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2010年深圳湾地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10年深圳湾地震(香港称为2010年后海湾地震,台湾称为2010年后海湾地震)是指2010年11月19日14时42分发生于深圳市深圳湾(在香港称为后海湾)强度为里氏2.8级的地震香港天文台广东省地震局深圳市地震局均录得是次地震,深圳市和香港新界西北部普遍有感、惠州市广州市部分有感,此次地震正值2010年亚洲运动会举行期间[1],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深圳市,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地质勘探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地震图一向只上载4.5级以上的境外地震,今次亦破例刊登。

震中位于22°33′N 113°56′E / 22.55°N 113.93°E附近,即香港天文台总部之西北约35千米处,震源深度约23千米。当地现时已被填为陆地,位于蛇口和深圳湾口岸之间。

背景

广东省地震局网站记载自1067年广东地区记录到有4.75级地震以来,广东省及其海域共发生大于或等于4.75级地震54次,其中4.75-4.9级地震18次、5.0-5.9级地震26次、6.0-6.9级地震8次及7级地震2次。两次7级地震分别于1600年及1918年发生,地点均在南澳岛附近海域,其中1918年南澳的7.3级地震是广东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而香港天文台则1905年开始记录香港有感地震,至今共有166次强度不等的有感地震记录,平均每年不到2次。香港的有感地震从未引致任何伤亡。

深圳及其近邻地区现代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都不高,地震影响烈度从未超过6度,属于微震活动区,其中最大震级为3.6级。

成因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沿海,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紫金—惠阳凹褶断束的组成部分,地处新华夏莲花山构造带的西南端,以断裂为主分为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三组。其中北东向深圳断裂带或称为五华-深圳断裂带斜贯全区,是区内的主导构造,由深圳断裂束及两侧的安托山—赤湾断裂束和盐田坳断裂束组成。断裂带自东北向西南斜穿市区,经过坪山、横岗、深圳水库和罗湖区高层建筑群,通过深圳的国贸大厦,往南延伸通过澳门,直至珠海的三灶岛之后入海。该断裂带活动性向海外增加,向内陆减弱[2],而这次地震初步估计是地震断裂带引起的构造地震。

视频

2010年深圳湾地震 相关视频

地震预警系统将落地深圳
深圳是地震带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