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标准中PCC极化码技术及演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5G标准中PCC极化码技术及演进》,江涛 著,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是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1930年创建的龙门联合书局于1954年8月合并成立的;目前公司年出版新书3000多种,期刊500多种,形成了以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人文社科(H)[1]为主要出版领域的业务架构[2]。
内容简介
校验级联(PCC)极化码通过引入一定数量的分散校验比特,实时校验译码信息,有效提升了中短码长下的纠错性能,成功入选5G信道编码标准。《5G标准中PCC极化码技术及演进》详细介绍了PCC极化码原理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极化码原理、PCC极化码编码、PCC极化码译码、PCC极化码硬件实现、PCC极化码技术演进及PCC极化码应用与展望。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1
1.2 信道编码基本原理 3
1.3 信道编码技术演进 4
1.3.1 汉明码 5
1.3.2 RM码 5
1.3.3 循环码 6
1.3.4 卷积码 7
1.3.5 Turbo码 7
1.3.6 LDPC码 8
1.3.7 极化码 9
1.4 本书结构 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 极化码原理 15
2.1 信道容量 15
2.2 信道极化 17
2.2.1 信道合并 17
2.2.2 信道拆分 18
2.2.3 极化现象 20
2.3 极化码编码 22
2.3.1 编码原理 22
2.3.2 构造方法 24
2.4 极化码译码 27
2.4.1 SC译码 28
2.4.2 BP译码 32
2.4.3 译码复杂度 34
2.5 级联极化码 35
2.5.1 CRC极化码 35
2.5.2 PCC极化码 36
2.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 37
第3章 PCC极化码编码 40
3.1 编码原理 40
3.2 编码性质 42
3.2.1 物理性质 42
3.2.2 代数性质 43
3.3 编码构造 48
3.3.1 随机构造 48
3.3.2 启发式构造 49
3.3.3 CPEP昀小构造 51
3.3.4 实验分析 63
3.4 编码优势 64
3.5 本章小结 66
参考文献 67
第4章 PCC极化码译码 68
4.1 校验辅助SCL译码 68
4.1.1 SCL译码原理 68
4.1.2 PCA-SCL译码 70
4.2 校验辅助自适应SCL译码 73
4.2.1 自适应SCL译码原理 73
4.2.2 PCA-ASCL译码 74
4.3 校验辅助BP译码 76
4.4 校验辅助BPL译码 80
4.4.1 BPL译码原理 80
4.4.2 PCA-BPL译码 81
4.5 校验辅助比特翻转译码 83
4.5.1 比特翻转译码原理 84
4.5.2 PCA-SC-Flip译码 85
4.6 校验辅助软消除译码 89
4.6.1 软消除译码原理 89
4.6.2 PCA-SCAN译码 92
4.7 本章小结 94
参考文献94
第5章 PCC极化码硬件实现 96
5.1 极化码编码架构设计 96
5.1.1 并行架构 97
5.1.2 半并行架构 99
5.2 极化码译码架构设计 102
5.2.1 译码器量化方案 102
5.2.2 SC译码架构 109
5.2.3 SCL译码架构 126
5.2.4 BP译码架构 140
5.3 PCC极化码编译码器实现 144
5.3.1 编码器实现方案 144
5.3.2 译码器实现方案 147
5.4 本章小结 150
参考文献 150
第6章 PCC极化码技术演进 152
6.1 RC极化码 152
6.1.1 RC极化码编码 152
6.1.2 RC极化码构造 154
6.1.3 RC极化码译码 156
6.2 CRC-RC极化码 158
6.2.1 CRC-RC极化码编码 158
6.2.2 CRC-RC极化码译码 158
6.3 CRC-PCC极化码 160
6.3.1 CRC-PCC极化码编码 160
6.3.2 CRC-PCC极化码译码 161
6.3.3 公用外编码器编码 161
6.3.4 公用外编码器辅助译码 162
6.4 HARQ中码率兼容PCC极化码 163
6.4.1 码率兼容PCC极化码设计 164
6.4.2 传统打孔模式构造 166
6.4.3 非灾难性打孔模式构造 167
6.5 实验分析 175
6.5.1 编码性能175
6.5.2 在IR-HARQ传输中的性能 178
6.6 本章小结 182
参考文献 182
第7章 PCC极化码应用与展望 184
7.1 5G标准中应用简介 184
7.1.1 编译码基本流程 184
7.1.2 校验比特设计 186
7.2 其他场景的潜在应用 188
7.2.1 卫星互联网 188
7.2.2 无源背向散射通信 189
7.2.3 多机器人通信 191
7.2.4 地下磁感应通信 193
7.3 PCC极化码技术展望 194
7.3.1 高性能编码构造 194
7.3.2 低复杂度译码 195
7.3.3 级联优化 196
7.3.4 融合新兴物理层技术 196
7.3.5 AI编译码 199
7.3.6 高效率硬件实现 202
7.4 本章小结 202
参考文献 203
参考文献
- ↑ 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搜狐,2017-09-28
- ↑ 公司简介,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