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兰窝威武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兰窝威武祠

图片来自今日新闻


龙兰窝威武祠,旧称竹扶人坛,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美浓区龙肚里的寺庙,祭祀“竹扶人”,与乾隆三十三年的黄教之乱有关。台湾的民间信仰,丰富而多元,除了早年先民渡海来台时随身携行的原乡神明香火在各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外,亦有不少是乱世中为了保家卫民所牺牲,或因官逼民反等种种抗争,成为明知不可为而义所当为的侠者、英雄,最后慷慨赴义,身后受到百姓景仰而被立祠祭祀[1]

建造历史

地方耆老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穆降(今台南市善化区)发生黄教之乱,党徒围攻凤山县城六堆配合官府调集各堆民兵开赴战场,刚出堆不久,黄教被诛,乱事平息。这段空档期,六龟新寮庄民众召募平埔原住民,越过竹子门来到弥浓龙肚庄牛栏岭(龙兰窝),袭击仅剩下老幼妇孺的龙肚庄客家人。这时一名绰号“老虎嫲”、“老虎妈”的龙肚庄锺姓妇女把裙子绑在竹杆上作令旗,鼓舞庄人防御。双方在牛栏窝混战时,忽然一根大竹倒下,被龙肚庄民正好当炮架使用,也形成天然的防御。龙肚庄因此大胜,牛栏岭也被当地人称为“杀贼窝”。事平之后,庄人感念竹子的帮忙,在大竹倒塌的地方设坛,称“竹扶人坛”。今现位于美浓区龙肚里龙兰窝的路旁。

祭祀

乡民不知神人的名讳,将助战之神称为“竹扶人”,视为伯公。另一说是泉州府南安县民的乡土守护神广泽尊王,其神像造型为面貌年少、左足垂下。民俗学家认为所拜的神明,是将竹子拟人化,乃先民纯朴与敬天顺命的典型,亦为当地贤烈崇拜与奇物信仰。相传当初神明协助退敌为农历正月十四,因此龙肚庄的客家人以此日祭祀,且传旧时还要操演铳炮。

参考文献

  1. 龙兰窝威武祠,随意窝,20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