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1988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一月份记事(潘涌昌)

1988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一月份记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1988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一月份记事》中国当代作家潘涌昌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1988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一月份记事

一月份记事

包括对越参战一、二等功兵士姓名

2 日 记:清咸丰中,会宁户 36364 户,218184 人。

4 日 抄档。县人大常委会 1980 年 1 号档案:1979 年底,全县农村人口 399000 人,城镇人口 9700 人。农村代表名额 219 名,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数1800 多人;城镇代表名额 21 名, 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数 450 多人。县级直接选举于 9月下旬开始,12 月下旬结朿。11 月 30 日为全县选举日,当选县代表 240人,其中女 32 人,占 13.4%。当选社镇代表 1782 人,其中女243 人。

九届人大常委会 1984 年 8 号卷: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于 1983 年 12 月 20 日开始,1984 年 3 月下旬结束。全县 18 周岁以上公民 223459 人,登记选民 223350 人。选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665 人,其中女 154 人;选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40 人,其中女 27 人。2 月底,全县 33 个乡镇 的选举工作全部结束

6 日 查档。列表:历年优抚、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

1950 年至 1986 年总支出 3059.2 万元,其中优抚事业费 206 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 336.7 万元,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2059.2 万元,退职退休费 6.8 万元(财政局数)。

同日 列表:会宁县历代有史可考的自然灾害次数,从唐天宝十五年(756 年)至元朝至元八年、至顺元年、明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崇祯、清康、乾、嘉、道、咸、同、光、宣、民国,共记载旱灾 50 次,雹灾 16 次,霜冻灾 5 次,风灾1 次,虫灾 2 次。

7 日 编完民政志救灾部分长编。约 5200 字。

11 日 编完民政志社会福利及救济部分。约 5200 字。

13 日 编完民政志优抚部分。约 7000 字。

14 日 编完民政志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和婚姻登记两部分长编。约 800 字。

16 日 抄:1986 年 4 月,有西路红军 29 人(在职 1 人,已退休;在乡 28 人),本年病故 2 人,实有 27 人,其中女 5人。其中四川省 17 人,江西 3 人,陕西 2 人,湖南 1 人,湖北1 人,贵州 1 人,河南 1 人,甘肃卓尼 1 人。其中丁家沟 1 人,党家岘 1 人,青江驿 1 人,老君坡 2 人,王家庙 1 人,平头川1 人,掌里 2 人,四房吴 1 人,甘沟驿 2 人,汉家岔 1 人,土门岘 1 人,刘家寨子 3 人,河畔 1 人,郭城驿 3 人,塬边 2 人,侯家川 1 人,土高山 1 人,县福利院 2 人。本年底有西路红军25 人。

截至 1986 年底,列士总人数 73 人,除 81 年搞 59 人英名录外,另增加 14 名,其中 83 年报批追认失踪军人为烈士 9 人,还有老山前线牺牲的蔺鸿儒、李良栋。还有王倦。86 年底红军:退伍老红军 4 人(35 年去 1 人,36 年去 3 人),已离休 2 人(李仲谋、张福林),退休 2 人(钟生明、欧阳全一一西路红军)。

1986 年,全县有 35 岁以下退伍军人 4116 人,其中有各种技术专长的军地两用人才 993 人,其中汔车驾驶员 316 人,摩托车驾驶员 4 人,卫生员 73 人,军马卫生员 3 人,油化员 3人,油机员 61 人,气象观察员 1 人,枪械工 2 人,汽车修理工10 人,各种砖工 109 人,木工 38 人,地勤白铁工 1 人,制氧 员 2 人,充氧员 1 人,充电工 1 人,报务员 26 人,报话员 9人,有线修理工 3 人,无线修理工 6 人,工程机械操作 60 人,机械司机 50 人,工作作业司机 2 人,铁路轨道司机 10 人,安装工 4 人,架子工 7 人,测量工 17 人,起重工 8 人,钢筋工 7人,铁路线路工 8 人,各种机械修理 28 人。

1981 年优抚对象基本情况:革命伤残人员在职 19 人,在乡 95 人;失踪军人家属 9 户,59 人;军属 3029 户,18763 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 43 人;复员军人在职 78 人,在乡 978 人;退伍军人在职 323 人,在乡 5070 人。退休干部 19人。

18 日 査档。1986、1987 两年,县党政军领导对 159 名参战军人家属逐户进行慰问。参战人员中有 100 名荣立战功,内一等功 8 人(烈士 2 人),二等功 10 人,三等功 82 人。对参战军人家属采取特殊优待:先后发放各项救济款 11850 元,户均 74.5 元;符合招工条件的安排合同工 112 名;对两名烈士家属每户安排 1 名正式工和 1 名合同工。

