,鹤期朝磬[6]候僧餐。夜深佛火摇鲛室[7],雨里槟榔缀法坛。不是许珣[8]多爱寺,须知司马是闲官[9]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全台诗》第壹册。传说竹溪寺为台湾第一座寺院,事实上竹溪寺的修建历史要等到乾隆后期才开始有较明确的记载,乾隆54年(1789)里人蔡和生倡修,至嘉庆元年(1796)黄钟岳等再募捐重修。光绪12年(1886)候补通判鲍复康重修,此时竹溪禅寺已成为一栋标准闽南风格寺院,位于今台南市南区体育场附近。此诗承袭一般传说,首二句指出竹溪寺是“蛮州第一观”,可见领台之初前来的清朝官员对台湾的“异域观感”。三四句著重在听觉描写,第三句更扣紧“竹溪”二字加以想像发挥。四五句以“佛火摇鲛室”、“槟榔缀法坛”展现台湾的南国风味。末二句则以含蓄的手法表达被调派来台的无奈与不得意。

【延伸阅读】
1. 林青莲〈竹溪寺〉,《全台诗》第参册。
2. 章甫〈游竹溪寺〉,《全台诗》第参册。
3. 许南英〈台湾竹枝词〉十首之八,《全台诗》拾壹册。

七言绝句

台湾杂咏,十首选三
疑是羲皇[10]上古民,野花长见四时春。儿孙满眼无年岁[11],头白方知属老人。(其一)
纪叟中山浪得名[12],何如蛮酒拨醅[13]清。宁知一醉牢愁解,几费香腮酿得成[14]。(其三)
燕婉相期奏口琴[15],宫商谐处结同心[16]。虽然不辨求凰曲[17],也有泠泠[18]太古音。(其七)

【题解】
本组诗为七言绝句,收入《全台诗》第壹册。咏,歌唱也。杂咏亦作杂咏,随事吟咏。常用作诗歌的题目。本诗题台湾杂咏,共十首,乃齐体物歌咏在台湾之所见的不同事物,内容的描述主要与台湾原住民社会的风俗习惯。康熙三十年齐体物来台任职,清廷收台不久,移民也尚未大量来台,台湾西部平原遍布番社,齐体物的杂咏内容主要呈现台湾原住民社会的风土民情,可见游宦者来台,对原住民社会的存在的情况并不忽视。本选诗共三首,其一描述是原住民社会原始如上古之遗,指出番人不识年岁,以发白为老年的标记。第三首,说明原住民妇女嚼米酿造“姑待酒”的风俗,“几费香腮酿得成”更言造酒番妇的辛苦。第七首,描写番社婚姻的风俗习惯,番社男女以口琴乐音相谐而成婚风俗,由于对口琴乐音不明白,但令作者感受其有远古的音乐性。三首内容完全是歌咏台湾原住民社会中的生活风俗情状,也标志了台湾原住民风俗的特殊样貌。

【延伸阅读】
1.孙元衡〈秋日杂诗,二十首之六〉,《全台诗》第壹册。
2.黄叔璥〈番社杂咏二十四首,嘴琴〉,《全台诗》第壹册。
3.夏之芳〈台湾纪巡诗,五十八首之七〉,《全台诗》第贰册。

注释

  1. 参考高拱干《台湾府志》,台银本。
  2. (施懿琳撰)
  3. 梵宫:佛寺。
  4. 屼:音ㄨˋ,山高耸的样子。
  5. 蛮州:指台湾。
  6. 朝磬:磬,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
  7. 鲛室:鲛指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鲛室指鲛人在水中的居室。《述异记》下:“南海中有鲛人室。”
  8. 许珣:又作许询,字玄度,西晋人。曾捐会稽山阴之住宅,筑成“祇洹寺”,时人称颂他不仅有高逸的情怀,而且能通过玩赏山水,实现这种情怀。其事迹见《世说新语》、《建康实录》等。
  9. 须知司马是闲官:司马,清时“海防同知”之俗称,主要是稽查鹿耳门海口,负责盐政、缉捕盗匪、海防等行政事宜。按理说这职衔任务繁重,作者却视之为“闲官”,当有更大抱负理想而屈居此官职之意。
  10. 羲皇上古民:羲皇,指伏羲氏。此指远古时代的人。
  11. 无年岁:不知年纪。原住民社会无历算制度,虽有庆丰年及桐花开为岁始的记录,但无年龄大小的计算方法。故诗云无年岁。
  12. 纪叟中山:酿酒名人,李白有〈哭宣城善酿纪叟〉;中山,产于中山的名酒,千日酒。出于干宝《搜神记》。
  13. 拨醅:醅,音ㄆㄟ,未滤过的重酿酒。亦泛指酒。
  14. 几费香腮酿得成:香腮,美女的腮颊;番俗,“姑待酒”亦称“嚼酒”,为番社物产。《诸罗县志•番俗考》记载道:“捣米成粉。番女嚼米置地,越宿以为麹,调粉以酿。沃以水,色白。曰姑待酒”。西拉雅人也使用稻米酿酒,《台湾略记》中也有详细描述酿酒的过程。当酿制完成储存一段时间之后,西拉雅人打开酒瓮,而内容物分成两种,一是清如泉水般的Massichauw(清澈的饮料),二是底下的米浆,称为Kutgey(带有渣滓的饮料)。此句描述番女嚼米酿酒的风俗与辛苦。
  15. 口琴:口簧琴,台湾原住民的一种乐器。竹切薄成板状,装置振动片的形式(yuubuku),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竹的表皮削成薄长状片作为振动片,另一种则将延展成薄片的金属作为振动片。两类型皆在两端系上细绳,演奏时以竹片贴紧嘴唇,拉动单方面的细绳,且吹奏琴片,发出振动声音,犹如弹琴般地响出binbin般的声音。
  16. 宫商谐处结同心:结同心,指婚姻;番俗麻达于夜间吹箫,女奏口琴,以鼻箫、口琴,男女互相调和,久而意谐,乃告诸父母。
  17. 求凰曲:凰,雌的则称为凰。《凤求凰》相传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琴歌。此指番俗麻达于夜间吹箫之乐音。
  18. 泠泠:音ㄌㄧㄥˊ ㄌㄧㄥˊ,状声词。形容清脆激越的声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