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CZ 75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CZ 75是由捷克斯洛伐克(现捷克共和国)乌尔斯基·布罗德兵工厂生产的半自动手枪

历史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工业一直都占国家经济收入相当重要的部分,武器出口同时亦占了国家所出口货品的一大部分。然而,该国在1948年共产党策动政变后将国内所有的重工业都国有化,并断绝了对西方国家的出口。而在当时大多数华沙条约国家都倾向依赖从苏联引进武器的同时,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工业则倾向保持本土化(比如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所装备的制式步枪为独自开发的vz. 58,而非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般直接采用或仿制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在二战过后,约瑟夫和弗朗泰斯 ·库斯基兄弟成为了乌尔斯基·布罗德兵工厂最重要的工程师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设计该公司在战后生产的武器。于1969年,弗朗泰斯·库斯基才刚刚退休,但公司仍然希望他能设计出一把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口径的手枪。跟弗朗泰斯先前的工作不一样,这次他可以完全自由地发挥,从头开始地设计出这把枪。因此他在设计该枪时加入了许多创新的原素。

尽管CZ 75是为出口而设计(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是华约国家,所以无法装备与其他成员国口径不一致的武器),库斯基兄弟有关该设计的国内专利被列为“秘密专利”。因此在初时只有少数人知道该枪的存在,同时亦没有人能够在捷克斯洛伐克登记相同的设计。

在此同时库斯基兄弟和乌尔斯基·布罗德兵工厂都被禁止在国外申请专利保护。于是,大量枪械生产商便把握商机,仿制出一些基于CZ 75设计的手枪

CZ 75直到1985年之前都还没有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销售,而且是在1989年天鹅绒革命[1]发生以后它才开始被捷克武装部队所采用。

另外由于价格便宜、工艺水准不错、精度高及性能优异等因素,CZ 75除了装备了多个国家的武装部队和警察外同时也广泛地被射击选手所使用。该枪也是目前在捷克境内最普遍的民用手枪。

设计

CZ 75是一款采用短行程后座作用、闭锁式枪膛运作的半自动手枪,它采用了类似于勃朗宁大威力半自动手枪的枪管摆动式闭锁机构,其原理是枪管和套筒最初会受到后座力而后移,直到枪管膛室下方的一个凸耳装置解锁,使枪管与套筒分离。

该枪的大部分型号都具备单/双动模式,并在底把左边设有一个手动保险,射手需在上膛后把它向上推,此时手枪的扳机被锁定而无法开火,因此能够被安全携行。由此可见CZ 75在这方面也跟勃朗宁大威力半自动手枪有些相似,这种携带方式在美国被称为“待击及上锁”(英语:cocked and locked),常见于单动式半自动手枪,却鲜有被具备单/双动功能的半自动手枪采用(因为大多数具备单/双动功能的半自动手枪都设有待击解脱杆,而早期型CZ 75则没有)。而部分较新的型号则配备一个具待击解脱功能的保险。

与大多数半自动手枪不同的是, CZ 75的套筒导轨是从外侧整个嵌入套筒外侧的导槽内,据指这样能够减少套筒的横向松动,有利于提升精度[2]。另一款采用类似设计的手枪还有瑞士的SIG P210手枪

此枪的载弹量基于型号及口径而不同,标准型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并以15发弹匣供弹。

视频

CZ 75相关视频

捷克CZ-75手枪,性能可靠备受老外欢迎
世界名枪:捷克之花CZ-75手枪,性能威力不错

参考文献