19 日 查档。1984 年城镇社会困难户 78 户,413 人,其中享受定补 4 户,5 人。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享受工资 40%救济的年末人数 98 人。1986 年末社会困难户 20518 户,108336人。享受工资 40%的 84 人。敬老院 8 个,收养 13 人。1958 年6 月,召开了全县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会议。

24 日 查档。抄录1958年国务院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1950年中央关于伤残军人优待,1984年民政部关于调整革命残废人员抚恤标准等文件的规定、条例、通知。

25 日 查档。1983 年 6 月 26 日至 29 日召开全县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和优抚工作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出席代表 104 名。选出出席省代表会议的代表 8 名,其中有先后送 4 个儿子参军,7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的中川公社高陵大队退伍军人成发旺;有大儿子在部队光荣牺牲后,又送三儿子参军,三儿媳病故后,经常写信安慰儿子安心服役,群众称为人民子弟兵的好父亲的八里公社烈军属代表南世忠。有在朝鮮战场上甘岭战役中致双目失明的杨集公社杨集大队伤残军人代表马世尧。

同日 采访师学贤同志。据师学贤同志关于柴师长灵柩搬迁情况的回忆:柴师长叫柴鸿儒,不叫柴洪宇(注:说此话时,煤炭公司彭汉英亦在师的房间,他说他也记得叫柴鸿儒。我亦记得是此名,因为我当时在民政科,还写过一首歪诗,后来扯掉了笔记本)。在县上开追悼会,县委书记杨树人致悼词。送灵柩去定西的是民政科师学贤,汽车司机是张仲和。之前,县上派财政科杨士杰带领柴生前妻子及妻子娘家侄儿(注:我记得是柴的侄儿,因为其侄说他叔父的前门牙和他的前门牙一样外翘)去河畔慢牛坡寻找。他们先到塬边当年红军作过战的地方,后到河畔车家川。这里有一当时掩埋过红军遗体的老人说:其余每人一坑软填,其中一人有棺材。于是根据老人记忆开挖。当时杨问死者有什么特征,柴妻说前门牙外翘,经手摸证实后挖出。其侄是骨科大夫,遂按人体各部位骨节分包标记,回县后整骨(注:我记得追悼会是在今会师园举行,当时那里坐南向北有一个戏台,杨树人在戏台上致悼词。戏台两边贴一副对联:想当年一滴热血洒疆场,看今朝革命鲜花遍地开。是任耀祖写的)。追悼会后,县红星剧团吹着喇叭,人群列队随后,送灵柩至南关,装上汽车载向定西上火车,去原籍河北邯郸安葬。据死者妻谈,她有一个丫头。他(她)们来时带着原柴师长的通讯员划的一纸草图。通讯员当时是某军分区司令员。

27 日 查档。对越参战一等功、二等功花名:一等功 8 名:蔺鸿儒(烈士)、李良栋(烈士)、王世明(桃花山乡)、邵建国(汉岔乡)、张合(汉岔乡)、袁宪华(大沟乡)、范守义(四方吴乡)、郭志斌(掌里乡)。二等功 10 名:周俊山(平头川乡) 、沙富田(平头川乡) 、王贵贤(汉岔乡)、 李小红(韩集乡) 、马彦奎(韩集乡) 、田永毅(掌里乡) 、张乾一(平头川乡) 、王志笃(韩集乡) 、王毅(翟所乡) 、孟会忠(韩集乡) 。

28 日 于农业局釆访刘复晏:会宁县儿童福利院 1960 年后半年建立。院址在东关原职工家属院, 即今水电局、农业局驻地。共房屋 3 排,26 间。当时负责人是靳允治。我是 1961年前半年去福利院担任院长的。儿童最多是 200 人左右, 有本县的, 也有通渭的, 由各乡送来, 登记注册。1963 年李彦芳来代替负责。1965 年福利院撤销 。儿童除通渭的由其县接回外, 我县的 一部分女的出嫁或亲友接去, 凡适龄儿童就近东关小学读书, 其余的全部转定西地区福利院,经费年万元左右。后来养羊 1 群, 养猪改善生活。儿童入院时身体瘦弱, 皮包骨头, 经陈祥母亲(雇用) 精心教养, 入院儿童未死一人。冬天发给棉衣皮帽。

30 日列表:对越参战立功人员表:姓名、籍贯、立功等级。会宁对越参战 159 人, 立功 103 人, 其中一等功 8 人, 二等功 10 人, 三等功 85 人。[1]

作者简介

潘涌昌先生1932年1月生,甘肃会宁人,会宁简师肄业,助理会计师,主任科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